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到2020年,泸州人均期望寿命达77.38岁

日前,泸州市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方案(2018-2020年)(下称方案)出炉,标志着泸州市进入健康城市建设的第二阶段。健康支持性环境工程

泸州市坚持健康优先,万策并举;坚持城乡统筹,全域创建;坚持政府主导,人人参与;坚持需求导向,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泸州健康城市建设,争创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到2020年,人均期望寿命达77.38岁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0%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198.9万人以上。

你知道吗?到2020年,泸州人均期望寿命达77.38岁

健康水平

人人享有健康建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

根据方案,到2020年,泸州市基本实现人人享有清新空气、人人享有洁净饮水、人人享有安全食品、人人享有健康保障、人人享有预防保健、人人享有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人人享有15分钟休闲健身圈,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国内同等城市领先水平,建成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

根据要求,到2020年,人均期望寿命达77.38岁以上,婴儿死亡率下降到3.55‰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6.2‰以下,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7/10万以下。健康生活方式基本养成。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0%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198.9万人以上。

同时,健康服务与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分别达2.55人以上和3.2人以上,每万人拥有家庭医生数达5人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78.9%以上。健康产业全面发展,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公司和产业集群。

你知道吗?到2020年,泸州人均期望寿命达77.38岁

民预防保健

实现精准筛查精准预防

全民预防保健工程以基层为重点,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重塑和流程再造,优化激励和保障机制,实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转变,构建新型主动健康服务体系。2018年启动主动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2019年在全市实施。

同时,围绕体检、建档、健康管理三项任务,根据泸州市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调整、补充、完善全民预防保健服务项目、流程,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人群分级分类健康管理措施,实现人群精准筛查、精准预防。

你知道吗?到2020年,泸州人均期望寿命达77.38岁

优生优育

开设“两孩生育”和“优生咨询”门诊

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孕产期保健为重点,为妇女、儿童提供主动、连续的医疗保健服务与健康管理。2020年,泸州市妇幼保健院达三级标准,县(区)妇幼保健机构达二级标准。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上的县(区)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二级以上综合医院、3A级景区、公园广场要按要求配置母婴设施。

同时,全市县级以上医疗和妇幼保健机构全部开设“两孩生育”综合门诊和“优生咨询”门诊。推进市、县(区)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疗机构开展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促进0-3岁儿童营养、体能、智能、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到2020年,创建1个省级示范基地。

你知道吗?到2020年,泸州人均期望寿命达77.38岁

医疗卫生服务

根据安排,泸州市将建立覆盖全域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到2020年,各县人民医院全部创建为三级医院,全市规划建设36个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6个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到2020年,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建立覆盖市、县、乡三级的一体化抗病毒治疗服务体系,抗病毒治疗覆盖率达85%以上,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85%以上。全面加强母婴阻断,基本消除母婴传播。

健康细胞

评选健康家庭和个人

泸州市开展健康城镇、健康村建设,推进健康细胞建设,筑牢健康城市建设微观基础,促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户户参与,人人受益。组织健康个人、健康家庭评选,广泛普及健康理念、健康知识、健康技能,促进群众形成自己是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水平。

全民健身

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

泸州市在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人群共享上突破,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结合、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促进全民健身。到2020年,城乡居民体质合格率达90%以上,学生体质监测优良率逐年提升。每年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200场次以上,实现“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

同时,创新推行“1+X+Y”(体育总会+运动协会+人群和行业协会)体育组织建设模式,到2020年全市体育协会和俱乐部等体育组织达到120个以上,形成四级体育组织网络体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198.9万人。

食品安全

“明厨亮灶”全覆盖

泸州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泸州”为契机,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构建“从田间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全食品链安全监管体系。加大抽检力度,确保抽检力度达5批次/千人,食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指标要求。到2020年,实现建成区、县城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全覆盖,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全覆盖。

健康文化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

泸州市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行动、贫困地区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学校健康教育行动、全民健身行动、健康促进区县建设行动、流动人口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健康科普信息管理行动、健康促进体系建设行动、健康素养监测行动,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到202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0%。

落实公共场所控烟职责,加强控烟执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学校等场所至少开展一轮控烟执法全覆盖。结合健康细胞建设同步开展无烟机关、无烟医院、无烟学校、无烟企业等创建活动,将无烟单位创建作为健康单位建设的前置条件。到2020年,居民吸烟率每年下降0.6个百分点。

健康产业

建休闲养生健康为一体的生态农业

泸州市创新发展模式,建设集“休闲”“养生”“健康”等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促进传统产业健康化。支持社会力量深入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促进医疗健康服务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打造具有泸州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文化体育部门要以“舒缓亚健康”为主要功能,推进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会展、物流、商贸、房地产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新兴产业本土化。到2020年,实现健康产业总量160亿元。

人居环境

实施整洁家园行动优化人居环境

泸州市以建成生态文明美丽泸州为抓手,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实施整洁家园行动,优化人居环境。扩大卫生创建覆盖面,促进卫生创建成果共享,到2020年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国家卫生乡镇覆盖率达15.57%。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为契机,加强城市山体公园、湿地公园、游园等各类城市绿地建设,到2020年,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m2/人。

创新发展

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

泸州市的目标是成功创建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形成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可推广、可复制的有效模式。根据安排,泸州市每年至少新增1个社区、1个生活小区、1个乡镇和1个村示范点。

同时,稳妥推进医联体建设,2018年各县(区)至少建立一个医联体,全市探索打造1-2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县域医共体典型。到2020年,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

来源川江都市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