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盜汗、自汗

自汗、盜汗是指由於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洩失常的病證。其中,不因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白晝時時汗出,動輒益甚者,稱為自汗;寐中汗出,醒來自止者,稱為盜汗,亦稱為寢汗。 《明醫指掌·自汗盜汗心汗證》對自汗,盜汗的名稱作了恰當的說明:“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盜汗者,睡而出,覺而收,如寇盜然,故以名之。”

早在《內經》即對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的認識,明確指出汗液為人體津液的一種,並與血液有密切關係,所謂血汗同源。故血液耗傷的人,不可再發其汗。並明確指出生理性的出汗與氣溫高低及衣著厚薄有密切關係。如《靈樞·五癃津液別》說: “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溼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尿與氣。”在出汗異常的病證方面,談到了多汗,寢汗、絕汗等。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首先記載了盜汗的名稱,並認為由虛勞所致者較多。宋·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自汗論治》對自汗、盜汗作了鑑別:“無論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著汗出,即名盜汗,或雲寢汗。若其飲食勞役,負重涉遠,登頓疾走,因動汗出,非自汗也。”並指出其它疾病中表現的自汗,應著重針對病源治療,渭: “歷節,腸癰、腳氣,產褥等病,皆有自汗,治之當推其所因為病源,無使混濫”。朱丹溪對自汗,盜汗的病理屬性作了概括,認為自汗屬氣虛、血虛,溼,陽虛,痰;盜汗屬血虛、陰虛:明·張景嶽《景嶽全書·汗證》對汗證作了系統的整理,認為一般情況下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但“自汗盜汗亦各有陰陽之證,不得謂自汗必屬陽虛,盜汗必屬陰虛也”。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汗》謂:“陽虛白汗,治宜補氣以衛外;陰虛盜汗,治當補陰以營內。”王清任在《醫林改錯·血府逐瘀湯所治之症目》中補

充了針對血瘀所致自汗,盜汗的治療方藥,

自汗、盜汗作為症狀,既可單獨出現,出現的自汗盜汗。至於由其它疾病引起者治。

也常伴見於其它疾病過程中。本節著重討論單獨在治療原發疾病的基礎上,可參考本節辨證淪

又有少數人由於體質關係,平素易於出汗,而不伴有其它症狀者,則不屬本節討淪範圍。正如《筆花醫鏡·盜汗自汗》說:“盜汗為陰虛, 自汗為陽虛,然亦有稟質如此,終歲習以為常,此不必冶也。”

西醫學中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風溼熱、結核病等所致的白汗、盜汗亦可參考本節辨證論冶。

[病因病機]

出汗為人體的生理現象。在天氣炎熱,穿衣過厚、飲用熱湯.情緒激動、勞動奔走等情況下,出汗量增加,此屬正常現象。外感病邪在表時,出汗又是驅邪的一個途徑,需要發汗以解表。

自汗,盜汗的病因主要有病後體虛、表虛受風,思慮煩勞過度、情志不舒、嗜食辛辣五個方面-其病機主要是陰陽失凋,腠理不固,以致汗液外洩失常。

一、病因

1.病後體虛

素體薄弱,病後體虛,或久患咳喘,耗傷肺氣,肺與皮毛相表裡,肺氣不足之人,肌表疏鬆,表虛不固,腠理開洩而致自汗。或因表虛衛弱,復加微受風邪,導致營衛不和,衛外失司,而致汗出。

2.情志不調

思慮煩勞過度,損傷心脾,血不養心,心不斂營,則汗液外洩。或因耗傷陰精,虛火內生,陰津被擾,不能自藏而汗洩。亦有因忿鬱惱怒,氣機鬱滯,肝鬱化火,火熱逼津外洩,而致白汗盜汗者。

3.嗜食辛辣

嗜食辛辣厚味,或素體溼熱偏盛,以致溼熱內盛,邪熱鬱蒸,津液外洩而致汗出增多。

二、病機

汗由津液化生而成:上述幾方面的病因,歸納言之,主要是通過以下兩方面的原因而形

成汗證:一是肺氣不足或營衛不和,以致衛外失司而津液外洩;二是由於陰虛火旺或邪熱鬱蒸,逼津外洩。病機總屬陰陽失調,腠理不固,營衛失和,汗液外洩失常。

病理性質有虛實之分,但虛多實少,一般自汗多為氣虛,盜汗多為陰虛。屬實證者,多由肝火或溼熱鬱蒸所致+虛實之間每可兼見或相互轉化,如邪熱鬱蒸,久則傷陰耗氣,轉為虛證;虛證亦可兼有火旺或溼熱。虛證之間白汗日久可傷陰,盜汗久延則傷陽,以致出現氣

陰兩虛或陰陽兩虛之候:

汗為心之液,由精氣所化,不可過洩,若汗證持續時間較長,常發生精氣耗傷的病變,以致小現神情倦怠,肢軟乏力,不思飲食等症。

單獨出現的自汗、盜汗,一般頂後良好,經過治療大多可在短期內治癒或好轉。伴見於其它疾病過程中的自汗,尤其是盜汗,則病情往往較重,治療寸應著重針對原發疾病,且常需侍原發疾病好轉、痊癒,自汗,盜汗才能減輕或消失。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不因外界環境影響,在頭面,頸晌,或四肢、全身出汗者,晝日汗出溱溱,動則益甚為白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後汗止為盜汗:

2.除外其它疾病引起的自汗,盜汗:作為其它疾病過程中出現的自汗,盜汗,因疾病不同,各具有該疾病的症狀及體徵,且出汗大多不居於突出地位。

3.有病後體虛,表虛受風、思慮煩勞過度,情志不舒,嗜食辛辣等易於引起自汗、盜汗的病因存在-

二、病證鑑別

1.自汗、盜汗與脫汗

脫汗表現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時出現聲低息微,精神疲憊,四肢厥冷,脈微欲絕或散大無力,多在疾病危重時出現,為病勢危急的徵象,故脫汗又稱為絕汗。其汗出的情況及病情的程度均較自汗、盜汗為重。

2.自汗、盜汗與戰汗

主要出現於急性熱病過程中,表現為突然惡寒戰慄,全身汗出,發熱, 口渴,煩躁不安,為邪正交爭的徵象。若汗出之後,熱退脈靜,氣息凋暢,為正氣拒邪,病趨好轉。與陰

陽失調,營衛不和之自汗、盜汗迥然有別。

3.自汗、盜汗與黃汗

黃汗汗出色黃,染衣著色,常伴見口中黏苦溼熱內鬱之症。可以為自汗盜汗中的邪熱鬱蒸型

渴不欲飲,小便不利,苔黃膩,脈弦滑等但汗出色黃的程度較重。

三、相關檢查

作血沉、抗“O”、l、T4、基礎代謝,胸部x線攝片、痰塗片等檢查,以排除風溼熱、甲狀腺功能亢進、肺癆等疾病引起的出汗增多。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

應著重辨明陰陽虛實。一般來說,汗證屬虛者多。自汗多屬氣虛不固,盜汗多屬陰虛內熱。但因肝火,溼熱等邪熱鬱蒸所致者,則屬實證。病程較久或病重者,會出現陰陽虛實錯雜的情況。自汗久則可以傷陰,盜汗久則可以傷陽,出現氣陰兩虛或陰陽兩虛之證。

虛證當根據證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氣,養陰,補血、調和營衛;實證當清肝洩熱,化溼和營;虛實夾雜者,則根據虛實的主次而適當兼顧。此外,由於自汗、盜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洩為共同病變,故可酌加麻黃根、浮小麥、糯稻根.五味子,癟桃幹,牡蠣等固澀斂汗之品,以增強止汗的功能。

一、 分證論治

1.肺衛不固證

汗出惡風,稍勞汗出尤甚,或表現半身,某一局部出汗,易於感冒,體倦乏力,周身酸面色咣白少華,苔薄白,脈細弱。

證機概要:肺氣不足,表虛失固,營衛不和,汗液外洩。

治法:益氣固表。.

代表方:桂枝加黃芪湯或玉屏風散加減。兩方均能補氣固表止汗,但前方能調和營衛,適用於表虛衛弱、營衛不和引起的汗證。後方補肺益氣,固表止汗,適用於表虛不固的汗

常用藥:桂枝溫經解肌,白芍和營斂陰,兩藥合用,一散一收,調和營衛;生薑,大棗,甘草,辛溫和中;黃芪益氣固表,少佐防風達表。 ;

氣虛甚加黨參、白朮健脾補肺;兼有陰虛,而見舌紅,脈細數者,加麥冬、五味子養陰斂汗;兼陽虛者,加附子溫陽斂汗;汗多者加浮小麥、糯稻根、龍骨、牡蠣固澀斂汗;如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可配合甘麥大棗湯甘潤以緩急。

2.心血不足證

自汗或盜汗,心悸少寐,神疲氣短。面色不華,舌質淡,脈細。

證機概要:心血耗傷,心液不藏

治法:養血補心。

代表方:歸脾湯加減。本方益氣生血,健脾養心,適用於心血不足引起的汗證。

常用藥:人參、黃芪、白朮、茯苓益氣健脾;當歸,龍眼肉補血養血;酸棗仁、遠志養L,安神;五味子、牡蠣、浮小麥收澀斂汗;血虛甚者,加制首烏、枸杞子,熟地補益精血。

3,陰虛火旺證

夜寐盜汗,或有自汗數。

證柳.概要:虛火內灼

治法:滋陰降火。

五心煩熱,或兼午後潮熱,兩顴色紅,口渴,舌紅少苔,脈細

逼津外洩。

代表方:當歸六黃湯加減。本方具有滋陰清熱,固表止汗的功效,適用於陰虛火旺引起的汗證。

常用藥:當歸,生地黃、熟地黃滋陰養血,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黃連,黃芩,黃柏苦寒清熱,瀉火堅陰;五味子、烏梅斂陰止汗。

汗出多者,加牡蠣,浮小麥,糯稻根固澀斂汗;潮熱甚者,加秦艽、銀柴胡、白薇清退虛熱;兼氣虛者,加黃芪益氣固表。

以陰虛為主,而火熱不甚,潮熱,脈數等不顯著者,可改用麥味地黃丸補益肺腎,滋陰

清熱。

4.邪熱鬱蒸證

蒸蒸汗出,汗黏脈象弦數。

汗液易使衣服黃染,面赤烘熱,煩躁,口苦,小便色黃,舌苔薄黃

證機概要:溼熱內蘊,逼津外洩。

治法:清肝洩熱,化溼和營。

代表方:龍膽瀉肝湯加減。本方清肝瀉火,清利溼熱,適用於邪熱鬱蒸所致的汗證。

常用藥:龍膽草.黃芩、梔子,柴胡清肝洩熱;澤瀉、木通、車前子清利溼熱;當歸、生地滋陰養血和營;糯稻根清熱利溼,斂陰止汗。

裡熱較甚,小便短赤者,加茵陳清解鬱熱。溼熱內蘊而熱勢不盛,面赤烘熱、口苦等症不顯著者,可改用四妙九清熱除溼。方中以黃柏清熱,蒼朮,薏苡仁除溼,牛膝通利經脈。

[預防調攝]

1.加強體育鍛煉,注意勞逸結合,避免思慮煩勞過度,保持精神愉快,少食辛辣厚味,是預防自汗、盜汗的重要措施。

2.汗出之時,腠理空虛,易於感受外邪,故當避風寒,以防感冒。汗出之後,應及時用乾毛巾將汗擦乾。

3.出汗多者,需經常更換內衣,並注意保持衣服、臥具乾燥清潔。

[結 語]

不因天暑、衣厚、勞作及其它疾病,而白晝時時汗出者,稱為自汗;寐中汗出,醒來自止者,稱為盜汗。自汗多由氣虛不固,營衛不和;盜汗多因陰虛內熱。由邪熱鬱蒸所致者,則屬實證。益氣固表、養血補心、滋陰降火,清化溼熱,是治療自汗、盜汗的主要治法,可在辨證方藥的基礎上酌加固澀斂汗之品,以提高療效。

[臨證備要]

(如發熱等)的影響,而以汗出過度為主要表

現的自汗、盜汗,其臨床特徵是:①自汗表現為白晝時時汗出,動則益甚,常伴有氣虛不固的症狀;盜汗表現為寐中汗出,醒後即止,常伴者陰虛內熱的症狀。②無其它疾病的症狀及體徵。

2.自汗、盜汗是臨床雜病中較為常見的一個病證,多與心悸、失眠、眩暈、耳鳴等病症同時並見,也是虛勞,癆瘵、失血,婦人產後血虛等病證中的一個常見症狀。中醫對其有比較系統、完整的認識,若辨證用藥恰當,一般均有良好的療效。

3.一般情況下, 自汗多屬氣虛,盜汗多屬陰虛,但也有陽虛盜汗,陰虛自汗,因而必

須四診合參,才能辨證準確。而且臨床上還有由瘀血引起自汗盜汗的情況。如《醫林改錯·血府逐瘀湯所治之症目》說: “竟有用補氣,固表,滋陰、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盜汗,用血府逐瘀湯。”現在,活血化瘀法在汗證的治療中漸受重視。

[醫案選讀]

李某,男,46歲。於1972年8月11日就診。患者項部自汗,竟日淋漓不止,頻頻作拭,頗感苦惱。脈浮緩無力,汗自出。分析病情,項部是太陽經所過,長期汗出,系經氣向上衝逆,持久不愈,必致虛弱。投以張仲景之桂枝龍骨牡蠣湯,和陽降逆,協調營衛,收斂浮越之氣,先服4劑,自汗止,再服4劑,以鞏固療效。

(中醫研究院主編.嶽美中醫案集.人民衛生出版社.1978)

病案二

葉某,女,17歲,學生,。中醫內科學

初診:1975年1月23日。自幼即患盜汗,平時傍晚面部升火,手心灼熱,寐中出汗,胃納甚差,每餐進食二兩,多食即腹脹,噯氣,大便乾燥,二三日一次,口千黏而苦:舌苔薄膩,脈細數。胸透:兩肺無明顯病變,心膈無異常。治擬滋陰清熱,潤燥通腑。元參12g,北沙參12g,制川軍6g,知母12g,瓜蔞皮9g,大腹皮9g,青陳皮各9g,佛手6g,6劑。

二診:1月30日。大便已潤,略有泛惡,人暮升火,手心汗出而涼, 口微苦。再守原意。原方去北沙參,制川軍改為4.5g,加地骨皮12g,6劑。

三診:2月6日。面部升火烘熱已減,盜汗已少,胃納漸香,午餐可進三兩,但大便於結不爽。苔薄膩,脈細。陰液漸復,內熱漸清,腸燥未潤。再子滋陰降火潤腑之法。元參12小北沙參12g,制川軍6g,知母12小瓜蔞皮9g,大腹皮9小地骨皮]2小白薇12小青陳皮各9g,7劑。

(上海中醫學院附屬龍華醫院.黃文東醫案·盜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文獻摘要]

《素問·宣明五氣》:“五臟化液,心為汗。”

《靈樞·決氣》:“腠理髮洩,汗出溱溱,是渭津。”

《靈樞·營衛生會》:“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素問·髒氣法寸論》:“腎病者……寢汗出,憎風。”

《素問·脈要精微論》:“肺脈,……其軟而散者,當病灌汗。”

《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病脈證並治》:“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喜盜汗也。”

《濟生方·渚汗門》: “人之氣血,應乎陰陽,和則平,偏則病。陰虛陽必湊,故發熱自汗;陽虛陰必乘,故發厥、自汗。又況傷風,中暑,傷溼、喜怒、驚悸、房室、虛勞,歷節,腸癰、痰飲,產褥等病,皆能致之:”

《醫學正傳·汗證》: “若夫自汗與盜汗者,病似而實不同也,其自汗者,無時而濺濺然出,動則為甚,屬陽虛,胃氣之所司也;盜汗者,寢中而通身如浴,覺來方知,屬陰虛,營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補陽凋衛,盜汗宜補陰降火。”

《景嶽全書·汗證》: “收汗止汗之劑,如麻黃根、浮小麥、烏梅、北五味、小黑豆,龍骨,牡蠣之屬,皆可隨宜擇用。”

《醫宗必讀·汗》:“心之所藏,在內者為血,在外者為汗。汗者心之液也,而腎主五液,故汗證未有不由心腎虛而得者。”

《證治匯補·汗病》:“火熱自汗必燥熱;傷溼自汗,睏倦身重,天陰轉甚……傷風自汗,頭疼身熱,咳嗽,煩悶,鼻流清涕;傷暑自汗,身熱口渴,煩躁面垢;痰證自汗,頭眩,嘔逆,胸滿吐痰。”

《醫碥·汗》:“汗者,水也,腎之所主也。內藏則為液,上升則為津,下降則為尿,外洩則為汗。”

《中醫內科學》盜汗、自汗

《中醫內科學》盜汗、自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