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报道「问题疫苗」的记者,现在怎么样啦

当年报道「问题疫苗」的记者,现在怎么样啦

一、

2009年9月,一位农民工打扮的中年人,坐上了从北京开往山西的列车。随后,他像一滴水,消失在山西的苍茫大地上。

谁都没想到,半年后,这滴水却变成了一颗“炸弹”,这一度令很多人惶惶不可终日。

这位中年人,45岁,名叫王克勤,时任《中国经济报》首席记者。他来山西,是为了调查问题疫苗案。

前后半年多时间,王克勤跑了山西20个县,发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情况:

那几年的山西,大量孩子因接种疫苗之后出现一系列异常反应,有的导致残疾,有的致死。

这些孩子不仅一生尽毁,整个家庭也陷入深渊。假若这样的悲剧全国蔓延,那会有多少孩子一生尽毁?多少家庭陷入深渊?这会给国家带来多大的负担?

想想都不寒而栗。

随后,王克勤写了一篇3万多字的报道《山西疫苗乱象调查》。他把报道交给一名满头白发的中年人,只有他签发了,这篇报道才可能见报。

二、

这名白发中年人,名叫包月阳,时年47岁,时任《中国经济时报》总编辑。

他是《中国经济时报》创刊人之一,他的理想是创办一家“中国的华尔街日报”,虽然多年后,他的理想并未实现,还落得满头白发,但他在中国新闻界仍然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编辑包月阳读了王克勤的报道,第一时间就决定要签发,事后他说:

如果我不签发这样的报道,我一辈子不得安宁

在签发前,他也意识到会产生严重后果,于是对3万字的报道逐字逐句地斟酌删减,最终这篇报道以近2万字的版本面世。

那是2010年3月17日,《山西疫苗乱象调查》像一枚导弹,发表在《中国经济时报》上。

当年报道「问题疫苗」的记者,现在怎么样啦

随后,各方压力纷至沓来。包月阳毫不惧怕,不断给王克勤和时任《中国经济时报》副总编辑车海刚鼓劲打气,“你们别害怕,有我!”

当天,他们就受到山西方面的凶猛反扑,称“报道基本不实”。

3月18日,包月阳提出:“我们要有坚定的立场与鲜明的态度”,不能让一句“报道基本不实”,就把“攸关数千万百姓、特别是婴幼儿的生命健康”的疫苗问题给搪塞过去。

随后,一篇经过包月阳修订的《中国经济时报关于“山西疫苗乱象调查”报道的声明》在时报网站上推出。

后来,王克勤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这份掷地有声的《声明》为整个中国新闻人赢得了光荣。

此后,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包月阳不断给王克勤和副总编辑车海刚打气:

为了更多中国孩子的生命安全,我们战斗到底!为此,我做好了牺牲一切的准备!

两个月后,包月阳被“牺牲”掉了。

三、

2010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祭日,《中国经济时报》发生了“地震”。

包月阳被免去《中国经济时报》社长、总编辑职务,将调去仅20余人的中国发展出版社工作。

党组领导在讲话中说:党组做出调整报社领导班子的决定,主要是从报社发展现状、工作需要和干部交流的规定三个方面综合进行考虑的,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个别的事件,某个短期的议论,而仓促作出的决定。

某个事件,大家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包月阳在微博中轻描淡写地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生活里的忧愁来源于我们的得与失,患得患失。也来源于我们对自己未来命运感觉到不可把握,难以预料。所以,算命术长盛不衰。而一颗禅心是彻底放下了忧愁的。

2010年6月,包月明在微博中又写下一段佛性心语:

人的一生好像乘坐北京地铁一号线:途经国贸,羡慕繁华;途经天安门,幻想权力;途经金融街,梦想发财;经过公主坟,遥想华丽家族;经过玉泉路,依然雄心勃勃…这时,有个声音飘然入耳:乘客你好,八宝山快到了!顿时醒悟:人生苦短,何不淡然。

后来,这句话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不知道写下这句话的人,他曾经历了什么。

当年报道「问题疫苗」的记者,现在怎么样啦

包月阳老师

四、

2011年7月18日,《中国经济时报》调查部被解散,王克勤被解职。

2011年9月加盟《经济观察报》,任总编辑助理。

2012年10月8日,因《北京暴雨失踪者》一文惹恼相关部门,调查新闻部遭解散,记者尽数离开。

2013年2月27日,王克勤被迫离开《经济观察报》。

此后,王克勤已没法在报社立足,他开始投身于“大爱清尘”的公益活动。这个活动是他2011年发起的,专项救助中国600万尘肺病农民,并致力于推动预防和最终消灭尘肺病的公益基金。

后来在崔永元的介绍下,袁立也加入了王克勤的“大爱清尘”公益团队。

五、

如今,包月阳老师皈依佛门,当问题疫苗再次出现的时候,他在微博里留下这样一句话:

当年报道「问题疫苗」的记者,现在怎么样啦

而王克勤呢,在微博中也留下一段话:

我不想成为英雄。当曾经报道真相的记者被社会捧成英雄的时候,恰恰是这个社会的悲哀!说明当下民众的苦难太多太重!更说明太多的真相与悲剧难以报道出来。我非常不想大家把我当英雄,我就是一个漂在北京的读过几天书的西北汉子,曾经认真履行了记者职责而已,报道真相本是记者天职,不值赞扬。

当年报道「问题疫苗」的记者,现在怎么样啦

但是我想说的是:对不起,王克勤老师,您是英雄!您和包月阳老师,都是英雄!

其实,我国还有很多有担当有理想的记者,他们是前线的战士,也是幕后的英雄。

人民需要这样的英雄,虽然这片土壤已很难再生长出这样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