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的独孤求败如何未出场就能吸粉无数?

在金庸作品里,从未出场却有着超乎寻常的影响力的人物有相当多,前有天龙逍遥子、慕容龙城,后有射雕三部曲王重阳、林朝英、黄裳、独孤求败、阳顶天。要说其中最闪亮的一位,必然是杨过的师父--剑魔独孤求败。独孤求败一生用过五种不同的剑,这五种不同的剑代表了独孤求败剑学的五个不同境界:利剑级、软剑级、重剑级、木剑级和无剑级。

原著中的独孤求败如何未出场就能吸粉无数?

独孤求败留下的剑冢

我们着重说说,《神雕侠侣》中杨过练的重剑,以及未能练成的木剑和无剑级。《神雕侠侣》中对杨过初练玄铁重剑的情形有如下一段描写:“如此练剑数日,杨过提着重剑时手上已不如先前沉重,击刺挥掠,渐感得心应手。同时越来越觉以前所学剑术变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独孤求败在青石上所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他一面和神雕搏击,一面凝思剑招的去势回路,但觉越是平平无奇的剑招,对方越难抗御。比如挺剑直刺,只要劲力强猛,威力远比玉女剑法等变幻奇妙的剑招更大。”

原著中的独孤求败如何未出场就能吸粉无数?

青霞版独孤求败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然而学无止境,独孤求败开始寻求对自我的超越。“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正当壮年之时创立了“重剑级”剑学的独孤求败在当时实已无敌于天下了。

关于如何用木剑胜过重剑,曾经引发了杨过如下的思考:“玄铁剑重近七十斤,这柄轻飘飘的木剑要能以轻制重,只有两途:一是剑法精奥,以快打慢;一是内力充沛,恃强克弱。” 这两种方法显然都是不对的。“剑法精奥,以快打慢”已倒退回了“利剑级”和“软剑级”的水准,不作考虑;而“内力充沛,恃强克弱”也仅适用于“重剑级”,倘若对敌双方都是“独孤求败”,用这种方法较量的话,败的必然是那个使木剑的“独孤求败”,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木剑胜重剑”了。 杨过显然是照后一种方法练的,所以虽将木剑练得颇有声色,但成就也就仅止于“重剑级”而已。这点在他与金轮法王的那场决战中就得到了证明,当时他空手与金轮法王交战,又要救郭襄,明显处于下风,于是便开始后悔过于托大没带玄铁剑,可见他当时的武功仍需借助玄铁剑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所以仍属“重剑级”的范畴。

原著中的独孤求败如何未出场就能吸粉无数?

杨过持重剑平步武坛

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木剑级”呢?百年后的另一位武学大宗师张三丰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太极剑法的“以柔克刚”、“以我之钝,挡彼之无锋”。武当山上,张无忌以木剑迎战方东白的倚天剑时,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真髓。但张无忌本人的武学修养并没有达到“木剑级”的水准,他和杨过一样是在他人的指点之下将这些高深的武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所以日后会被波斯明教的“风月三使”以一些奇招怪式杀得大败。独孤求败当年在海潮之中练剑,面对大海无穷无尽的威力,终于悟出了“以柔可刚”的道理。用木剑与玄铁剑相斗,使木剑者只要不去直撄玄铁剑之锋,一味与之缠斗。时间一长,使玄铁剑者必然真力衰竭,此时使木剑者就必胜无疑了。此即木剑胜重剑之法。由此,独孤求败达到了“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的境界。


原著中的独孤求败如何未出场就能吸粉无数?

独孤求败水墨画

练到这种程度,与前面提到的几个级别相比,作个不太确切的比喻可算是洋枪大炮相对于冷兵器之间的区别了。独孤求败真正的高明之处,在于其深不可测的武学修养。如果说,金庸作品中武学修养之最,则非独孤求败莫属。杨过和令狐冲不过学了其九牛一毛,就足以独步武林,足见所谓“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云云,绝非瞎吹牛皮之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