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考迎中考,如何最后冲刺高效提升成绩?

送高考迎中考,如何最后冲刺高效提升成绩?

​2018中考即将到来,如何在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抓住提分点是每个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事,也是老师们最关注的事。在同学们即将参加中考的关键时刻,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重课本、理考点

在最后复习时,首先要静下心来,针对这门学科成绩落后,要加强基础知识薄弱部分的梳理,重课本、理考点,查漏补缺,将易混淆的概念、规律加强对比、区分,配以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

在命题原则“关注生活”一项,注重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在体现学科特点的同时,还要渗透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科技发展现状,并适当体现当地人文、科技、经济、生活、社会进步等相关内容。在此原则的要求下,考生不能“读死书”,要学会从概念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

比如:简答题“汽车顶上的窗户打开,为什么能实现抽风换气的效果”,在这个问题上,考生只回答名词“流体压强”或其概念是不能拿满分的,还必须点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及“车内压强大车外压强小”等要点。这就需要考生在了解概念的同时,将知识点理解、应用起来。

补习“短腿科目”

从目前现状看,多数学生存在的“短腿科目”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在那么长的时间内,你都没能解决它,那么在短时间内能解决吗?那么是不是不能在弱势学科上花费时间?或者说是不是弱势学科就没有办法弥补呢?

答案是否定的,提升“短腿科目”的成绩是理所当然,但是要有科学的策略才行,想法是好的,但是做法要是不合理的,就等于白做了,做了无用功时间耽误了,信心也受到影响,对考试肯定没有什么好处。

必考知识的“融会贯通”

有的同学觉得疯狂的刷题就能为自己获得更多的机会得高分,但是其实题海战术是最盲目的做法,做题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大家做题海战术,做题时要学会两者平衡的关系,从做题中总结出经验。

理错题比做新题还重要。分析、整理错题,能让考生从失分点中找到突破点,并且节省复习时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生最好能将错题重新梳理一遍,理清认识,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送高考迎中考,如何最后冲刺高效提升成绩?

最后希望各位考生避免五种错,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拿到应拿的分数,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一分不能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