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總師突然放一句話:或預示下一代轟炸機將橫空出世?

過去我們講中國軍事工業科技,提到的大多都是仿製,追趕等詞彙,最好也不過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近年來,引領,領航等關鍵字則越發高頻率地出現在人們視野當中,前有總設計師楊偉的“未來戰機由中國來制定標準”。

女總師突然放一句話:或預示下一代轟炸機將橫空出世?

最近又有中國最年輕女副總設計師黑文靜“成為國際飛控技術的領軍者”的新目標,我們都知道,楊偉是殲20戰機的總設計師,而黑文靜則是運20飛控系統的副總設計師,如今殲20,運20皆已橫空出世,那麼這新目標究竟指的是什麼?

根據黑文靜所在的航空工業一飛院,不免讓人將其與解放軍那傳說中的新一代轟炸機聯繫到一起,也就是在網上廣為流傳的所謂“轟20”戰略隱身轟炸機,從西飛公佈的60週年宣傳片來看,雖然仍然蓋著一塊布,但很顯然的,它採用了類似於B2的飛翼式佈局。

眾所周知,由於飛翼式設計取消了垂尾以及平尾這些飛機的主要阻力以及雷達反射來源,因而具有極佳的隱身性能,但如此利於隱身的氣動佈局卻未曾普及,至今也只能夠在美軍戰略隱身轟炸機上面能夠見得到。

因為最大的障礙在於其飛控系統實在太複雜了,由於沒有垂尾與平尾,導致飛機操縱難度極大,所以這種氣動佈局對於飛機的飛控要求相當高,需要利用飛控去適應飛機的氣動,可是一般國家還真沒編寫它的本事。

女總師突然放一句話:或預示下一代轟炸機將橫空出世?

一般飛機主要通過擺動垂尾實現平面的變向,可B2是沒有垂尾的,所以它的轉向由機翼外段後緣的諾斯羅普專利減速板方向舵負責偏航控制,減速板方向舵既可以同時開裂作為減速板,也能夠不對稱開裂作為方向舵使用。

這種設計的難度自然是非常高且複雜的,傳統機械液壓傳動系統根本沒法實現,只能通過電傳系統程序來完成複雜的運算和運轉,這就需要考慮電子工業的發達程度,美國之所以大力發展微電子就是這個原因,當然,中國也不差。

但航空大國俄國也對此無能為力,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圖160“海盜旗”還是圖22M“逆火”都採用了變後掠翼式氣動佈局,在那個飛控技術不夠先進的年代,要保證飛機兼具高低速操控性,就必須通過變化機翼後掠角,從而改變飛機的氣動,也就是和飛翼式相反,用氣動去適應飛控。

國產飛翼式轟炸機最關鍵的就在於掌握放寬靜穩定度,電傳操縱飛控以及線控增穩等技術,這次黑文靜副總設計師自信地說要成為國際飛控技術的領軍者,則說明我們不僅很可能已經取得巨大進展,甚至在此基礎上突破除了新的技術。

可能有些觀眾要問了,不是說轟炸機已經快被時代淘汰了嗎?現有轟6經過改裝後,載彈量和航程都得以大大提升,反正轟炸機只是一個巡航導彈的發射平臺,在戰區外投放完走人就行了,幹嘛要去浪費那個錢呢?

女總師突然放一句話:或預示下一代轟炸機將橫空出世?

的確,在這個防空火力空前進步的時代下,飛機飛得再快也沒導彈快,但是,能快一點就多一個保命的機會,因此,超音速和隱身是未來戰爭絕對不可以忽視的重要指標,而目標過於顯眼的轟6K就會很容易被發現並截擊下來。

更何況,轟6K對於局部戰爭尚可發揮威力,但五常國家一旦發生大規模戰爭,就要考慮衛星被打掉後這仗怎麼打?轟6K發射的巡航導彈,失去衛星定位,便很難在末端保證足夠的精度,此時就需要隱身轟炸機深入戰區腹地進行近距離的精確打擊了,況且炸彈也比巡航導彈效費比高得多。

得益於飛控技術的進步,飛翼式佈局也將成為未來戰機發展的趨勢,這不僅是因為其優良的超音速以及隱身能力,還體現在機翼和機身高度融合帶來的佈局便利,讓飛機可以裝載更大的發動機,以及更大的彈倉,能夠裝載更多的體型巨大的遠程高超音速武器。

從仿製,到追趕世界先進水準,再到彎道超車,引領技術革命都不會讓人覺得奇怪,中國軍工這幾十年,尤其是近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絕對堪稱奇蹟,在未來,我們不僅將擁有和美國軍隊同樣先進的武器裝備,也將在部分領域引領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