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无痕:国贸城事件

大雪无痕:国贸城事件

谁还记得那场大雪

一封举报信

1992年6月6日,哈尔滨市最大的一家地下商埸国际贸易城在鼓乐喧天中 开张了。国际贸易城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庭浦主持了隆重的开业大典。 国贸城开业后生意十分红火,它的经营方式是出租售货摊位,2200多个摊 位很快就出租一空,客流量也跃居全市同行业首位。 随着国贸城的火爆,总经理张庭浦也声名大振,成为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人物 ,被誉为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企业家。张庭浦原是哈尔滨市人民防洪办公室的一名处 级干部,在此之前他是人防办下属的一家三产企业的负责人。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红红火火的国贸城却没给人防办带来任何收益。哈尔滨市 人防办给国贸城投资了2000多万元,按规定,张庭浦应该把盈利上交给人防办 ,可是,张庭浦却说从国贸城开业后没有效益,也就没有向人防办交过一分钱。

1994年8月,检察机关收到群众举报,反映国贸城总经理张庭浦等人侵吞 、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问题。举报人署名是国贸城职工郑义。这封举报信从最高人 民检察院批转到黑龙江省检察院,既而又批转到哈尔滨市检察院。两个月过去了, 举报人没有看到查处此案的迹象,便又向省、市纪检委和中纪委发出了举报信,并 且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国贸城副总经理、市人防办干部于新华。 于新华说:“我和他(张庭浦)个人没有什么恩怨、私仇。当时我就想,国贸 城国家投资两千多万元,作为75%的股东,国家没有效益(当时没有上缴过钱) ,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大。”

1994年12月16日,于新华将举报信辗转递到了中纪委领导同志的手中 。中纪委领导同志分析了于新华的举报信后,作了批示:于新华同志反映的问题很 重要,请认真对待。随即哈尔滨市纪检委对国贸城的问题进行调查,这次调查历时 半年,主要是委托市审计局对国贸城的账目进行审计。 然而,就在有关部门对国贸城调查期间,举报人于新华被张庭浦免去了副总经 理的职务并停发了工资。更为严重的是,他在自己的家门口被两个不明身份的人用 刀砍伤。 于新华的遭遇受到了中纪委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同时,他们认为对国贸城的 调查不深入,对举报信中所反映的要害问题没有查,便责成省纪检委立案调查。

1995年7月,省市纪检委和检察院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国贸城进行了长达一 年的调查。到1996年7月,调查组终于对国贸城案做出了结论。结论长达78 页,有3万多字,调查组对于新华所反映的十几个问题一一进行了调查,最后认定 :国贸城总经理张庭浦不存在经济犯罪问题,只是在工作中有一些失误。

1996年7月21日,当时任中纪委副书记的侯宗宾同志和中纪委常委刘丽 英同志专程到哈尔滨听取调查组的汇报。 据刘丽英同志介绍:“我是耐着性子,听完了这78页的报告,实际是一边听 一边非常生气。” 这78页的结论并没有回答人民的疑问,中纪委的疑问。它只阐述了一点:案 情不简单!侯宗宾同志为此作了重要指示,对这个案件必须重新组织力量,必须加 强领导,调整办案力量,加大力度,把这个案子彻底查清楚。

1996年9月4日,黑龙江省委决定成立国贸城案件领导小组,由省委副书 记王建功亲自领导。当时的省纪检委书记李清林任领导小组组长,省纪检委书记张 毅、哈尔滨市副市长岳玉泉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从省、市纪检、公安等部门抽调1 00多名业务骨干组成专案调查组。根据中纪委领导的意见,对原国贸城调查组进 行了彻底改组,原调查组一个人没留。对原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徇私舞弊的 问题,一一查处。 国贸城案件领导小组把尽快突破此案的重担交给了有丰富办案经验的检察官杨 战玉。 任国贸城专案组组长的杨战玉,是哈尔滨市检察院副检察长。他看了原来专案 组调查材料,又看了群众大量的举报信,心里已有了底,确定了四个突破口。 这四个突破口是张庭浦本人,他的会计、出纳,还有一个部门经理。他们都是 这个小圈子的人,不仅在张庭浦犯罪上他们有共同参与的嫌疑,而且本身也有经济 犯罪。

1996年9月11日,也就是新的专案组成立后的第七天,专案组就发现了 张庭浦等人挪用巨额公款等事实,检察机关决定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但是,当2 0多名办案人员到达国贸城时,却发现总经理张庭浦和其他重要犯罪嫌疑人都不知 去向。 谁?是谁走漏了风声? 当时决定先由市里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把张庭浦和有关人员召集在一起,在 宣布这个决定的过程中,对张采取强制措施。这样就可避免他逃跑。但由于市委在 运作过程中延误了时间,原定上午9时的会议直到下午4时多才召集成,此时张已 逃走。时间是下午2时。 这显然是有人已向他通风报信,专案组目前对此仍在调查。 当晚,在全市所有的道卡,所有的路口都设上卡,检查过往车辆,另外对张庭 浦可能落脚的地方全都去搜查。同时,全国各地的海关,所有的车站、码头都接到 了对张庭浦的通缉令。

1996年9月16日凌晨,通缉令发出的第五天,张庭浦主动来到了专案组 。 然而,他拒不承认自己有罪,他声称自己是“配合组织调查”。他似乎摆出一 个“清白者”的姿态,谈自己在国贸城工作期间的功绩,谈他是如何把国贸城搞起 来的。总之表现得极为反常,把调查他问题的专案组当成了他宣扬自己的人生舞台 。 可是,所有的“戏”都有落幕的时候。 就在张庭浦拒不承认自己的违法犯罪事实的时候,专案组已陆续将国贸城的主 要犯罪嫌疑人一一逮捕归案。 出纳李玉霞,是张庭浦比较信任的几个人之一,国贸城所有的资金来往,都在 她的掌握之中。在前专案组对国贸城的调查期间,李玉霞因严守张庭浦在财政上的 一些秘密而被张庭浦喻为忠诚的卫士。 经过连续两天的审讯,李玉霞交待国贸城设有小金库。张庭浦曾多次吩咐她把 小金库的账本销毁,但是李玉霞为了有一天能洗清自己,便把装满两编织袋的账本 保存下来,埋在了她姐姐家的菜地里。 她所埋的,都不是正规账,这里记载着整个国贸城当时几百万的小金库支出, 即账外款的支出。账上共记载了720多万元小金库资金的使用情况。记载了张庭 浦的贪占、挥霍、滥用,记载了张庭浦以为早已销毁了的罪恶。 张庭浦见到自己“忠诚的卫士”打出了这张致命牌,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死 一样的恐怖包围了他,他一改原来的傲慢而哭开了。那找不着调的哭,整整嚎了一 上午。 从1994年8月于新华开始举报到1997年年初,历时两年多的国贸城特 大经济罪案终于水落石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