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會聽到一些患者或家屬提到:“啊!我的甲胎蛋白怎麼升高了呀,我是不是得肝癌了?”當然,有這樣的警惕性是個好事情,但是有時候我們需要更全面地看待問題,才能得到最滿意的答案。
甲胎蛋白到底是什麼?
腫瘤標誌物甲胎蛋白是一種糖蛋白,英文縮寫AFP。正常情況下,這種蛋白主要來自胚胎的肝細胞,胎兒出生約兩週後甲胎蛋白從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成年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很低尚不到20微克/升。在成人中,甲胎蛋白升高可見於原發性肝癌、活動性肝病、生殖系統腫瘤、孕婦、胰腺癌和肺癌等。
因此,血液中甲胎蛋白濃度檢測對於診斷肝細胞癌及其它相關惡性腫瘤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是最常見的也最重要的腫瘤標誌物之一。
如何正確看自己的甲胎蛋白檢測結果
甲胎蛋白作為肝癌標誌物,已被廣泛用於肝癌的普查、診斷、判斷治療效果及預測復發,但甲胎蛋白升高也可見於多種疾病狀態,例如活動性肝病等,因此我們對甲胎蛋白的臨床意義要進行全面的分析判斷。
首先,我們要知道,雖然大部分原發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可增高,但並不是所有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都升高,因此,哪怕甲胎蛋白正常也不代表沒有發生肝癌。目前,甲胎蛋白陰性的肝癌患者約佔整個原發性肝癌被診斷患者的三分之一。
中國抗癌協會推薦甲胎蛋白升高診斷肝癌的標準為:
1甲胎蛋白大於500微克/升持續4周;
2甲胎蛋白由低濃度逐漸升高且不降;
3甲胎蛋白在200微克/升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續8周;
4如甲胎蛋白呈低濃度陽性持續達2個月或更久,谷丙轉氨酶正常,應特別警惕亞臨床肝癌的存在。
除了肝癌外,對於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當存在明顯的肝炎活動和肝細胞修復時,甲胎蛋白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多不超過200微克/升,常常患者會先有血清谷丙轉氨酶明顯升高,然後甲胎蛋白呈同步升高關係。這類患者一般在1~2個月內甲胎蛋白會隨著病情的好轉,隨同谷丙轉氨酶下降而下降。
正確認識甲胎蛋白的臨床意義不但可以消除慢性肝病患者的恐癌情緒,同時也可以對自身病情有準確而全面的認識。
甲胎蛋白檢測對慢性肝病患者意義重大,建議患者(尤其是肝硬化和家族中有肝癌的患者)至少每半年檢測1次甲胎蛋白,以期早發現、早治療肝癌及活動性肝炎,真正做好肝癌的一級和二級預防。
注意:本材料用於健康知識宣教,不能代替醫生診治;如您有診治需求,建議至正規醫院就診。
參考文章:
1.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分會.中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版)[J].中華肝臟病雜誌, 2015,23(12):888-905.
2. 胡彥超、丁向春:你真的瞭解甲胎蛋白嗎?[J].肝博士,2015,3.
閱讀更多 肝博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