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營收增長20%、永輝利潤大漲57%,藏著同一個祕密

星巴克營收增長20%、永輝利潤大漲57%,藏著同一個秘密

按照閱讀習慣,據說壓軸在後頭~

【導讀推薦】

消費升級、新技術、新商業模式不斷衝擊之下,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了幾乎所有企業迫在眉睫的事情。但是對於大多數實體企業來說,互聯網焦慮尚存,數字化轉型卻又成了可望不可及的無奈。

正和島旗下易選型團隊此前針對數十家島鄰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需求與痛點,進行了訪談調研,發現企業在轉型觀念、數據挖掘、數字化營銷,以及通過數字化系統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困惑。對此,易選型將於2018年3月開啟年度企業數字生存實戰營項目,針對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遇到的痛點進行專題實訓和輔導,致力於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驅動。

同時,易選型也對2017年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行了盤點,來看哪些痛點難點會讓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止步不前。【文尾有福利】

來源丨易選型

作者丨何毅

數字化革命已經面向全球市場突進。經濟的新形勢、新興技術公司的衝擊等方面已經讓傳統企業叫苦不迭,數字化轉型越發成為企業的共識。數字化轉型已經不是企業進化的選擇題,而是唯一的必答題。

一、企業數字化轉型將駛出藍海?

剛剛過去的2017年,可謂是數字化轉型大潮激流湧動的一年。對於眾多企業來說,不僅看到了市場帶來的陣陣“寒潮”,同時也看到了來自政府管理層發出的更為明確的“信號”。例如,在2016年發佈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表示,將對涵蓋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智能製造等新興產業的大力提倡與扶持。

星巴克營收增長20%、永輝利潤大漲57%,藏著同一個秘密

此前IDC曾對2000位跨國企業的CEO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其中有67%人認為,截止2017年底,數字化轉型將成為所在企業的戰略核心。預計到2018年底,全球有超過50%大型企業將擁有完善的數字化轉型戰略。

此外,《埃森哲技術趨勢與展望》中也指出,到2020年,全球數字經濟佔全球經濟總量比例將從2005年的15%增長到25%。並且投資將達到2.2萬億美元,比2017年多出將近60%。(數據引自互聯網)

機遇與挑戰並存,傳統企業家對於數字化轉型都存在一個共同點,“突然找不到路標了,不知道怎麼玩了。”

二、想要玩好數字化轉型?你需要“清晰的頭腦+強健的身體”

移動互聯和大數據時代,數字化之路如何走?利潤好的企業發愁,利潤不好的企業更發愁。企業最大的危機不是當下的利潤有多少,而是未來的戰略是否清晰。

痛點一:什麼是數字化轉型?轉型觀念貫穿企業的“神經網絡”

“數字化轉型”這個詞是不是覺得已經老生常談了?好像所有人一談論到企業轉型就會觸及到這個詞。但企業真的瞭解什麼是數字化轉型嗎?

“數字化轉型”,實際上就是對業務過程進行的重塑,使其更加適應更全面的在線環境,從最終用戶的接觸到後端辦公室工作,全面實現無需人工介入的過程自動化,宛如人體的神經網絡貫穿整個身體。

企業邁向數字化的旅途是充滿著挑戰和艱辛的,習慣可以後期培養,但是心態從非數字化到數字化的轉變可能是其中最難的部分。任何一家屹立不倒的傳統企業都有一批瞭解業務形態,對企業足夠忠誠的核心員工,這些核心員工樹立了企業文化和觀念。然而這些核心員工面對轉型的時候也是最不容易改變的。這就需要企業內部由上至下的瞭解數字化帶來的優勢,培養數字化習慣,我們這裡說的“上”,企業CIO是個關鍵角色。

星巴克營收增長20%、永輝利潤大漲57%,藏著同一個秘密

最近,Gartner對全球3000名企業CIO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其中就包含數字化轉型。結果顯示,有95%的CIO認為,數字化時代改變了工作內容。這個其實已經是一個共識,只不過就是改變的多和少的問題。在10%“數字化領先”的CIO人群中,84%的工作會重新定義,也就是說,他們的公司會賦予他們一個新的崗位或者新的職責。

這項報告還指出在調查當中很多的CIO認為“企業文化”是阻礙數字化轉型的因素之一,佔到了46%。這是因為數字化其實是一項創新的工作,而創新的工作需要企業有創新的基因。很多企業,執行力、成本控制或者其它的方面都很強,但是缺乏足夠的“創新”基因,所以成為數字化工作進展的很大障礙。其它的阻力包括資源(23%)、人員素質(13%)、CEO的承諾(5%)以及董事會的關注(4%)等等。(數據引自Gartner)

Gartner公司CIO研究總監陳勇表示:“這次調查當中Gartner設定了一些指標,從多個數字化維度來衡量與評判企業的數字化水平。對於數字化轉型意味著商業模式的變革,業務模式的改變,創新企業存在著先天的優勢,他們是一個從0到1的演變,成立的時候就是新的商業模式,如滴滴打車、摩拜單車等。而傳統企業則需要付出更多,他們考慮的是如何從1變2的過程,可能“數字化業務”或是“數字化優化”才更符合傳統企業。”

另一方面,數字化的目的是為了企業更好的管理、更精益的管理,而不是針對管理者個人實現便捷,這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出發點。僵化的數字化不僅會阻礙部門之間的協同,還會降低創新效率、增加企業成本。

痛點二:如何提取數據價值?數據如何做好轉型企業的“小腦”?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口的流量紅利已經基本消失殆盡,因為現在的流量已經非常貴了,想獲取一個新的用戶,想在拉新的過程中獲取一個新的用戶成本可能要比實體經濟成本高出幾倍。所以這時就需要新的手段和方式來獲取用戶,這也就是“數據”所帶來的價值。

星巴克營收增長20%、永輝利潤大漲57%,藏著同一個秘密

騰訊公司副總裁 馬斌

騰訊公司副總裁馬斌在之前的演講中也曾表示:“數據紅利背後的本質是信息的透明與互動,到2020年世界數據產生量將達到40ZB。應用好數據,是對這些數據實施了優質的計算,計算能力才是數據的核心,未來誰把數據應用的好才是最重要的。”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利用“數據”將業務盤活的案例。

永輝超市,截止至2016年在全國19個省有580多家門店,170多萬會員,規模如此龐大卻仍是一個單純依靠線下運營的傳統商超企業,2010年第一季度淨利潤相比上一季度下降25%。

星巴克營收增長20%、永輝利潤大漲57%,藏著同一個秘密

在其看到擁有百萬資源池卻沒有好好利用的情況下,永輝超市針對自己的“數據”進行了如會員偏好,生命週期,客戶價值,活躍度,忠誠度,流失率等方面的大數據分析,並將計算好的數據導入精準營銷系統。依託這一系列的精益化大數據分析的改進,永輝超市截止至2016年在中國連鎖企業中暫居第10位,並以高於10%增長率向更強邁進。截止至2017年第一季度,同比上一季度增長13%,利潤增長57%。點此查看永輝超市如何利用精益化數據分析盤活業務的完整案例。

在企業中產生的數據要既看得到、看得清,還要讓其發揮作用創造價值,就必須釋放數據,這就需要做到以下這兩個方面。

第一,要推進互聯網化,實現業務流程的全數字化轉型。例如,數字化工作、數字化流程、數據挖掘等。

第二,數據要與業務形成閉環,與業務整合分析。要對內部組織數據,對外部開放數據,使內外數據進行整合、融合,實現智能決策和預測分析。

互聯網技術的驅動,在加速企業響應外部市場信息的同時,也讓企業內部運營所涉數據呈“量化”升級,所以在紛繁複雜的數據中搜尋、提取、整理出有效信息成為企業在大數據時代下不可規避的重要問題。

痛點三:如果玩轉營銷?線上+線下策略實現企業“手腳並用”

傳統企業面對銷售環節通常還是在線下發力。面對互聯網時代這種單純的線下營銷手段一定會玩“死”你。

而數字化轉型就是對傳統營銷或是商業關係進行重構的過程,同時商業關係的重構也是決定成功的關鍵要素,重構之後的新型商業關係形態重新定義了企業、產品和用戶的市場角色,也代表著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全新價值創造模式。這種重建其實就是創造一種新的商業關係,一種富有生產力的競爭的聯結型商業模式。

星巴克營收增長20%、永輝利潤大漲57%,藏著同一個秘密

京東首席戰略官 廖建文

京東首席戰略官廖建文曾表示:“聯結是連接的進化和發展,是對“企業-用戶-產品”等商業要素更強、更多交互性、更深入、更清晰、更多維度的連接。是在社交網絡、移動互聯、大數據的影響下,價值創造等基本連接路徑不斷增強繁衍,交織形成的商業模式網絡。”

我們用一個經典案例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

星巴克在全球58個國家擁有24000家線下門店,擁有如此大規模卻在2008年開始利潤一路下滑,最多下降過69%。苦於無奈進行了數字化轉型,在轉型中對於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星巴克做足了“戲”。

星巴克營收增長20%、永輝利潤大漲57%,藏著同一個秘密

第一,通過“我的星巴克點子”的形式與顧客形成互動,洞察消費者,瞭解消費者對於星巴克的建議與意見從而加以改進,打造出更貼合用戶的產品。

第二,抓住社交媒體這個機會,推出“用星說”這種電子賀卡+電子禮品卡的形式增加用戶粘性,同時為消費者營造了不同的體驗場景。

第三,星巴克打造了線下用戶場景營銷“第三空間”與“第四空間”,此類線下場景服務,吸引並留住了大量的潛在用戶。

數據顯示,2017年星巴克的第一季度銷售營收提高了20%,星巴克通過這一系列“連環拳”成功的走上了數字化之路,也上演了一場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好戲。點此查看星巴克如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方式重生的完整案例。

痛點四:雲給企業帶來了什麼?為轉型企業打造一副“SaaS骨骼”

互聯網時代離不開的一點因素就是“技術”,技術一直在影響和改變商業模式的發展和企業存在形態。兩百年前,蒸汽機、煤炭、鐵路實現了第一次改變了世人對工業的看法(第一次工業革命),現如今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區塊鏈改變了這個時代的商業模式。

星巴克營收增長20%、永輝利潤大漲57%,藏著同一個秘密

甲骨文公司副總裁及中國區應用軟件總經理 潘傑君

在新的技術改變商業之後,隨之帶來了這個時代的商業新玩法。這其中有一條可使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捷徑就是“企業上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SaaS。就雲服務本身來講,甲骨文全球副總裁及中國區應用軟件總經理潘傑君先生認為,今天的雲服務已不僅僅是信息技術本身的演進,而是整個生態體系的大變革。特別在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銷售與交付模式上,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本質的變化。

以前,企業實現信息化要購買一堆設備,配備一批專業的技術人員,還有很多複雜的工作要做,一次性投資是相當高昂的。

而如今的雲服務市場,企業只要根據自身的業務和管理需求直接選購雲平臺上對應的服務,按照使用情況付費就可以了。這也就是企業私有云想共有云方向的轉變,在這個轉變過程當中,企業可以將成本降至最低,同時效率可以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如何優化企業的IT架構才能夠真正匹配業務變革的需求,企業必須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才能夠更好的思考,明確企業IT建設的目標和建設規劃。只有讓雲帶來價值才能很好的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中的“SaaS骨骼”。

說了這麼多,歸根結底不同的行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有不同的玩法,但如果還依靠“頭疼治頭,腳疼治腳”的傳統治療方式顯然會被這個時代所淘汰,這種做法並不能解決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痛點,反而還會讓企業形成“孤島效應”。

互聯網已經進入下半場,純線上的創業空間狹小而尷尬。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互聯網將浸入所有產業,成為所有傳統行業的“灰犀牛”,誰不會利用互聯網不會利用數據,就會在競爭中處於劣勢。創業者應該更關注真正的技術創新,關注互聯網和大數據對線下行業的變革,靠幹苦活和有價值的活來建立壁壘。


福利

2018年正和島·易選型將整合平臺上的頂級企業服務資源,並邀請廖建文、周宏騏、江南春、潘傑君、劉松、馬斌、於揚、賈偉、李大學等行業頂級大咖和背後機構資源,為您的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

請私信我“數字化轉型諮詢”,可獲得免費線上諮詢、與行業大咖一對一溝通、一套正和島·易選型《數字化內部乾貨》資料。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填寫【正和島·易選型】數字化需求調研表,參加2018企業數字化生存實戰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