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道德經》傳家版第52章:道德傳家守根本

何豔紅誦讀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

有聲《道德經》傳家版第52章:道德傳家守根本

有聲《道德經》傳家版第52章:道德傳家守根本

[原文]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新譯]

道是宇宙的本始,萬物的母親。既然知道萬物的母親是道,自然也就知道天下萬物是道的孩子了;既然知道天地萬物都是道的孩子,就要回過頭來守護自己的母親,遵守這個守住本根的原則,終身不會有大的兇險。

塞住感官的孔竅,關閉嗜慾的大門,其終身就不會有什麼禍患了。如果反道而行打開嗜慾的孔竅,任其為爭名奪利的事不擇手段,這一輩子就死路一條不可救藥了。

能小中見大觀察入微的人是明道之人,能守持柔弱的人是能戰勝任何剛強事物的人。藉助大道之光,反觀內在之明,就不會給自身帶來危險和禍殃,這樣做就是承襲了大道守母固本的最高法則。

有聲《道德經》傳家版第52章:道德傳家守根本

董延喜為張緒通頒發中國道學論壇名譽總編證書 東亮攝

[會意]

這一章老子教導我們要守住大道本根,關閉慾望大門,從而遠離兇險,避禍得福,一生平安。

天下萬物都有一個開始,這是《道德經》反覆強調的重要命題。老子說:“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這個“始”是本始之始,起始之始,始源之始。天地萬物的本始就是“道”。“始”是女字旁,本意是“女之初”,指童女、少女。老子在第一章中說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好比是少女,“有”好比是母親。老子這裡又說:“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天下萬物有一個本始,好比童女,好比母親,她能夠產生萬物。始與母、少女和母親是“道”從無到有,從孕育萬物到生成萬物的不同階段。我從哪裡來?人類從誕生那天起就在不斷地叩問。直到老子才回答了這個問題。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42章)我從哪裡來?我從道中來。正如張岱年先生所說:“在老子之前,似乎無人注意到宇宙始終問題;到老子乃認為宇宙有始,是一切之所本。”(引自《中國哲學大綱》)

道是萬物的母親,萬物是道的孩子。從母親身上可以認識孩子,從孩子身上也可以認識母親。老子說:“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作為人類,既然知道了道是萬物的母體,萬物是道的分體。既然知道了自己的分體地位,就要回過頭來守護好自己的母體,一旦迴歸於母體,就守住了自己的根本,我們就安全了,一輩子就沒有大的危險了。大道母親是我們的守護神,母子連心,母親始終疼愛著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們卻往往忽視了母親的存在,一旦離開母親的懷抱,就等於丟失了根本,很快就會有兇險,甚至短命。老子的這個奇特發現,應該視為人類認識史上的一個重大發現,老子在生命科學方面的洞見遠遠超越了他所處的時代。正如德國人尤利斯·噶爾在《老子的書——來自最高生命的至善教誨》一書中所說:“也許是老子的那個時代沒有人真正理解老子,或許真正認識老子的時代至今還沒有到來,老子已不再是一個人,不再是一個名字了。老子,他是推動未來的能動力量,他比任何現代的,都更加具有現代意義,他比任何生命,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知道了萬物與道這種母子關係之後,人類應該怎樣處理這種關係呢?老子說:“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老子讓人們塞住感官的孔竅,關閉嗜慾的大門。老子認為一個人如果不幸打開了各種慾望的器官,必將迷失自我,必將面臨著層出不窮的災難。老子認為,一個人如果去除雜念,心底純淨即可得“道”。陳公眉說:“閉門即是深山,欲見聖人氣象,須於自己心中潔淨時觀之。”後來道家和道教傳人根據老子這一思想,發明了“閉關”的修煉方法,和“辟穀”的養生方法。閉關、辟穀期間他們不吃五穀雜糧,只吃少量的水果蔬菜,飲少量的水,維持生命的最低需求。他們心無旁騖,專注於一,全神貫注,心境平和,從而進行高深層次的思考與修煉,使得內力和思想境界得到極大的提高。

有聲《道德經》傳家版第52章:道德傳家守根本

老子進一步闡明他的見解:“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老子把不知“道”叫做“不明”,把知“道”、得“道”叫做“明”。“明”者,明道之意也。老子故里方言把那些奉道而行的帝王稱為“有道明君”,把那些背道而馳的帝王稱為“無道昏君”。讓世人明道是老子的一貫思想。老子說“知常曰明”(55章)、“自知者明”(33章)、“不自見故明”(22章)、“不見而明”(47章),這裡又說“見小曰明”。“不見”“不自見”與“見小”並不矛盾,“不見”是不親見,“不自見”是不自我表現,“見小”是小中見大觀察入微,這個現察不是用肉眼去看微小的東西,而是藉助大道之光,反觀內在之明,用我們的清靜之心,用內視、內觀、內見去察覺那些微小的變化。於細微之處見變化,一旦發現自己背離大道,走了錯路,要迷途知返,復歸其明,及時回到道的懷抱之中,回到光明大道上來。“用其光,復歸其明”,光是大道之光,理智之光。這個光要內斂不可外顯,要“和其光”(56章)、“光而不耀”(58章),將道德之光反觀於內就是明道的過程。明道是人人都可以達到的境界,只是世俗之人太愛顯露了,太愛炫耀了, 外在的東西太顯了,內在的道性被泯滅了,沒有了大智慧,只好去顯小聰明瞭。老子讓我們迴歸內心的真正光明,就是要用道德文化點亮我們的心燈進而點亮我們的生命。

本章是道德傳家的重點章節。老子教導我們要守住大道本根,關閉慾望大門,才能避禍得福,一生平安。曾國藩家族之所以二百年長盛不衰,得益於他有一個“五本”傳家大法:“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謹慎,保家之本。詩書,起家之本。忠孝,傳家之本。”這五條,可以說是曾式家族世代興旺的成功法則。所以有人說曾國藩的厲害不在治國,而在於治家。勤儉,治家之本,合老子見素抱樸之道。曾國藩有一條十六字治家箴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和順,齊家之本,合老子“知和曰常”之道。什麼是和順?和就是不和人起衝突。有和才有順。一旦起了衝突,家就不得安寧了。謹慎,保家之本,合老子慎終如始之道。曾國藩是一個非常小心謹慎的人。他之所以能夠位極人臣,成為“千古完人”,成為世人仰望的楷模,和他的謹慎處事密切相關。曾國藩在家書中對弟弟說,可能但凡做大官,處於安逸、榮耀的境遇,就隨時可能招來危險、導致羞辱。詩書,起家之本,合老子為學日益之道。家族的興旺發達,一定要有讀書種子。如果一個家族,沒有讀書之人了,即使家財萬貫,也最終會被敗掉。正是因為有詩書之教,所以曾氏後代人才輩出。忠孝,傳家之本,合老子復守其母之道。自古講“忠孝不能兩全”,曾國藩兩點都做到了。而這種忠孝精神,自始至終都貫穿在其家族教育之中。這也正是曾氏家族二百年來興旺發達的奧秘所在。俗話講,德是人之本,為人處世什麼都可以忘,就是不能忘本。人一旦忘了本,忘了自己姓什麼,非出大事不可。曾國藩早在年輕時就喜歡《道德經》。這部五千言的道家經典,他從小就能夠倒背如流。莊子的《南華經》,也是曾國藩最愛讀的書。許多人認為,曾國藩的日記和家書,一會兒告訴家人怎樣弄好雞窩,一會兒告訴家人怎樣整理菜園,這些瑣碎小事,老農民都懂,還值得留傳給後人?這是一種皮毛的膚淺看法。如果你明瞭曾國藩兄弟當時所建的功業、所處的環境、時代的政治背景、歷史的軌跡,就可以感悟到曾國藩絮絮於這些瑣碎細事,實際上正是深厚地運用了老莊之道。從曾國藩給弟弟曾國荃的一首詩中,明顯地看到他對老莊思想有著深刻的洞悟和靈活的運用。這首詩說:“左列鍾銘右謗書,人問隨處有乘除;低頭一拜屠羊說,萬事浮雲過太虛。”詩中“屠羊說”的典故,就出自莊子《讓王篇》。南懷瑾先生認為,曾國藩精通老莊之學,擅用老莊之學,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的典範,如果硬把他打入儒家,不是欺人,便是自欺,真的要“悔讀南華莊子文”了!

[道歌]

道是萬物守護神,

我把大道比母親。

道德傳家守根本,

災禍永遠不近身。

有聲《道德經》傳家版第52章:道德傳家守根本

誦讀者簡介:何豔紅(明荷)資深電視節目主持人、編導;世界老子學會副秘書長;河南省國學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禮學中心特聘講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近年來,積極組織、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主持省內外千人以上大型傳統文化公益論壇近百場。多次受邀主持伏羲祭祖大典、祭孔大典等大型活動。2017年4月11日創建“明荷經典誦讀”微信公眾平臺,用聲音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有聲《道德經》傳家版第52章:道德傳家守根本

作者簡介:董延喜,號延熹道人,外號老道。《中國道學論壇》《中國道教論壇》總編,世界老子學會執行會長。他創辦的道網傳媒成為全球最大的老子文化傳播交流平臺和學術資源庫,擁有會員粉絲超百萬,被譽為“網絡弘道第一人”;他先後為國內外作了大量道文化產業策劃創意,使得一大批道學景觀和道教宮觀得以恢復重建,是業界享有盛譽的高級策劃師;他所創作的《道德經傳家版》,成為深受普通百姓歡迎接地氣的大眾讀本;他在全國各地講授老子文化390多場,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他所研發的“生活道學”系列講座”,被列為國家圖書館公開課。

有聲《道德經》傳家版第52章:道德傳家守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