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爲什麼還要殺魏延?

小和尚光頭



諸葛亮為何要殺魏延?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蜀漢著名將領,因擅長軍事,戰功卓著深受劉備喜愛。劉備佔領荊州後,關羽征戰長沙郡,當時魏延和黃忠都在長沙做將領,黃忠兩次征戰關羽不勝,被被長沙太守韓玄當做謀反,魏延看不過去,斬殺韓玄,與黃忠一起投靠劉備。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川助劉璋抗擊張魯,次年劉備與劉璋決裂,攻取益州,派魏延、黃忠平定廣漢郡,魏延因戰功卓著被任命為牙門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自稱漢中王,魏延因攻被封為鎮北將軍,又名魏延鎮守漢中,可以說劉備對魏延非常重視。劉禪繼位後,由於諸葛亮對魏延的偏見,一直沒有重用,諸葛亮北伐時,魏延也曾提出兵出子午谷,奇襲長安的計劃,也被否決,諸葛亮認為魏延腦後有反骨,在臨終前,諸葛亮命楊儀、馬岱等設計殺害魏延,諸葛亮究竟為何要斬殺魏延,以下筆者做簡要分析。


首先分析魏延之死。

234年,諸葛亮在五丈原病入膏肓,自知來日不多,有一個人他一直放心不下,那就是魏延。諸葛亮在臨終前在五丈原召開了最後一次會議,而這一次重要的官員都參加了,身為徵西大將軍、南鄭侯的魏延卻未受邀請,要知道魏延是蜀軍的二號人物,除了諸葛亮沒人能和魏延相提並論。諸葛亮在會上詳細的安排了退兵計劃,令姜維、楊儀等把蜀軍帶回去。又召集馬岱楊儀,要求魏延斷後,若魏延不願斷後便將其斬殺。


諸葛亮死後,魏延不但不願斷後,還要求不要撤軍,魏延說豈能因為丞相一人而廢北伐大業。並稱自己是最高統領,丞相已死,全軍都要聽魏延的。姜維楊儀等率軍撤退,魏延不願撤退,並且阻止擾亂撤退。這時只有馬岱一人支持魏延,與魏延合軍一處。魏延追上楊儀,要求停止撤退,楊儀大罵魏延謀反,二人也多次上書劉禪互相說對方謀反。楊儀大聲呵斥魏延:你敢大喊三聲“誰誰敢殺我”嗎?魏延大笑:爾等鼠輩豈是我的對手。於是大喊三聲:誰敢殺我。背後馬岱揮刀斬殺魏延,魏延猝不及防人頭落地。原來這些都是諸葛亮事先安排好的。


其次分析諸葛亮為何要殺魏延。

其一魏延是降將,將其主韓玄斬殺,諸葛亮認為魏延腦後有反骨,對他一直不放心。當年關羽攻長沙,魏延為黃忠打抱不平斬殺韓玄,開城投降。在諸葛亮看來,魏延弒君背主,是個不安分的人,認為魏延早晚必反。即便魏延有很多戰功,對劉備也是唯命是從,甚至對諸葛亮本人也是畢恭畢敬。但諸葛亮認為,內心陰暗,魏延之所以凡事盡心盡力,是因為魏延不得勢,為了升官保命,一但魏延得勢就會作出苟且之事,必然會反。


其二魏延貌進,打仗不按章法,這與諸葛叫保守的進軍策略截然相反。諸葛亮一直主張穩紮穩打,不願意冒風險。但偏偏魏延就是膽大妄為之人,在軍事上什麼樣的冒險策略都能想出,在諸葛亮看來,魏延不顧後果的進軍策略必然會對蜀軍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其中兵出子午谷奇謀就是典型的例子。諸葛亮死後,魏延必然蜀軍最高統帥,讓魏延帶領蜀軍北伐,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因此為了蜀軍的將來,諸葛亮必然要除掉魏延。


其三魏延建功心切,諸葛亮料定他死後魏延必不願意退軍,蜀軍的安危命懸一線。魏延最為好大喜功,他比諸葛亮更渴望北伐勝利,建功立業,因此諸葛亮死後,魏延必然不願意退軍,再加上魏延在蜀軍的威望,必然沒有人能夠駕馭。果不其然,當姜維楊儀等堅持退軍的時候,只有魏延仍然堅持要完成北伐大業,不可因諸葛亮一人而放棄北伐。這樣蜀軍就開始產生了分裂,幸好馬岱將魏延斬殺。


其四諸葛亮已經安排了姜維作為接班人,有魏延在,姜維不可能做全軍統帥,魏延必擁兵自重。魏延的資格、戰功都遠超姜維,就算再蜀軍中的威望,也遠在姜維之上,魏延跟隨劉備南征北戰,功勞無數。魏延作為鎮北將軍時,姜維還僅僅是一箇中郎將,其地位遠不如魏延。無論是軍事謀略、人氣、地位,魏延都在姜維之上,因此魏延不死也就沒姜維什麼事了。


關鍵是魏延飛揚跋扈是出了名的,朝中文武都不敢招惹魏延,都讓他三分,只有楊儀敢和魏延鬥,不過經常被魏延欺負,哭著找諸葛亮評理。以魏延在朝中的地位,他如果在掌握軍隊,必然傭兵自重,劉禪的能力,絕對無法駕馭,魏延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董卓或者曹操。因此為了蜀軍乃至整個蜀國的安危,諸葛亮必然要除掉魏延。

你是如何看待魏延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你問的是《三國演義》中的橋段吧?什麼諸葛亮說魏延有反骨這樣的屁話,都是貫中先生瞎編的,千萬別當真啊。

歷史上真實的魏延應該是死於和楊儀的內訌。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為前鋒,夢到自己頭上生角,問占夢人趙直,趙直說:“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戰而賊欲自破之象也。”退後卻對人說:“角之為字,刀下用也;頭上用刀,其兇甚矣。”

同年秋天,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魏延斷後,如果延或不從命,就隨他的便。諸葛亮歿,秘不發喪,楊儀令費禕前往揣摩魏延意圖。魏延回答道:“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 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麼能受楊儀擺佈,做斷後的將領呢?”

大軍都隨楊儀徐徐退卻,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趕在楊儀大軍前面,所走過的地方都燒絕閣道。楊儀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劉禪說對方謀反,劉禪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到底是誰想造反,董蔣二人都擔保楊儀懷疑魏延。魏延先佔據南谷口,率軍出擊楊儀大軍,楊儀命令王平在前抵禦魏延。

王平罵魏延的先頭部隊:“諸葛公去世,屍骨未寒,你們這些人怎麼敢如此!”魏延大軍知道錯在魏延,不聽魏延的命令,都散了。只有魏延與其子數人逃亡,逃到漢中,楊儀派遣馬岱追上了魏延並且斬了他,將頭顱獻於楊儀,楊儀用腳踐踏魏延的頭顱,並且罵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麼?”於是誅滅魏延三族。

《三國志》記載:“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元代的郝經認為楊儀“以私忿殺大將,罪浮於延”。

以上為《三國志》作者陳壽本傳的記載,不過據裴松之注引《魏略》所記,受諸葛亮託付兵權的是魏延,楊儀因怕魏延趁機相害,所以造謠說魏延要北上投敵,併發兵攻之,然而被誣陷的魏延深恐與戰則清白難雪,所以只逃不戰,最後終於被追殺。裴松之認為此說法是在曹魏的傳言,蜀漢陳壽的《三國志》比較可信。

所以魏延的死,應該跟諸葛亮沒有關係。諸葛亮根本就沒殺魏延的動機。劉備在位時,很看重魏延。劉備死後,可能魏延有點居功自傲,或有不服諸葛亮管束,但是諸葛亮也不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不會糊塗到擅殺大將的地步。魏延與諸葛亮的主要矛盾,就是魏延獻了子午谷奇謀,但是諸葛亮出於謹慎而不用,所以魏延對此很不滿,但也僅此而已。魏延對蜀國的忠心,諸葛亮應該心裡很清楚。諸葛亮怎麼可能殺一個對國家忠心不二,而且有位高權重,還有一生本事,絕對算得上蜀國棟樑之才的魏延呢?


步步小贏


殺魏延的不是諸葛亮,魏延之死也確實是三國最大的冤案之一!

他倆之間是有存在矛盾。也只是魏延想奇襲子午,諸葛亮不允,魏延心有怨氣罷了,不至於死後留下遺言斬殺魏延。諸葛亮很明白魏延對於蜀漢的重要性,況且我相信諸葛孔明心胸沒那麼狹隘,罪魁禍首是楊儀!


諸葛亮死後定繼任者為蔣琬,楊儀僅為中軍師。他心懷不滿又多出怨言,被削官罷職又不思悔改,上書誹謗言辭激烈。從這些可以看出楊儀是個十足的小人,魏延也是被他用讒言害死,真是替魏延叫屈!所以要殺魏延的並不是諸葛亮,而是小人楊儀!不過諸葛亮也要負用人不當之責!

魏延一直被人們認定為反賊,真的是冤枉他太久了!也冤枉丞相太久了!


樂觀的三國迷


魏延一出道,長沙救黃忠,就可以看出這是一位敢說敢幹的勇將。劉備重用更說明魏延有勇有謀,諸葛亮一直都器重魏延,而魏延也屢立戰功。試想一下,這樣一位要資歷有資歷,要能力有能力,諸葛亮死後惟一的勳臣,誰能治服?而就魏延好強的本性而言,他又能服誰?這就註定了他的悲劇命運,楊議必欲除之,才可掌權,換了姜維或任何一人主事,同樣也要除掉魏延這個居功自傲,難以管教的刺頭。


原上牧馬


諸葛亮一生求穩,主要還是為了蜀漢不要過度內耗而下了決策。魏延確實有才幹,但是心氣太高。魏延屬於荊州一脈,同益州本地勢力不融合,又看不起楊儀等一干人。諸葛亮一去便無人能夠鉗制魏延,諸葛亮擔心魏延一意孤行,同人爭鬥,耗損本來就不足的國力,加快蜀國的滅亡,只好捨棄魏延,軍事方面全部託付姜維。


Freedom208751127


諸葛亮事必躬親,用現代話就是操心的命。

魏延是唯一一個多次不聽諸葛亮命令的人,覺得諸葛亮太謹慎了,還在背後說諸葛亮的壞話。

與諸葛亮來說,與私不會和這樣的人太親近,與公這樣的人有才還是要用,但擔心自己走後無人能控制他,擔心他把自己一手創建的帝都給破壞了,所以唯有帶他一起走。

魏延是唯一一個讓諸葛亮沒有安全感的人,所以他的死是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