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門不僅好積德,更好造罪!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改革開放40週年#。

官門不僅好積德,更好造罪!

《群書治要》講座第22講05節

“官門好積德”,你當官的發佈一個好的政策,利國利民,那無形之中給自己積功累德。同時我們也要知道“官門好造罪”,身處一個重要的職位,但是不能夠利國利民、鞠躬盡瘁,結果怎麼樣?還拿著這個位置以權謀私、誤國誤民,那這也無形之中給自己平添了很多的罪業。

官門不僅好積德,更好造罪!

【臣聞堯受命。以天下為憂。而未聞以位為樂也。】這一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七《漢書五》。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臣聽說堯帝接受天命成為天子,把天下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卻沒有聽說是因為坐上了天子的位置而高興。

看了這句話,我們學習聖賢,“慕賢當慕其心”,我們看到聖賢人和凡人之間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存心不同。堯受命成為天子,他不是以這個為樂,而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為什麼?因為他生怕自己的職責盡不好,沒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能夠解除百姓的憂患。

所以聖賢人所存之心,只是利人、愛人之心,完全是為天下人謀福利、為天下人解除困苦,而沒有自私自利。

所以你看,他不只僅僅把現在目前的工作做好,還要花二十八年的時間找到好的繼承人。找到誰?找到了舜,才把這個位置放心地交給了舜。所以孟子說,堯舜把天子的位置放下,就好像把一個已經壞掉的鞋子扔掉一樣,一點都不覺得可惜。為什麼?因為他們把這個重擔已經扛了很久,終於可以卸下來鬆一口氣了。

聖賢人為什麼以天下人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為什麼心存愛人、利人之心?就是因為聖賢人是真正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的人。

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麼?那就是萬物與我一體,我和眾生、和萬物都是一體的關係,密不可分,沒有你我的區別。所以愛眾生就是愛自己,利益眾生才是真正的利益自己;相反,你損害眾生,實際上是真正的損害自己。

所以他們能夠做到仁者無敵,對任何一個人都不存怨恨之心,而且還能做到愛人如己。凡夫之所以有愛憎之心,喜歡這個、厭惡那個,就是因為他沒有能夠徹底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在這裡起了分別執著。就像大海有很多的水泡,每一個水泡都執著這個水泡是我,它就和別的水泡起了對立、起了矛盾、起了紛爭。實際上真正明心見性的人,就是這個水泡迴歸大海了,他知道原來整個大海才是自己。這個就是凡聖存心的不同,是因為他們的智慧不同。

官門不僅好積德,更好造罪!

像一般的人,我們看到現在很多的領導幹部,升官是為了發財,升官也滋長了自己的傲慢、易怒、強勢和控制的慾望、權力的慾望,這樣就錯了。在《群書治要·中論》中說,“位也者,立德之機也;勢也者,行義之杼也”。職位、權勢都是建立仁德、施行道義的工具,而不是頤指氣使、炫耀自己的資本,更不是損人利己、驕奢淫逸的條件。

所以古人說“官門好積德”,你當官的發佈一個好的政策,利國利民,那無形之中給自己積功累德。同時我們也要知道“官門好造罪”,身處一個重要的職位,但是不能夠利國利民、鞠躬盡瘁,結果怎麼樣?還拿著這個位置以權謀私、誤國誤民,那這也無形之中給自己平添了很多的罪業。

像在《群書治要·商君子》中有一句話,它說,“亂世之君臣,區區然皆欲擅一國之利,而搜一官之重,以便其私,此國之所以危也”。意思是說,亂世的君臣有什麼特點?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洋洋得意地在想著要怎麼樣專有一國的利益,想方設法地選擇哪一個官位更重要,哪一個官位更方便謀取私利,這是國家之所以危亡的重要原因。

所以你看,我們觀察一個國家是興盛還是衰敗,是走上坡路還是走下坡路,我們就要看一看這個國家的領導幹部所思所想,就明白了。大家所想的是如何把自己的位置承擔好,利國利民,還是想著如何用自己的官位謀取私利、升官發財?

官門不僅好積德,更好造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