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美烟台·古城印记丨建筑(二)所城里:1398——2018,620年,6个世纪的烟台之根

鲜美烟台·古城印记丨建筑(二)所城里:1398——2018,620年,6个世纪的烟台之根

“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70万芝罘人心里有70万个所城里。”它或许是藏古朴于老旧间的厚重,也或许是充满海鲜和油脂浓香的市井,如今每个烟台人都在等待中企盼着它的蜕变,却又不舍岁月曾在那里留下的点点滴滴。

鲜美烟台·古城印记丨建筑(二)所城里:1398——2018,620年,6个世纪的烟台之根

所城俯视图

总喜欢穿梭于那条街道,想象着曾经长袍马褂的拥挤人群,不绝于耳的杂货叫卖声,繁华热闹的影像让心神早已远去……黄昏时分脚踏在早已分辨不清青石板还是泥土路的狭长胡同里,旁边四合院院墙里探出的枝叶正影影绰绰透着几米云南般温暖的阳光……

鲜美烟台·古城印记丨建筑(二)所城里:1398——2018,620年,6个世纪的烟台之根

所城里街道

这不是丽江古城,却透着古城的色、香、味,这里保存着烟台城市最早的雏形,记录着老烟台变迁的一笔一画,这里是所城,寄托着所有烟台人浓厚的情感,继往开来,奔向更远的未来。

鲜美烟台·古城印记丨建筑(二)所城里:1398——2018,620年,6个世纪的烟台之根

所城里街道一角

退回到上世纪30年代末期,每到下午的3、4点钟,所城里的街巷、胡同便被滚铁环、扔铜子、划杨梗的孩子们占满,那是上世纪许多所城老人们记忆中最原始、最天真的孩童游戏。“每当杨树叶哗哗作响的日子,孩子们心里便多了一份期盼,从地面上挑选被吹落的有韧道的叶子,然后放在脚底下使劲蹂躏,让它韧性更足,然后两片叶子的梗缠绕在一起,谁的先断,谁就输了。”记忆里,最朴实的东西往往充满着更多的智慧,那是祖祖辈辈的童年传承下来的游戏,如同所城一样的古老。

鲜美烟台·古城印记丨建筑(二)所城里:1398——2018,620年,6个世纪的烟台之根

孩子滚铁环

在老人们的回忆和讲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80多年前所城当年繁华时的模样:方砖砌成的坚固城墙足有三层楼那么高,城门之上还筑有一座两层城楼,俨然是一个雄伟壮观的城堡,而城外四周则是人工挖掘的护城河。“老烟台共有街巷643条,最古老的当属所城街巷,自明洪武31年(1398年)修建了奇山守御千户所城,城内就形成了12条街巷。”老人们说,在所城街街巷除东西大街稍宽,其余都很窄,却是烟台街巷的源头,至今格局未变,街巷依旧,全国仅有。

鲜美烟台·古城印记丨建筑(二)所城里:1398——2018,620年,6个世纪的烟台之根

所城里烧水的老人

除了所城里的街巷,不足八万平方米的老城,就有九座庙也堪称一绝了。1664年,清康熙皇帝下旨废除“奇山守御千户所”,自此官兵解甲归田,转为居民,多从事渔农工商。所城从军事上的城堡变成了一个居民生活区,遂又有奇山所、所城里、所城之称,原来被作为指挥所的四座城楼,便被所城人改成了庙。

鲜美烟台·古城印记丨建筑(二)所城里:1398——2018,620年,6个世纪的烟台之根

所城居民老门上的对联

无论是街巷还是庙宇,在所城人的记忆中,曾经所城的文化气息远远盛于今日。且不说那抹耳濡目染的儒家文化底蕴,光是几乎每家每户都能挑出一两个的京剧发烧票友,便震退了想到烟台演出的全国“京剧名角”,因为他们知道,除非真正有两下子,否则非得被烟台的票友轰下台不可,烟台的京剧——难唱,烟台的戏迷——难伺候,全国闻名。

鲜美烟台·古城印记丨建筑(二)所城里:1398——2018,620年,6个世纪的烟台之根

京剧表演

如今,漫步在所城古老幽静的老街古巷,你会生发出怀古忆旧之情。从620年前的奇山守御千户建成,到清末烟台港口开放,京剧兴盛,长袍马褂的人家里,一个个长辫孩童早早便在父辈严厉教导下,熟背着《论语》,熟记着珠算口诀,更熟知着所城每条街巷的空旷度,路面石条的平滑度,还有每棵杨树叶子的韧度……想必那是许许多多80岁以上的所城老人的最纯真的童年,最美好的所城回忆。

鲜美烟台·古城印记丨建筑(二)所城里:1398——2018,620年,6个世纪的烟台之根

所城里街巷

在所城宁静的古巷之中,更隐藏着许多青砖黑瓦的四合院。正因为有所城青砖黑瓦的四合院,烟台的历史脉络才变得清晰而完整。这些小院虽已破旧,仍可透出当初的风采。砖雕影壁,木雕飞檐,虽然破损但风韵犹存,你可以从中感受着旧日所城人家富而不贵的精致生活。 “以前,所城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所城大街,鸿记茶叶庄、付记茶水炉、三元馄饨铺、兴合饺子馆、汤包儿包子铺、张记朝天锅等许多小铺子沿街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而所城东门外的大兴胡同则是有名的小吃街,油炸糕、焖子、羊杂碎、吊笼烧饼、大卤面……走过时闻闻那一街小吃的香味,人都能饱了。”老人们的记忆见证了烟台城市成长的老街古巷,在周围林立的高楼掩映下,陆离斑驳地守望着历史,把一份厚重牢牢地印在这片土地上……

鲜美烟台·古城印记丨建筑(二)所城里:1398——2018,620年,6个世纪的烟台之根

所城里民院的旧门

620年前的所城模样,早已消失在世人的视线甚至记忆里;80年前的所城模样,或许还影影绰绰留存在古稀之年的记忆里和那残垣断壁的瓦砾间;眼下,我们这一代人的张家祠堂后院已变成“星火燎原”似的所城社区图书馆,富甲一方的刘润福祖宅已变身“所城里57号”的座上宾;对了,还有南门里东巷的大槐树下馄饨,往东拐进去的友利砂锅,以及周边的烤饼、焖子和炒面,它们有的还在老地方,有的却已换了新址……时光总是匆匆而无情的带走些许,而人们却总想抓住时光的尾巴,尽可能留下更多再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