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莫言的七律《吊雷達》?

心大壓爛肺


作為當代中國,絕無僅有的一位華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老師可謂名噪一時、彪炳千秋。



莫老師的小說寫得豐滿細膩,帶著一股德州扒雞的肥勁,耐人尋味。

但莫老師的古詩詞我是有所查閱的,只能說寫得不夠成熟,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啊。

單來說說這首《吊雷達》,從題面看,就不對勁,存在歧義。

既然是一首悼亡詩,標題一定要莊重,雅觀,我覺得在“吊雷達”後面加一個“先生”,不僅能消除歧義,將文題提升一個檔次,還能將作者的素養提升一個境界。

雷達先生是我國新時期文學的踐行者,是近四十年來舉足輕重的一位“國字號”評論家,他的仙逝,是文學界的一大悲訊。

莫言與雷達先生結緣,主要還是在莫老師喜獲諾獎後,雷達先生應邀給了他一段長篇大論的評價,雖有奉承,但還是很中肯、真誠,貼切的。

相較於莫老師寫給前輩的這首悼亡詩,就顯得不那麼真誠、中肯、貼切了。

下附莫老師原詩手稿,雖然字寫得有點不可思議,但一般有點文化涵養的人,費點心還是可以認出來的。

從結尾備註來看,莫老師是深諳詩詞韻律的。

只是我不大理解,對首句“星”字出韻,知而不改,是因哀思太盛,不願雕琢?還是因大家手筆,行文率性,不改猶勝於改?抑或是在勇立潮頭,傳達一種不因詞害意的文學思想?

但不管怎麼說,律詩就應有律詩的規則,這是我們文人的底線,如果不願被條條框框所限,不想合律,自稱打油詩也是一種豁達。

我看有很多人評價,都在指責說莫老師這首“七律”平仄有問題,下面我就根據平水韻對該詩平仄關係標註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從上面題注的平仄對應關係來看,首句平起,全詩平仄非常合律,頷聯和頸聯對仗也無大礙。

結合全詩,除了“星”字出“庚”韻外,其他均滿足七律的要求。

最後,從詩詞用意及表達上,我也發表一下我的個人意見。

該詩在表達上,沿用了民間悼亡一貫淺顯俗套的用語,什麼“巨星墜落”、“晴天霹靂”,很接地氣,也很平庸。

當然,其中有幾個用字或用詞也是值得商榷的,如“妙棋”、“痛快淋漓”,似在表達一種內心的激昂,多有不妥。

最後一句“當為達老發言聲”,可能是為了末字搶押“聲”韻,顯得過於牽強與生硬,是該詩的一大敗筆。

結合上述,整體來說,莫老師的這首《吊雷達》在詩詞藝術上屬於下品,但該詩只用短短56字,就在一定程度上表達出了莫老師對雷先生仙逝的無限哀思與不勝悽惶,是一首奏效的作品。



我想,在莫老師心裡,相較於寫一篇小說,寫詩還是最划算的。


南宮尋歡


莫言會寫故事,古體詩尚未入門,所謂有詩為證。

七律 挽余光中先生三首

河洛書劍詩詞 2017年12月15日

生涯共逐水東流,萬里飄颻不繫舟。 明月關山遊子淚,遙天風雨故鄉愁。 南朝誰繼江淹筆,異域頻登王粲樓。 太息斯人今化鶴,歸來詩魄海西頭。

隔海鄉愁不可郵,百年世事幾登樓。 月兼形影成三客,人與墳塋分兩頭。 越劍鋩山徒有夢,渡衣帶水嘆無舟。 江南誰賦大招曲,魂兮歸歟莫滯留。

運命俄驚藏壑舟,霜風吹淚到江頭。 淒涼不獨裡中舊,衰謝並添閬苑秋。 長劍陸離吟大澤,楚歌重疊怨高丘。 深宵莫更東南望,牛鬥光芒黯已收。

七律 悼李夢唐先生六首

麗句清才卓不群,斯人斯疾淚繽紛。 朱絲絃絕方嗟我,白玉樓成正待君。 歷劫定歸華表鶴,看梅重化嶺頭雲。 紅塵一夢成何事,獨有詩名海內聞。

遭遘明時奈數奇,仲秋芳草望先衰。 無題世重李商隱,不壽人傷杜牧之。 畫壁留詩訪小小,旗亭賭酒約師師。 夜臺知與誰豪飲,更向江潮奠一卮。

不耽富貴不憂貧,篋內新詩只自珍。 豈意九原歌薤露,復驚三徑殞松筠。 荒園誰種籬邊菊,緗帙空生案上塵。 此去幽泉無道路,唯餘昏月照迷津。

共惜長星落大荒,匣中龍劍斂光芒。 留連南陌新蝴蝶,辜負西川舊海棠。 憎命文章終寂寞,無情天地有歸藏。 時空若許成穿越,詩卷攜將訪盛唐。

禍福茫茫不可原,雷霆雨露各天恩。 紅塵哪覓回春藥,玉桂旋翻冷夏園。 憂到蒼生君有淚,恨埋黃壤我何言。 夙時遺憾交遊淺,一慟無由哭寢門。

京華才子世無雙,得我心旌一片降。 仙駕還攀三島樹,風流舊主五瓶幫。 八千珠履秦樓客,十二欄杆玉女窗。 疑是詩人吟不綴,秋聲四野聽寒螿。


河洛書劍詩詞


莫言小說,國內有人不服。但畢竟獲諾貝爾文學獎,可見文采並非一斑。

莫言《吊雷達》,是驚聞雷達先生去世的第二天,應急而作。既是應急,就沒有寫小說的從容不迫和精雕細刻。想必大家都能理性看待。

《吊雷達》整體結構沒有太大問題。只是第三句和第四句差一些。“玉皇急令調雷兄》,意指玉皇讓雷達昇天,還算做緊扣《吊》字之中,那麼第三句“丞相妙棋收伯約”,則遠離了詩的主題,應是一句敗筆。丞相收伯約(姜維),又怎能和玉皇急令調雷兄相提並論?

如果今天讓莫言先生重看《吊雷達》,我相信他會咪起眼晴,微微笑自己。

注:雷達先生為著名文學評論家。享有很高盛譽。



匯燕1


天下事天下人說。雖然莫言先生是我們國家的第一位諾獎得主,本人也非常崇敬他,可惜沒有讀過他的作品。但不代表他的古詩也有諾獎水平。我們在這裡評論他的古詩,僅就這首詩而言應該是可以的。

我們逐句分析吧:

死生如夢誰能卜? 昨夜文壇墜大星。

首聯仄起入韻,更能彰顯,得知朋友去世這個消息的驚訝和心痛。平仄格律也沒有問題。

丞相妙棋收伯約, 玉皇急令調雷兄。

頷聯上句用了“諸葛亮收姜維”的典故,觀乎收姜維一典,大概用了離間計,反間計等計謀,不知道雷達其他的生平故事,不好妄言,但總覺得這個典故有點拼湊牽強。

後半句用了“李賀去世,去給玉帝的白玉樓寫詩”這個典故,讚揚朋友的文才,這個很恰當。



但是用中華新韻的話,“伯”字應仄實平,出律。

雍容蘊藉春秋筆, 痛快淋漓月旦評。

頸聯用了“春秋筆”和“月旦評”兩點典故。表達了對朋友才華的極度推崇。但是用“雍容蘊藉”定義春秋筆法是否合適,還是有可推敲的餘地。而且“籍”在中華新韻裡入十二齊陽平,按律此處當仄實平,出律。

明日長空聞霹靂, 當為達老發言聲。

尾聯上句拓開,用霹靂驚雷去寓意朋友身雖逝而精神永在。用意甚好,只是此處的“為”,如果做平聲讀,就當“因為”解,只有做仄聲讀才有“為了”的含義。但按律此處當平,據意此字屬仄。

總體評價:

讀詩意,仍然不失一首較好的古。推敲寫作技巧的話,和他“諾獎得主”的身份就相差甚遠了。

悼詩不好寫,很難做到“不卑不諛”。這方面,由於對“雷達”先生不瞭解,不便評價,留給瞭解的朋友做個公允的判斷好了。


文家四少燕無衣


評價莫言我不夠資格,特別是在文學方面更是無以言說。因為讀他的東西太少,或者是讀不下去,這不是他寫得不好,是我與他的文字性格不合。他寫的多是他的上幾代的人生活滄桑,與我們隔了更多幾代人。比如恨小日本,恨國民黨,靠的是文字宣傳,信以為真切還難做到。

但是歷史不能忘記,否則悲劇就會重演,文學有其職責與重任,讓人從中反醒和深刻。

莫言能獲世界文學大獎,這是值得肯定的,但也要我們清醒對待。不能總以獲大將的身份要求他的平常生活,任何人也做不到時刻時刻都偉大。他有他的生活圈子,盡朋友之情寫首悼詞也是應該的,至於寫得好壞大家也不能太感情用事,那是人家的私事,我們都是局外人。

寫詩詞不是容易的,唐宋以來,一直走的是下坡路。現在大家恥於談詩詞,與不會寫,與不懂是有關係的,白話文最終會葬送詩詞與詩人。也有相反,會讓大家覺得寫詩(現代詩)很容易,讀懂就更加簡單。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口水詩,以為加上幾個語氣詞,隨便一分行,就可成詩,就可以是詩人。其實,這是玷汙詩詞,詩人也不是那麼隨便當的。

今天,大文學家莫言的七律,也不能入大家的眼,可見大家的欣賞還是很高水平的。可想,那什麼梨花體、烏青體之類是更加噁心了。電視上的《詩詞大會》,也只能背誦故人,從不見即興作詩賦詞,這也簡接承認了當下沒有詩人。雖然大家品評詩詞的水平很高,卻難有寫出一首的本事。

我們必須承認:莫言和我們都不是詩人,只是莫言屈了身份。


遇江南2015


死生如夢誰能卜,昨夜文壇墜大星。

丞相妙棋收伯約,玉皇急令調雷兄。

雍容蘊藉春秋筆,痛快淋漓月旦評。

明日長空聞霹靂,當為達老發言聲。

這麼排版看了一下檢測一下,莫言的七律是屬於仄起首句不入韻,押的是中華新韻。不押平水韻,在平水韻中”星“是九青,”兄、評、聲“都是八庚。如果嚴格的按照律詩格律,則平仄也存在較多的問題。

單純從律詩格律和韻的角度看,這首詩歌的也許不是很合格的律詩。但是從詩言情,言意的角度來看,它又是不錯的一首詩歌,表達的感情到位,意境不錯,是一首不錯懷念弔唁詩。

在古代,絕句律詩都是文人政客貴族的娛樂工具,也是當時社會文學的主要形式,詩人他們是統治階層,有大把時間去推敲詩句。但是時間已經進入21世紀,生活節奏加速,詩歌雖然還有生命力,但早已不是社會文化主流,很多愛好者也沒有什麼時間去按照嚴格的對仗和格律推敲詩句了。能寫得基本像個樣子都不錯了。

莫言是大師級的文學大師,評價他的文學水平,顯然我們可能暫時都沒有足夠資格。

他是文學家,文學雖然也包含詩歌,但莫言創作多是以小說散文為主的,詩歌並不多見。最後想說的是詩歌有人玩得多了,自然會有痴迷的人玩得深入,玩的人越來越多,再出個“李白、杜甫”的可能性就越大。何況在名人帶動下自然更有影響力,這才是古詩煥發生命力的最好形式,你們說呢?


非想的維度


看不慣提問裡的標點符號,特摘抄載於莫言微博裡的原詩,如下:

死生如夢誰能卜? 昨夜文壇墜大星。

丞相妙棋收伯約, 玉皇急令調雷兄。

雍容蘊藉春秋筆, 痛快淋漓月旦評。

明日長空聞霹靂, 當為達老發言聲。

聞雷達先生仙逝,不勝悽惶,忍悲賦詩寄託哀思。 “星”出韻不改。

戊戌二月十六日

莫言



一、題目

在莫言4月1日的微博中,這首詩是沒有題目的,屬於“無題”。不知提問者從何得出“吊雷達”這一詩題的?

二、押韻對仗

1.押韻。“兄”、“評”、“聲”三字都屬於《平水韻》中“八庚”韻,而“星”屬於“九青”韻。因此,嚴格上來說,莫言自說“出韻”,不假。但是,兩者屬於鄰韻,可以通押。這種鄰韻通押的現象,古詩中比比皆是。因此,這倒不是問題。

2.對仗。在律詩中,頷聯與頸聯都是要求對仗的。本詩對仗基本工整,頸聯尤其出色。然而頷聯中“伯約”和“雷兄”是對仗欠妥的。前者是人的字,後者是對他人的敬稱,是“姓+稱謂”。其實,莫言應該也實屬無奈,畢竟要押韻的,雷達先生又沒有屬於“八庚”韻之類的字、號。

三、詩義略解

1.首聯。此聯交代了雷達先生仙逝的時間是昨天,即2018年3月31日,道出了世事無常,死生如夢。

2.頷聯。此聯用諸葛亮智收姜維(字伯約)的典故來說明雷達先生仙逝是得到了上天的重用,不必為仙逝而悲哀,用以勸慰世人。

3.頸聯。此聯是對雷達先生個人風度和在評論界卓越功績的讚揚。這是此詩的點睛之筆。春秋筆,孔子編著《春秋》之時,不直言褒貶,寓之於曲折的文筆中。這裡是指雷達先生的評論功底深厚,富有蘊藉。月旦評,漢末許劭兄弟主持對當代人物或詩文字畫等進行品評的活動,因常在每月初一舉行,故稱“月旦評”。任何人一旦被評論,都會名動天下。

4.尾聯。霹靂,這裡是虛寫,應該指的是明天雷達先生葬禮上的鞭炮聲。莫言將霹靂聲想象成雷達先生的評論,可能意在說明雷達先生在評論界影響甚遠,功績永垂不朽。

四、關於“妙棋”可能引起的爭議

對於雷達先生仙逝一事,莫言用“妙”字。很多人認為不該用這個字,畢竟生者須為逝者哀。我認為,莫言是想用“妙棋”來安慰他人,也是試圖安慰自己“不勝戚惶”的悲痛。本來這種想法是好的,誠然透露出了莫言的哀悼之情,但是作者用孔明智收姜維的典故,略有牽強之感。智賺人才與魂歸玉皇有何關聯?莫言的解釋是雷達先生與姜維同是天水人。因為這一點就用了姜維的故事,是謂情至而詞窮。


五、稱呼之變

在頷聯中,莫言對雷達先生的稱呼是“雷兄”;在尾聯中,莫言對雷達先生的稱呼變了,變成了“達老”。這兩者中,一是平輩之間的敬呼,一是對長輩的尊稱。變化頗大,略有不妥。當然,都用“雷兄”或“達老”是欠妥的,因為這兩個詞平仄不同,況且律詩忌諱重字(地名、疊詞不算)。莫言或許想到這些,所以用了兩個輩分不同的稱呼。當然莫言對雷達的兩種稱呼都是可以,畢竟雷達先生年長了莫言十二歲,又是學界德高望重的評論家。但不管怎樣,這種做法終究是欠妥的。

綜上所述,莫言的這首詩,有過人之處,也有不足之處。莫言長於小說,不工於古詩,所以,有不足之處是正常的,應當理解。況乎沛然情發於外,哪管平仄格律!為文豈能因字害情?


村上支書


當代著名文學評論家,中國小說學會會長雷達先生於今年3月31日逝世,享年75歲,許多文學界人士發文賦詩悼念,著名作家賈平凹發文稱"他的文字代表擔當,代表了正,代表了生活,代表了權威。"莫言忍悲賦詩,雷達生前寫過不少對莫言作品的評論文章。莫言的小說過去看的不多,雷達的評論文章曾看過一些,也不多,莫言不是科班出身作家,小時只讀到小學五年級,其實有不少學歷不高但能寫出很好的小說的作家,高爾基只讀到三年級。這首詩在用韻上怎麼樣我不內行不作評論,但充滿著真情實感,還是不錯的。附一圖片就是莫言的賦詩原作。


瀚墨尋夢


致點評莫言的條友們

現在有幾個作家會寫格律詩呢?

用西方現代派手法寫小說的作家還懂得格律詩寫法的作家多嗎?

以小說取勝並憑小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在獲獎後還在鑽研格律詩寫作的多嗎?

以小說取勝並憑小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在獲獎後還在鑽研後現代詩歌寫作的多嗎?

鑽研書法並有一定造詣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嗎?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後仍舊密切關心環境資源人類命運的作家多嗎?

答案都是否定的。

這些問題,提出來都麻煩,何況要一一去實踐,但莫言做到了!

有他這首格律詩和他的後現代打油詩歌和他的書法以及他的《人類的好日子不多了》作證。

莫言是低調和永遠在學習永遠在寫作併力求開拓進取的。

真正的作家都是天真的孩童。

獲諾獎的莫言又在寫古典的嚴謹的陽春白雪的格律詩又在寫充滿先鋒意識的價值解構的跨文體寫作的下里巴人的打油詩。

可見他在乎的是寫作而非聲名。

將南美魔幻現實主義拿來,創造了中國的魔幻現實主義,實現了中國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對話,第一個獲諾獎的中國籍作家,這在很多人看來,足之夠矣,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吧!何必再寫什麼格律詩、後現代打油詩(本已經是現代派),何必搞書法,何必關注環境資源發出霍金一樣令享樂主義的人們不快的聲音!

可是,真正的作家就是天真的孩童,充滿好奇與想象力,卻不會算計。

在中國,認為比莫言高明喜歡指點和點評莫言的人很多,對莫言獲獎捶胸頓足呼天搶地以為諾獎發錯了的人很多,對此,不知莫言以為他付出的努力值得不?

好像他對這一切都不在乎。

他卻有著一個真正作家的先鋒前衛的直覺。

人類的好日子不多了,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已經碎片化地混合了!






大悔憶智冰


古人曰:“詩無達詁”,也就是說沒有通達的或一成不變的解釋,因時因人而有不同的含義。欣賞一首詩,是讀者綜合知識的體現,也是讀者和作者內心世界的交流。關於莫言這首悼亡詩, 他自己註明,“星”出韻不改,就說明不太介意格律,我們姑且不管形式,只看內容好了。

這首詩問題出在頷聯“丞相妙棋收伯約,玉皇急令調雷兄

”。這聯用了諸葛亮智收姜維天地主宰玉皇大帝二個典故,但我覺得放在這裡極為不妥,甚至敗了整首詩,尤其丞相妙棋收伯約”,將故人仙逝,比擬為“是招妙棋”,恐怕任誰聽了都不會舒服。只從字面意思看,顯然是誇讚“丞相下了一招妙棋”,是不是有點幸災樂禍?相對來說“玉皇急令調雷兄”雖然有些調侃意味,但還能接受。這一聯要不是有上下文,根本沒有悼亡的影子,讓人覺得有點油腔滑調和玩世不恭。

我認為頸聯“雍容蘊藉春秋筆,痛快淋漓月旦評”最好算是對故人的評價和追憶,能對得起“吊雷達”這個主題,也是本詩最好的一聯。

整首詩沒啥特別的亮點。看來,莫言先生並不擅長寫古體詩。

當然,如果隨口能佔出古體詩,功夫也算了得,但悼亡念故還是嚴肅點兒好。我也寫詩填詞,卻沒有功力隨口吟出,需要反覆“推敲”。“傷腦”的結果,就是忘了哀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