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殺熟」套路,或將步入零容忍時代

近日電商平臺、滴滴、攜程等互聯網平臺被大數據“殺熟”套路,不斷在社交媒體被爆出。一直以來互聯網利用大數據和算法來“殺熟”套路,飽受外界爭議,因為大數據算法確實給大眾帶來了一些便捷功能,如智能推薦用戶喜歡商品、智能保護用戶隱私;但是有不少互聯網產業為獲更多利潤利用大數據算法“殺熟”消費用戶,遭受眾多用戶不滿。

大數據“殺熟”套路,或將步入零容忍時代

就在今日微金網小編刷微博時,看到一名為“蘆溪魚”的網友稱:“經歷了一次攜程大數據殺熟,同一時間從北京到南昌訂票,我的手機1300多(元人民幣,下同),女兒手機剛下的攜程700多,沒截圖,但下次一定還能遇上。老用戶的悲哀。”

一句“老用戶的悲哀”點出了大數據“殺熟”被詬病的核心問題:互聯網平臺利用獲得的用戶數據,整理用戶畫像,判斷支付能力、意願,對老用戶實行價格歧視行為。新老用戶收費存在價格差異,甚至“精準”到出現“一人一價”,被業界看作是“基於大數據算法的消費者歧視”。

大數據“殺熟”套路,或將步入零容忍時代

微金網資深互聯網專家表示,互聯網平臺往往保留用戶行為痕跡和行為分析的同時,就能對用戶使用的設備、用戶的年齡段、所處地區等客觀信息,對用戶進行精確的描繪。但平臺卻因線上與日俱增的用戶粘性,偷偷向粘性用戶做手腳。這無疑是對老客戶的一種傷害,而且對新用戶來說僅靠價差誘惑也無法保證其長期活躍地使用,更關鍵的是會透支消費者信任,損害平臺長遠發展的根基以及有序的行業競爭環境。

現在中國技術層出不窮、新監管需及時補位的階段,大數據“殺熟”套路雖然只是新技術所暴露問題的“冰山一角”,但要若任其肆意發展,將不利於整個行業的發展,必須及時關注和監督。

大數據“殺熟”套路,或將步入零容忍時代

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三審的電子商務法草案於近日進行了審議,其中三審稿中提到電子商務經營者向其消費者推銷商品與服務的同時,應當向消費者提供不針對個人特徵的選項,尊重和平等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與此同時微金網市場專員統計,目前社會網民有七成網民不知道互聯網企業會利用大數據針對不同用戶進行差定價,並且瞭解後的網民表示不能接受這一行為。而外界也將這一大數據“殺熟”套路勒令禁止,並稱其電子商務三審是中國官方對大數據“殺熟”行為採取零容忍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