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固定工資、底薪+提成"越來越行不通?馬云:人效爲王!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點擊右上角“+關注”【薪酬績效管理】頭條號,長期分享薪酬、績效、股權、合夥人、預算的專業知識!)

導讀:

年中到了,又到了離職的高峰期。前兩天就有個老闆問到我,他有個主管在跟他商談離職的事情,問我該怎樣留住他,我問他你想怎麼做,他說給他加薪,但是不知道加多少合適,問問我的意見。

我們假設這個主管月工資是6000元,如果你給他加500元,那麼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1. 對企業多了一份歸屬感,有效期3個月;
  2. 對工資多了一份滿意,有效期不到6個月;
  3. 工作多了一份熱情、主動,有效期3-6個月。

通常6個月後,員工又會感覺到現在的工資太低了,並且隨著時間延長,如果老闆不繼續給他加薪,那將逐步影響到他工作的熱情與歸屬感。當然,也有可能即使你給他加薪依然留不住他。

為什麼

傳統的薪酬模式為什麼行不通?

任正非說過:你發的工資一定要與員工的價值是等同的,員工價值上不來,工資發的再多毫無用處,只會增加企業的成本。

1、固定薪酬

薪資基本沒有上升空間,我只要在現有崗位不犯錯就行,做的好不好無所謂

員工積極性難以調動

優秀人才在這種模式下拿的跟不幹活的一樣多,那麼他必會心生不滿從而離職

2、底薪+提成

員工關注的只有業績,公司成本費用什麼的與他無關

業績做的好的人只要別的地方開的條件更好,就會跳槽

業績做的不好的人則會喪失信心,也容易提出離職

好的薪酬方案應該怎樣設計?

好的薪酬方案應該要具備激勵性、增長性、公平性、規範性四個特性。

1.將剛性轉向彈性;

2.將定薪級轉向定薪幅;

3.將薪酬與績效掛鉤,轉向薪酬與績效融合;

4.將以考核評估為導向,轉向以價值管理為導向。

這種激勵性薪酬模式,能夠最大限度調到員工積極性,幫助企業實現利潤快速增長!

馬雲的“人效思維”!

1、給結果付錢(獎),給努力鼓掌(勵)

2、欣賞有價值的失敗,獎勵堅持拿到結果的努力

3、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4、加工資是公司對你的崗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5、那些沒有調薪的崗位,要先提升它的作用和價值

為什麼

如何讓員工比老闆更用心?

讓員工像老闆一樣操心企業,比老闆更用心幹活的制度。

推薦KSF增值加薪法——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

這種激勵性薪酬模式,提高員工積極性,幫助企業實現利潤翻番!

KSF加薪法

KSF和KPI有什麼區別?

1、無安全感和有相對安全感。

KPI:只要達不到指標(通常是很高的指標),不管是什麼原因,就扣錢。

KSF:指標以過去一年的平均值為基點,達到了基點,就不扣錢,不獎錢(做到平均值不難吧?)

2、無激勵性和高激勵性。

KPI: 只要達到指標(高),員工就可以拿到應得的,注意,是應得的,沒有獎勵。超出再多,也不會超過預算。

KSF:只要到達了基點(合理),就可以達到應得的,超出了平均值,就獎錢。員工超得越多,意味著他做出了越好的結果,企業從他創造的結果分一些獎勵給他,不吃虧吧?

3、壓力驅動和利益壓力雙向驅動

KPI:壓力驅動,做不到就扣錢,這是公司逼著我去做,能做就做,做不了就走。

KSF:做好了就獎錢,做的越多獎得越多,上不封頂,有這種好事,我為什麼不努力?(這種激勵機制下,不努力的員工還能要嗎?)

為什麼

舉例來說

一個養生店店長每個月固定薪資是6000,之前經常抱怨收入低,增長空間小,所以對門店的發展也不是很關心,負面情緒也比較嚴重,並且已經影響到店員的工作積極性,現在也沒有可替代的人員,即使有,這種狀況也不能立馬得到改善。

於是我們給他的店長做了KSF薪酬的變革:

為什麼

首先把他的固定工資部分降低,拿出4000元作為KSF工資,並把他分攤到6-8個指標,員工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年度平均數據),就可以全部拿到這部分K工資,如果超過了平衡點,就有獎勵,上不封頂,沒達到平衡點,就少發一些,但下限是有度的,以保證員工的安全感!

在平衡點的基礎上:

  1.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100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50元;
  2. 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12元,每少500,少發6元;
  3. 人創營業額,每多400,獎勵50,每少400,少發25元;
  4. 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50元,每少一個小時,少發25元
  5. ······
為什麼

績效指標利益捆綁

1)設計激勵指標

設計的每一個績效指標都是清晰可量化的,可以用數據表達的,這些指標都是企業當下所需要的。

如銷售額、毛利額、成本率、人創績效、回款率、工資費用率、可控費用率、客戶滿意度、員工流失率等,這些數據都是以結果為導向。

2)指標與薪酬掛鉤

找出每個崗位的激勵指標後,我們再把這些指標和員工的薪酬掛鉤,然後根據實際的數據以效果來付費,最終決定員工的工資收入高低。

這種指標一般與管理幹部、業務型、生產型員工捆綁。

為什麼

KSF的設計原理是:

  • 員工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將重要的事情做好!
  • 這些重要的事情並非完全是員工自已認為的,而是職責定位或由上級決定的!
  • 將崗位重要的職責及公司所需要的結果進行歸納梳理, 並形成目標或標準, 就是決定崗位價值的關鍵因子!
  • 價值分割,薪酬分塊。
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