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No.103」乐视闭环的关键:风口与路径

2013年5月,乐视超级电视诞生;2014年年底,乐视公布“SEE计划”,打造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2015年4月,乐视超级手机出世。“这些都是乐视对用户入口的安排,代表了家庭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未来的汽车智能交通生活方式下的硬件入口。”阿木说。乐视跨界家电、手机、汽车行业的背景是,这些行业都面临从硬件消费模式向内容消费模式转型。

「商业模式No.103」乐视闭环的关键:风口与路径

“2013年乐视推出智能电视时,是整个中国的电视行业正在从液晶功能电视向将内容和电视进行结合的转型初期。”传统电视厂商、互联网企业都加入到智能电视的竞争中。意味着乐视不仅要攻占传统电视厂商的城池,也得面对互联网企业的挑战。9月24日,乐视在香港推出超级电视三代新品,取消了内容捆绑直接以成本价销售裸机。10月19日,小米“次世代”新品分体式电视3亮相,直接对标乐视超级电视。谈及小米模式与乐视模式的不同,阿木认为,乐视的核心优势是内容资源,以及提供优质内容体验所需的基础设施服务。

以乐视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涉足制造业,得益于像电视、手机这样的行业的产业链上游已经足够开放或正在开放。“硬件免费”的互联网模式给传统厂商的盈利模式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同时,它也给传统企业提供了新的视角—生态系统,即从更广的角度去思考产业发展趋势,以及自身企业发展的定位。传统制造型企业,无论是作为生态系统的参与者,还是生态系统的构建(主导)者,都将是推动产业变革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用户的体验又不仅仅是内容。内容存在于介质里,需要有带宽,有‘跑’得起来高清的智能硬件,还有能够跟内容进行交互的硬件功能和配置,还要有能非常愉悦、顺畅地调起内容的应用。可以说,内容、应用、操作系统、云平台(视频传输、分发技术),一个都不能少。”而这也是为什么乐视坚持自己介入终端智能硬件研发、生产的原因。

“与传统硬件厂商合作的难度非常高。提供极致的体验,需要对硬件、软件进行重新研发、设计,这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而这对于传统硬件厂商靠硬件盈利的模式来说,是很难的抉择。”阿木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