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效應」來襲,支付寶、京東紛紛效仿,黃崢到底做了什麼?

拼多多快速成為國內電商的重要一極後,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京東、網易等也紛紛開始效仿拼團模式。近日,支付寶app內出現“5折拼團”窗口,與拼多多類似,支付寶的拼團也有時間限制,在每日9點、14點、19點“開拼”。據悉,支付寶的拼團窗口是與淘寶合作推出,商品全都來自不同的淘寶店家,涵蓋了日用、食品、服飾等十多個品類。但拼團價會比淘寶價格更低,很多甚至都是再打5折的降價幅度。

“拼多多效應”來襲,支付寶、京東紛紛效仿,黃崢到底做了什麼?

今年6月,京東上線了一款名為“京東拼購”的小程序,官方介紹稱,“京東拼購”是基於京東商家,利用拼購營銷工具,通過拼購價及社交玩法,刺激用戶多級分享裂變,實現商家低成本引流及用戶轉化的一個工具,主打“低價不低質”概念。“京東拼購”小程序內不僅開設了9.9元包郵的窗口,更有一些商品拼購價低至1元。

“拼多多效應”來襲,支付寶、京東紛紛效仿,黃崢到底做了什麼?

為什麼這麼多的平臺都發布了拼團模式?是基於拼多多的壓力麼?

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是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之間的拼團,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優質商品。現有海淘服裝、箱包、數碼家電、食品飲料、家居生活、美妝護膚、母嬰玩具、水果生鮮等九大類目,通過溝通分享的社交理念形成了拼多多獨特的電商思維!

“拼多多效應”來襲,支付寶、京東紛紛效仿,黃崢到底做了什麼?

2018年7月26日號稱擁有3億用戶的拼多多在納斯達克正式上市,拼多多的誕生到上市只花費了短短3年的時間,那麼拼多多的創始人黃崢又有哪些傳奇的經歷呢?

1980年,黃崢出生在杭州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在一家工廠工作,學歷都不高,但黃崢是個標準的學霸,12歲就進入杭州外國語學校,1998年,他被保送進入浙江大學混合班(竺可楨學院前身),這是浙江大學的最著名學院,主修計算機專業,混合班後來出來很多牛人,進入這個班級就意味著智商超群。

“拼多多效應”來襲,支付寶、京東紛紛效仿,黃崢到底做了什麼?

2001年的一天下午,黃崢下課回寢室發現有個陌生人在MSN上找他,自稱是網易創始人丁磊,需要請教一個技術問題,當時成立4年的網易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丁磊有一個問題弄不明白,在網上找到黃崢的一篇文章,因此向他請教,當時黃崢入選了浙大與梅爾頓基金會合作的培養計劃,可以擁有一臺電腦和一年免費上網時間。

丁磊是黃崢的引路人,他將黃崢引薦了段永平,中國商界重要人物,沒有被稱作教父的商業教父,多年之後,黃崢對外聲稱他是段永平的第四個徒弟。段永平和丁磊都是浙江人,段永平在網易遇到困難的時候買了不少網易股票,後來大賺一筆,段永平和黃崢是浙大校友。

2007年,黃崢辭去在谷歌的工作,開始創業。黃崢的第一個創業項目是手機電商歐酷,三年後黃崢將這家公司出售,但保留了技術團隊,共同創辦了電商代運營公司樂其,並很快實現了盈利。

2010年,他帶著第一次創業留下來的技術團隊,籌辦了第二個項目電商代運營公司樂其。之後他又瞄上了遊戲,創辦了尋夢遊戲,這也是他的第三次創業。可世事無常,就在公司逐漸壯大的時候黃崢突然得了中耳炎,在家休養了幾乎一年,第三次創業也就不了了之。

“拼多多效應”來襲,支付寶、京東紛紛效仿,黃崢到底做了什麼?

但黃崢骨子裡頭有著一股拼勁,病治好了以後他還是選擇了再次創業。當時他觀察到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流量發展迅猛,並且微博、陌陌、快手等社交平臺流量也很大,但是對應的商業化卻沒有做起來。平臺的微商,也很容易就變成了網絡傳銷。在這個時候,黃崢發現了機會,把目光投向了社交電商。

2013年,樂其內部孵化了黃崢的第三個創業項目——尋夢遊戲,並在不久後成為最賺錢的業務。他接連創業了四次,三次和電子商務有關係,拼多多是他的第四次創業。

有人說黃崢是天選之子,做起事情來好像很輕鬆就獲得成功,有些創業者則很苦,比如去年將趣店上市的羅敏,他在北京打拼很長時間,混了很多圈子才獲得機會。但959小編認為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每個人的前途和命運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終會有成!就業也好,擇業也罷創業亦是如此,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