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章逐句详解《老子》之“为学者日益”章(第四十八章)

【校订版全文】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逐章逐句详解《老子》之“为学者日益”章(第四十八章)

【详解】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

有些人解老是为出新而出新,得出的结论虽然自认为可以自圆其说,但是并不被广大读者所接受。比如本章的这个“学”字,就有人解为身教,认为统治者如果事必躬亲、言传身教,其日常政务势必与日俱增;如果他接受并践行“道”的法则,需要他勉力为之的政事就会日渐减少。窃以为这么解还是太牵强了些。“为学”和“闻道”是两个概念,“日益”和“日损”是两种要求或者结果。

学习知识,日积月累,总会越来越多。“益”只是增加,却不是“益处”之“益”。知识增加了,是好是坏呢?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少则得,多则惑”,又说“绝学无忧”,可见对知识盲目地增加,老子是不提倡的。而且,在老子看来,“知”和“欲”几乎是如影随形的,所以他说“闻道”和“为学”走在两条截然相反的路上,甚至“为学者”越增加,“问道者”越要减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对知识的探求永远没有尽头;但是对悟道者来说,却是一个要不断剔除心中杂念、削减欲望的过程。“为学”和“闻道”看似背离的,却也可以是合拍的,那就是用“道”来验证“学”。如果你学的是“智巧”,产生的就是“大伪”,那就和“道”是背离的,就应该“损之又损”,“损”到你剩下的知识都合乎天道了,就到了“无为”的地步了,就不会为了个人私欲而刻意作为、违反自然规律而恣意妄为了。

无为是一种为,不是一种无。木心这么说过,见解很是独到。

老子的本意是,你该做事情就踏踏实实做事情,不要掺杂目的性、功利心去做事情,要减少个人私欲,为众生而“为”,对自己“无为”,这就是“无为”的核心内涵。否则,你一味为自己捞取,你的知识越多,地位越高,可能后果越不堪设想。

【无为而无不为】

这是老子提出的极富智慧的命题,但是对这一句的表述方式历来都有很大争议。

帛书本残缺。郭店楚简本和通行本都作“无为而无以为”,严遵本作“而无以为”。第三十七章“道恒无名”,通行本作“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八章有句“无为而无以为”,所以老子到底有没说过“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高明《帛书老子校注》里的观点颇有代表性。为了便于梳理有关观点,只好多用引文。

高明在第三十八章注释中这么说:帛书甲、乙本“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一句,王弼及其他传本多与帛书相同,唯严遵、傅奕、范应元、楼古四本及韩非子解老篇作“上德无为而无不为”。“无以为”与“无不为”意义迥别,分歧绝非偶然,二者之间必有一误。但是,弄清孰是孰非,首先应澄清解老篇引文有无讹误,如此一问题得到解决,严、傅等传本经文之真伪即可迎刃而解。众所周知,老子主张“无为”,尤以“虚者之无为”尚可成为道家最高标准“上德”。如何才能达到如此境界,韩非子解老篇做了极其透彻的说明。他说:“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夫无术者,故以无为无思为虚也。夫故以无为无思为虚者,其意常不忘虚,是制于为虚也。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今制于为虚,是不虚也。虚者之无为也,不以无为为有常。不以无为为有常则虚,虚则盛德,德盛之谓上德。”但在句末引用老子语时,则谓“故曰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韩非所谓的“虚”,指无为无思,即在思想上不去为无为而专下功夫而思虑。因此他说无术之人故意以无为无思为手段,常常为它绞脑筋,苦思虑,那是“其意常不忘虚,是制于为虚也”。“制于为虚”,实际是不虚。韩非的论述对老子的“无为”解释得很清楚。所谓“上德”,就是“虚者之无为”,同时说明“无为无思为虚者”。“无为无思”,指思想不受其制,即无所为的无为。思想不为无为而思虑的自然无为,也即老子所讲的“无为而无以为”,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虚境,则谓“上德”。从韩非这段论述中,毫无“无为而无不为”之意,正是对“无为而无以为”之诠释。仔细阅读解老篇这段文字,自然会觉察到它所论述的内容,则与引文“无为而不为”互相抵牾,足证引文原非如此,当依帛书作“无为而无以为”,彼此才得吻合一致。错误显然是由后人传抄造成的。不言而喻,解老篇引文既然有误,而严、傅、范与楼古四本此文,也必经后人窜改,非老子原本之义。

高明在第三十七章的注释中这么说:通过帛书甲、乙本之全面勘校,得知老子原本只讲“无为”,或曰“无为而无以为”,从未讲过“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不出于老子,它是战国末年出现的一种新的观念,可以说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改造。曾散见于庄子外篇、韩非子、吕览及淮南子等书。……过去有欲世传老子多被后人改动,对道家思想的前后变化辨别不清。幸而帛书甲、乙本保存了老子的原来面目,为我们研究道家思想的前后变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高明的推论很有见地,但他断定老子从未讲过“无为而无不为”,或者说“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不出于老子,则有些唐突。

本章“为学者日益,问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之后,一直有“无为而无以为”和“无为而无不为”两种版本,帛书甲本此段经文全部残缺,乙本至“以至于无”,高明据严遵本补“为,无为而无以为”。

然而,郭店楚简本的第四十八章,赫然有“无为而无不为”这一句,证明高明对此有误判。只不过,这几章文字中的“无为而无以为”和“无为而无不为”是该一致还是分别存之,一时难有定论。

窃以为,老子的“无为”思想不是什么都不干,他只是强调基于两方面条件之上的“无为”:一是不违反自然规律而为所欲为;二是不为满足个人私欲而恣意妄为。那么,在这两点基础上,“无以为”和“无不为”其实也并非对立关系。老子是鼓励圣人为众生谋福祉的,因此在“无为”基础上提出“无不为”,也不为过。“道”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化养万物而不居功,正是“无不为”之后的“无为”。

因此来说,“无为而无不为”是“无为”的最高境界就。领导者清空欲望,名和利都不放在心上,专心为众生服务,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他做了很多事情,却没有一件是为了自己。他越不为自己,民众越来成全他、成就他。这就是“道”的基本原则。一旦他有了私心,在做事的过程中想到博取回报,他的意志就会产生动摇,他的施与就会大打折扣,结果就一定会远离“道”,远离众生,“信不足,焉有不信”,在四种领导方式和结果上,就会从“下知有之”、“亲誉之”、“畏之”到“侮之”逐级下滑。

【取天下也,恒无事】

“无事”之“无”与“无为”之“无”同义,指不能顺应自然,刻意强生之事。“无事”之“事”与“无为”之“为”的角度却不一样。老子在第六十三章将“无为”和“无事”并列起来说“为无为,事无事”。“无为”主要针对领导者自己,要抑制个人私欲,放下执着,遵循自然规律办事;“无事”主要指领导者扰乱百姓生活,劳民伤财。“事”是“为”的后果,“无为”是“无事”的前提。

老子在第五十七章说:“吾何以知其然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巧,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这段话的核心,其实是领导者违反自然规律、超出现实条件去刻意作为,一定是得不偿失的。这句话其实也回答了为何要说“以无事取天下”。

【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领导者只要“无为”、“好静”、“无事”、“欲不欲”,百姓自然就“自化”、“自正”、“自富”、“自朴”。那么为何有那么多领导者还执意要勉强施为呢?因为他们施为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大众利益,而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这里说的私欲,一方面是对金钱财富、名誉地位的迷恋,另一方面是对权力施为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的迷恋。而

违犯自然规律去刻意作为的结果,老子在第二十九章斩钉截铁地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