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奇怪的動物名字?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圖書君最近在讀汪曾祺先生寫的《人間草木》,序裡汪老的兒子汪朗有段話印象深刻:“老頭兒之所以對花鳥魚蟲感興趣,並寫下不少這類文章,是因為他覺得,人們如果能夠養成一些正常愛好,具備文明素養,懂得親近自然,知道欣賞美,就不至於去搞打砸搶,去毀壞世間的美好事物。”

大概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親近大自然的原因。

粉苞酸腳杆丨吳秀珍

當我想要去認識這些鳥啊,花的時候

第一步就跪倒在了這些糾結難懂的名字上

這這這到底怎麼唸啊?

這這這名字怎麼叫這麼奇怪啊?

不僅要會念,還要記住

下次看見的時候能脫口而出

這就有點難度了

今天圖書君來說說那些名字很糾結的鳥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後能幫你加深記憶

1.

鵂鶹(Glaucidium)

讀“休留”

鵂鶹丨錢晶

再來看這張圖

圖片來自新浪微博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鵂鶹雖然看起來迷你

但人家也是猛禽呀!

此處應有表情包

食腦狂魔大山雀只是這條“食物鏈”底層

想想鵂鶹,就問你怕不怕?

2、

戴菊(Regulus regulus)

戴菊丨彭韶衝

看圖片你們就知道這傢伙為什麼叫戴菊了

頭戴菊花,感覺自己美美噠

3、

響蜜鴷(Indicatoridae)

讀“列”

響蜜鴷(左雌右雄)丨韓蘇妮

響蜜鴷特別喜歡吃蜂巢的蜂蠟。

然而它們自己摧毀蜂巢而獲得美味的能力卻很差。

(喜歡吃卻廚藝極差?)

因此,響蜜鴷在發現蜂巢後會通過鳴叫或舞姿

引導食蜜的哺乳動物找到蜂巢,

藉助哺乳動物摧毀蜂巢而分享食物,

其英文名字Honeyguide意為蜂蜜引導者。

(找到食物,請廚子來加工,坐享美味)

2016年英國劍橋大學和南非開普頓大學的鳥類學家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講述了人類與響蜜鴷合作共享蜂蜜的故事。莫桑比克土著人很早就知道響蜜鴷會通過蜜蜂的嗡嗡叫聲尋找充滿蜂蜜的蜂房,於是他們就利用這個特點吸引響蜜鴷,然後跟隨鳥兒尋找蜂巢,人們得到蜂蜜,同時鳥兒也得到它們的美味——蜂巢。這其實是一個人類與野生鳥類成功溝通的例子,證實了自然環境中的野生動物能夠自適應地響應人類的合作信號。

——盧欣(文)

4、

普通鸕鷀(Phalacrocorax carbo)

讀作“盧辭”,別名魚鷹。我們經常會在有關桂林灕江的攝影作品裡見到它。

雖然名字裡有個普通,但是它善潛水捕食各種魚類,被有些漁民捕捉訓練抓魚,兢兢業業,只是名字叫這個,不能說真·普通。

——裘夢雲(繪/文)

5、

鴯鶓(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鴯鶓(讀作“而苗”)由於叫聲類似“而苗、而苗……”,因而得名。

鴯鶓是現存世界上除非洲鴕鳥外最大的鳥類,成年雌性體型較大。它雖有雙翅但已完全退化,因而不會飛。然擅長奔跑,時速可達70千米,且能連續飛跑上百千米。

——李曉陽(繪/文)

6、

鴛鴦(Aix galericulata)

“雄鳴曰鴛,雌鳴曰鴦”,然雄鴛極盡華麗,而雌鴦卻樸素無華。先看看怎麼分辨雌雄吧!雄鴛鴦羽色極其豐富,最具特色的就是背部那一對耀眼的桔紅色“風帆”,這實際上是它特化的最後一枚三級飛羽。

——翁哲(繪/文)

7、

紅耳鵯(Pycnonotus jocosus)

紅耳鵯(讀“卑”)

紅耳鵯最特別的就是那一撮長而前傾的黑色冠羽,實在是帥氣逼人!除了酷帥的髮型,眼睛後下方的那抹紅色也十分顯眼,如同女孩子畫的腮紅一般。

——彭韶衝(繪/文)

8、

仙八色鶇(Pitta nympha)

仙八色鶇(讀“東”)

凡是見過仙八色鶇在林中飛行的人,一定無法忘記它“閃爍”著“自由光輝”的湖藍輝綠色羽毛。

——鄭秋暘(繪/文)

9、

黑枕黃鸝(Oriolus chinensis)

黑枕黃鸝體色金黃,兩翅和尾部是黑色的。它的顯著特色便是眼部那一道寬闊的黑紋和清澈宛若笛音的鳴聲。有一種和它很像的鳥叫細嘴黃鸝,只是眼部的黑紋要細一些,嘴也細得多,大家開玩笑說“兩個黃鸝鳴翠柳,黑枕細嘴分不清”。

——愛染(繪/文)

10、

小太平鳥(Bombycilla japonica)

太平鳥所屬的太平鳥科是一個很小的科,僅有一屬三種,分別是:太平鳥、小太平鳥和僅分佈在美洲的雪松太平鳥。太平鳥科的英文名是“waxwing”,得名於翅尖上有類似古代信件上的紅色封蠟,但小太平鳥卻是這一家族中唯一缺少此特徵的物種。

——蘇靚(繪/文)

11、

金腰燕(Cecropis daurica)

金腰燕和家燕雖然都是燕科大家庭的成員,外形相似,但金腰燕有著棕栗色的腰和具黑色縱紋的下身,而家燕沒有上述特徵,上身整體的顏色也更藍些。

——肖白(繪/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