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年網民數超8000萬,需警惕老年「低頭族」手機上癮添頸椎病

中國老年網民數超8000萬,需警惕老年“低頭族”手機上癮添頸椎病

老人深夜玩手機,本有頑疾再添頸椎病,教會父母上網是否錯了?

2年前,有個湖北漢口20歲小夥子,是個不折不扣的“低頭族”。平時不喜歡運動,平均每天低頭看手機長達十幾個小時。

有段時間,他感覺頸肩部反覆持續疼痛,並伴有頭昏症狀。沒有就醫,他繼續當“低頭族”。

又過段時間,他感到雙手手指如過電般發麻,腿腳無力。仍然沒當回事,繼續當“低頭族”。

終於有一天,他在家休息時然栽倒在地,送醫後被診斷患了脊髓型頸椎病。

中國老年網民數超8000萬,需警惕老年“低頭族”手機上癮添頸椎病

醫院對他進一步檢查,其頸椎竟然退化得像60歲的老人,再繼續發展下去的後果將是癱瘓。造成這個病症的罪魁禍,正是讓他長期低頭的手機。

醫生表示,他曾接診過一名15歲的中學生,因長期玩手機,導致頸椎嚴重變形,功能退化的像五六十歲的老人。佛山市中醫院曾收治過一名年僅十二歲的頸椎病患者,核磁檢查顯示,這名學生哥已經出現頸椎生理曲度丟失,頸椎提前退變成三四十歲的樣子,而罪魁禍首就是長期低頭玩手機。

中國老年網民數超8000萬,需警惕老年“低頭族”手機上癮添頸椎病

網上一搜,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但,你以為“低頭族”只有年輕人嗎?老年“低頭族”大有人在。孩子為了跟老人溝通方便,逐步的教會了父母用微信視頻聊天。而在老人們熟悉了手機以後,打開各種應用也就成了他們的樂趣。他們可能是因為看直播、遊戲及微信聊天,經常保持一個動作“一動不動”。

於是,不管是走路、坐車、吃飯,還是休息,你都能看到老人玩手機。甚至他們將以前打麻將的勁頭用在惡劣網上,經常半夜不睡覺,挑燈夜戰只為追劇,而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刷朋友圈。按道理講,這些現象本應該出現在年輕人身上,但現在卻越來越多的在老人群體中出現。還有那麼多的老人,成為“網癮老年”。而據報道,上網成癮的老人,並不在少數。

中國老年網民數超8000萬,需警惕老年“低頭族”手機上癮添頸椎病

老年人一旦過度依賴手機或者上網成癮,會有許多弊端。從身體方面講,長時間上網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頸椎病、眼疾等多種疾病。而中醫認為“久視傷血”,經常用眼盯著發光的屏幕,不只是對眼睛傷害大,還會傷及心臟。老年人本就氣血不旺,熬夜看手機會讓他們的血氣更虧,更容得病。

中國老年網民數超8000萬,需警惕老年“低頭族”手機上癮添頸椎病

從心理方面看,老人玩手機本是為了緩解孤獨,卻因為“朋友圈越發越寂寞”,反而增添空虛感和焦慮感。他們本可以跟朋友見面聊天,卻都變成了在微信群裡以“網友”身份聊天,這是一個大反轉。本來,不玩手機的老人們可以到廣場上去跳跳廣場舞、溜溜彎,但玩了手機就變成了在家一動不動的看手機,甚至連電視都不瞅了。

老年人因為玩手機而出現狀況,近年來已經成為社會話題。媒體經常會曝出入“八旬老翁長時間玩網遊,突發腦梗住院”“六旬老人痴迷手機致失明”“婆婆迷追劇在家不做飯”等新聞。在繼年輕人之後,老人這個群體也成為了網絡的奴隸。

根據騰訊應用寶發佈的《老年用戶移動互聯網報告》顯示,截至今年5月份,國內老年網民數量已經高達8028萬,佔老年人口比例20%。這意味著,每5位老年人口中就有1位使用手機上網。

近五年來,老年人觸網速度是整體移動互聯網普及速度的1.6倍,老年人正在用智能手機擁抱移動互聯網生活。8000萬,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初,這個數字可能就會破萬。

中國老年網民數超8000萬,需警惕老年“低頭族”手機上癮添頸椎病

要知道,這8000萬上網老人中,有多少是有網癮的?有多少天天“挑燈夜戰”的?又有多少是“低頭族”?有多少老人上網,就意味著有多少老人可能會受到手機與網絡的傷害。

雖然在微信以及其他APP上有好多養生秘訣,老人們還可以從各種APP上購買保健食品。但是,整宿不睡覺或者整天低著頭看上機,座都不挪一下,有再多的養生秘訣也沒用。連年輕人經常熬夜都有可能誘發心臟病,又何況是老年人?

我們常把老人稱作“老小孩”,但很多老人的自控力甚至不如中學生,老人的時間同樣需要藉助外力來管理。事實上,老年人最好的養生秘訣,不是什麼最好的補品,關鍵是是規律生活。能做到規律作息,就是最好的養生手段,這在中醫所講的“五勞七傷”中也有體現。但遺憾的是,現今大部分上網的老人都做不到這一點。

所以,從這個角度考慮,手機APP不能只控制孩子玩遊戲的的時間,更應該對老人進行時間限制,畢竟老人的身體大不如年輕人。甚至連手機也應該採取強制措施,到規定的時間就要強制關機,催促老人早點休息。如果APP商家手機廠商不願“揮刀自宮”,那至少應該設立一個“親情模式”,即讓子女控制父母的手機上網時間,把決定權放到子女手中。

中國老年網民數超8000萬,需警惕老年“低頭族”手機上癮添頸椎病

根據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為老人制定養生作息方案,在適當的時間提醒老人主要休息。在這方面,其實有些醫療智能硬件已經可以做到。但問題是,即便這些醫療硬件提醒老人,老人仍舊用手機網遊戲或者聊天,你能又怎麼辦?

所以,控制老人的上網時間,才是最有效的養生方案。或者,將父母手中的智能機換回只能打電話的老人機,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但,習慣了智能機的體驗,老人們還能用回去嗎?

最後,還是希望手機廠商、APP商家以及相關部門,能夠針對老人群體做出一個妥當的方案。

因為,只有老人安心生活,子女才能放心做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