富县:打开农业发展致富门

富县:打开农业发展致富门

富县:打开农业发展致富门

8月1日,在富县陕西绿平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厂房,几万个红润香甜、大小匀称的苹果沿着4.0智能选果线前进。经过清洗、分拣、包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这些苹果以每个5元到50元不等的价格,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富县:打开农业发展致富门

富县陕西绿平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所走的苹果产业后整理的路子,只是富县农业产业后整理的一个缩影。在成功创建“国家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后,富县在农业产业后整理上作起大文章,农业产业链条得到大幅度延伸。

有了4.0选果线,好苹果能卖出好价格

富县:打开农业发展致富门

诚鑫农牧公司选果线

“这台选果线总投资1200万元,今年6月17日建成,后半年苹果一下树就能投入使用。选果线选果比人工选果效率高、分类准,连有‘霉心病’的苹果也可以识别并剔除出来,这样分选出来的好苹果就能卖上更高的价钱。”富县诚鑫农牧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季双龙介绍说。

富县果业局局长王延林表示,近年来,随着全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日益扩张,苹果供给侧改革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市场“大路货”供大于求与“精品货”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凸显。

“大路货”与“精品货”如何实现分拣?过去的肉眼辨识明显要落后许多。把“千里马”当“普通马”卖掉显然不合算。长期以来,果农跟着这种果园里“论堆卖”的销售模式吃了不少“亏”。这方面,智能选果线的“智能”作用就明显地体现出来。不仅如此,公司配套的气调库还解决了苹果成熟季供大于求、果商有意压价等问题,让果农化的好苹果卖出好价格有了更多保障。

与此同时,诚鑫农牧公司还与当地果农建立合作关系,果农将苹果作为股金入股企业。企业销售苹果后,除了以略高于市场价回馈果农外,还有一定的分红。这种应用农村“三变”改革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的问题,也提高了果农收入,实现了双方共赢。

诚鑫农牧公司的做法只是富县苹果产业后整理的体现。据了解,富县目前建成4.0智能选果线3条,在建3条;近三年来,新建苹果气调库10座,全县苹果贮藏容量达到19.5万吨,达到年产量的35%。与此同时,新增品牌授权企业(合作社)23家,新增个性化包装企业23个,正在建设果品集散交易市场5个。该县从各个环节入手,加快苹果产业后整理步伐,苹果“附加值”明显提升。

发展肉驴产业,推动养殖业快速发展

富县:打开农业发展致富门

富县交道毛驴养殖基地千头驴舍

富县交道便民服务中心梁家河村的清晨,在毛驴的叫声中被唤醒。随着驴舍门打开,上千头毛驴涌向山坡的牧场……这是富县招商引资的内蒙古蒙驴牧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的毛驴养殖基地的一个场景。

同时,在富县钳二便民服务中心上良村,占地约75亩、计划总投资1亿元的驴奶和阿胶加工厂正在夜以继日的建设当中。

据该公司负责人王立臣介绍,该项目于2018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年底投产;将建成年产100吨驴奶粉、5000吨液态奶生产线以及年产200吨食品阿胶生产线。

公司还涉及孕驴血、孕驴尿、驴胎盘等生物制品加工,将建设驴文化博物馆、驴系列产品健康体验馆、参观驿站等,发展驴全产业链,增加驴副产品收入项目。同时,公司还计划在富县境内建设千头规模肉驴养殖场10个,到2022年全县毛驴存栏将达到万头,可解决富县当地5万头存栏量驴皮和驴奶销售问题,实现年产值4亿元,带动当地直接就业300人,间接就业1000人。

在内蒙古蒙驴牧业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当地老百姓养驴热情空前高涨。今年以来,群众共计养驴1350头。

张村驿镇党家河村养殖户谭铁拴谈及养驴时信心十足:“驴好养,毛病少,而且全身都是宝。有了蒙驴公司,驴皮、驴肉、驴奶咱就不愁卖。”

此外,富县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厂也在加快建设中,建成后年可屠宰并加工生猪15~20万头、家禽15万只、牛羊6万头。此举进一步拓宽富县畜禽产品销路,推动富县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披上文化“马甲”,直罗贡米能吃还要能看

富县:打开农业发展致富门

贡米加工厂工人正在制酒

正值夏季,在富县直罗镇红色旅游基地附近的葫芦河畔,一阵风吹过,近千亩禾苗随风“侧身弯腰”。

这些水稻品名“直罗贡米”,在唐代时曾是皇室贵族的专用大米,如今成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里生产的水稻日照时间、生长周期较长,产出的大米口感极佳,一亩净收入2000元以上。

走进岸边的胡家坡村,除了一望无际的稻田,还有荷塘。各种颜色的菊花、格桑花争相斗艳,引来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看着美丽的稻田,直罗镇党委书记曾庆鹏高兴地说:“这片水稻可以说是‘田园综合体’。不仅能吃还要能看,仅仅今年,接待游客量就达到万人以上。下一步,镇上将用3年时间,把胡家坡村建成富县西川最美村庄。”

披上文化的“马甲”,插上旅游的“翅膀”,“直罗贡米”备受青睐。2017年,直罗贡米加工厂建厂投产,共加工销售“直罗贡米”200吨,酿造储藏销售白酒50吨,实现产值1240万元。

在此基础上,“直罗贡米”加工厂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使高效优质的基地生产与较为先进的加工营销实现了有机结合。通过精细加工,使“直罗贡米”的优质率和品牌的知名度得到大幅提高,每斤价格达到了5~10元,带动稻农大米每斤价格平均上涨一元,达到3.5元。

记者/思博海 通讯员/陈振富 吴龙迪 党晨蕊

关注延安日报

分享延安故事

联系电话:0911-8216288

法律顾问:陕西益能达律师事务所 王栋

觉得不错请您点个

富县:打开农业发展致富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