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声:金石碑拓深几何?

我国收藏投资门类众多,其中不乏众多文人墨客喜好的品种。碑拓作为一个传统而又古老的收藏品种,相对小众,但是却极具潜力。

碑拓是将碑上的文字,用宣纸紧覆在碑上,用墨打拓其文字,再将纸揭下,纸上留下碑上的文字。乌黑墨色有光泽的谓"乌金拓",墨色淡而匀净的谓"蝉翼拓",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拓片具有文史资料价值、审美价值、实用价值,且存世量稀少,只要买到真品、罕品,就会有良好的增值潜力。

古韵新声:金石碑拓深几何?

碑拓

技艺传承难

原版刻板是历史文物,所以现在拓片用的原版刻板已经很少了。王凤兰告诉记者:"现在使用的刻板基本上都是自己刻的,有的是照着历史的画面刻的,有的是石刻的,有的是壁画刻的。学习拓片要先学绘画,学素描,学刻板。那时是师傅给一个样子,就是小铜样,你去放大,放大以后自己照着这个放大的样子去描。做这个要有悟性,先要喜好,其次是悟性。"

除了刻板,彩拓也是王凤兰最拿手的。"刚开始都是墨拓,不论甲骨青铜、碑刻墓志、摩崖造像都是黑的。后来通过借鉴天津杨柳青年画以及各种壁画的色彩运用,老师傅们也开始研究使用彩拓。"王凤兰说,其实内行人都知道--行家看墨拓,外行看彩拓。墨拓即便是挂在有阳光的地方,挂100年也不会褪色。中国墨、中国纸都是艺术,里面蕴含了大学问。

在拓片传承创新上历经半个世纪努力的汲古阁,已经着手为这门技艺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汲古阁总经理李连祥说:"因为拓片的制作是一项既复杂又枯燥的工作。现在的年轻人,即便有些人喜欢,也不会专业从事这项工作,尤其是现在与市场对接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把拓片技艺传下去?我们现在的想法是以专带兼来吸纳年轻人。总之,不能让它断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古韵新声:金石碑拓深几何?

碑拓

历史文化沉淀

古籍善本主要包括刻本、墨迹本、碑帖、信札等。其中刻本以雕版技术印制,宋元时期是刻本的顶峰期,不过流通量极少,目前市场上明清时期的精品刻本独领风骚。

古籍收藏具备更多历史的沉淀和厚重,碑拓自秦汉起至当代,可以说朝朝有碑刻,代代有佳作。古籍善本极少有赝品,宋元时期是刻本的顶峰期,不过流通量极少。墨迹本多为孤本,多为文人稿本、手抄本等。不论是作者原稿本、旧抄本,还是原刻本、精刻本,不同版本的古籍收藏价值相差很大。其中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古籍最具收藏价值,甚至于某些残本和散页也很受市场的重视。

对于明代刻印或抄写的图书,在品相和存世量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残缺不全或者版本模糊,以及流通量较大的刻本,其收藏价值较低。

清代古籍因为存世量比较大,所以业界焦点往往聚集在流传较少的版本上。在古籍善本中,未裁本和孤本近几年也开始受到重视,而这两种古书存世量往往比较少。此外,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图画优于文字。

古韵新声:金石碑拓深几何?

碑拓

市场价值被低估

金石碑帖曾经和古籍、青铜器一起被列为最重要的收藏门类,也是历代文人研究、收藏的大宗。清人朱文钧曾以两幅价值四千块大洋的书画外加房产换得了宋拓《醴泉铭》,而当时七、八百块大洋就能在北京买一座四合院。可见当时碑帖善本的价格不比历代书画名家的佳作低。而近几年,碑帖的市场行情却一直受冷落,比起书画、瓷器来相差甚远。目前,在拍卖市场反应比较好的碑帖拓本包括:有题跋和年代的碑帖拓本,或是唐拓、宋拓等早期拓本,这些拓片存世稀少,市场价格较高,不过其行情相比名家书画还是有很大差距。

近两年,因为国内艺术市场的火爆,碑帖的行情略有回升。2003年,上海博物馆斥资450万美元从海外购回4册宋拓《淳化阁帖》,当时不但引发了各界争议,也激发了碑帖市场走出低迷;而2005年翰海秋拍,一件估价75万至90万元的《宋淳化阁帖第6卷》,最后以396万元成交。

收藏古代碑帖拓本并非易事,除了存世稀少赝品横行之外,藏家自身也要学识渊博。国家对碑帖(石刻)管理比较严格。特别是对一些名碑帖(石刻)早已采取严格措施加以保护。除研究部门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可捶拓少量之外,其他是不允许随意捶拓的。现在偶尔在民间见到的旧拓片,很多都存在造假现象,上手须慎重。

一纸拓片不大,所承载的史料价值巨大,记录着曾经的沧桑和岁月印痕。年代久远的拓片,笔画相应完整,拓片的纸、墨以及拓印技术的高低都会影响拓片的收藏价值、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