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冬病夏治的經驗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經驗

7月17日,進入了今年的三伏天,俗話說“熱在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伏“是收藏的意思,小暑過後,天氣炎熱,蟋蟀到牆角避暑氣,老鷹在高空避暑氣,人們也開始減少外出避暑氣。

除了避暑,現在三伏天讓很多人關心的是冬病夏治,老人,小孩,平時冬天容易生病的人都開始想著在夏天三伏天時,儘量調理好身體,讓冬天少點病痛。我們家的冬病夏治應該是4年前開始,多多少少有一點經驗,在這裡分享大家,不一定完全適用每個人,但是都是親身經歷,可以參考。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經驗

提到冬病夏治,大家的第一想法就是三伏貼。現在除了醫院很多地方都可以貼三伏貼。也越來越多的人去選擇三伏貼,因為簡單省事,尤其是上班忙碌的人,貼上,等時間一到,撕去就好。

首先還是想要說明下,三伏天其實並不適合每一個人。首選,冬病夏治,在詞語上就說明了,是冬天的病,或者是冬天易復發的虛寒的疾病,在夏天治療是因為夏天陽氣最旺,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活血通絡等治療措施對疾病進行治療,並不是指所有的病。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經驗

而三伏貼的存在,是為了冬病夏治的。夏季溫度高,身體經絡中氣血旺盛,這時人體的皮膚鬆弛,毛孔大張,藥物更容易滲透皮膚,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器,治病強身的作用。因此並不是現在很多人說的,包治百病,什麼病症都可以解決。

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為初伏,10天

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為中伏,20天

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為末伏,10天

我們家的三伏貼經歷就很明顯,我和媽媽因為身體寒,夏天貼三伏貼,身體會很舒適,尤其媽媽年紀大,有關節痛,貼了三伏貼,有明顯的感覺疼痛減少。去年夏天,阿咕3歲,因為擔心下半年上幼兒園會容易生病,就特意約了醫生給阿咕做三伏貼,但是阿咕貼三伏貼的當天晚上就流鼻血了,第一次沒在意,後來第二次貼,又流鼻血了,血量還比第一次多。並且接下來幾天都斷斷續續流鼻血,放心不下去醫院做了檢查,排出了疾病。我在靜心下來思考流鼻血原因,查找了一些資料,才知道,原來三伏貼也會讓人上火。阿咕本身身體很好,平時很少生病,三伏貼上火後,他的身體反應就流鼻血。之後停了三伏貼,阿咕就慢慢好了。但是還是因為鼻血流多了,有點輕微缺鐵,那段時間阿咕的飲食就比較注重補鐵補血,後來,阿咕都知道,多吃豬肝可以補血。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經驗

比較適合三伏貼的疾病:

吸系統疾病: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反覆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虛人感冒等;

消化系統疾病: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等;

運動系統痛證: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

免疫系統疾病:風溼性關節炎、寒溼性關節炎、蕁麻疹等;

兒科疾病:調節免疫、增強體質,支氣管哮喘,反覆咳嗽、體虛易感冒、厭食、腹瀉、遺尿、消化不良、汗症等。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經驗

不同的症狀三伏貼的使用的穴位不一樣,這個最好是讓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我和媽媽都是關節痛的問題,第一年是醫生給貼的,後來自己就把貼的穴位記住了,之後就是自己在家貼。

貼三伏貼,並不是出水泡才是好的。我個人並不喜歡出水泡,只要皮膚有熱感,有紅暈就說明穴位已經刺激了,而且出了水泡後,稍微不注意會引起皮膚感染,這樣豈不是得不償失。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經驗

另外三伏貼當天不要洗冷水澡,飲食上也不要吃冰涼的食物。當然也要注意因三伏貼出現過敏現象,出現了過敏可以抹點藥膏緩解,如果不能緩解最好就不要再繼續貼了。並且冬病夏治除了三伏貼還有其他的方式。

艾灸是這兩年我們家比較喜歡的。相對於三伏貼來說,我更喜歡艾灸,雖然三伏貼更省事,但是艾灸灸完後的身體舒適更讓人喜歡。我對三伏貼有輕微的過敏,每次貼好,皮膚都會有輕微的紅癢,艾灸灸好,是全身舒適,尤其是灸後的部位,很溫暖。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經驗

圖:懸灸

艾灸的原理和三伏貼都是通過穴位的刺激,疏通經絡。我最常用的艾灸方式就是懸灸和膈姜灸。穴位也是比較常用的,容易找的穴位。

先說懸灸,懸灸就是艾灸在穴位的上方,懸空的接觸身體,讓身體穴位受熱。大部分是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畫圈。頸椎、肩膀和脊柱,我會讓阿咕爸幫我拿著艾灸懸灸15-20分鐘。肚子上的肚臍是神闕穴位,我會自己拿著灸,也是15分鐘左右。因為是拿著艾灸畫圈移動,靜下心來可以明顯體會到熱流在身體裡流動。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經驗

圖:膈姜灸

膈姜灸,就是艾柱和皮膚直接隔了生薑。我有時會神闕和關元穴同時膈姜灸,兩個穴位相差不遠,都有溫陽固本的功效。而且同時灸也可以減少時間。膈姜灸結束後,依然在一段時間內,肚子裡還是熱乎乎的。除了神闕和關元穴,另一個常灸的穴位是三陰交。三陰交是肝、脾、腎三經都交匯的穴位,調動氣血,對女性婦科是非常好的穴位。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經驗

我基本上是這些穴位,每次灸15-20分鐘。我媽媽更喜歡灸自己的關節。對於艾灸來說,的確可以哪裡不舒服就灸哪裡的。尤其是痛經或者腹痛,對著肚子灸上一會就能明顯感覺到緩解。當然艾灸也需要注意下時間。艾灸儘量選擇上午時間段灸,若是上午沒空,下午灸就比較適合下半身,晚上9點前只適合四肢灸,晚上9點後就不適合艾灸了。

除了三伏貼和艾灸,我更注意食物上。夏天最容易吃冰涼的食物,對於冷飲,還是不能多吃。冷飲可以降溫,也會對身體有害。胃腸收到大量冰涼食物的刺激,就會加快蠕動,縮短食物在胃腸停留的時間,直接會影響人體對食物營養的吸收,而且,由於氣溫高,身體內部的熱量不容易散發,胃腸內的溫度也比較高,突然收到大量的冷刺激,也容易導致胃腸痙攣,引起腹痛腹瀉。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經驗

我常常在夏天看到很多父母給很小的小朋友吃冷飲,每次看的時候都想著,小朋友的脾胃在這麼冰涼的食物刺激下,真的是很容易生病,大人可能吃點寒冷只是腹瀉腹痛,小朋友卻不是,往往是在冬天發病,身體很弱,感冒不容易好,反覆,支氣管炎,肺炎是常見的。這個時候大人會很著急,想著孩子趕緊好,其實孩子的身體已經在夏天的時候就受傷了,只是在冬天的發作出來。而小朋友的脾胃一受寒,是很個漫長的調理過程,雖然你給他三伏貼了,給他冬病夏治了,但是一邊治療的同時,一邊在刺激,其實是很難好轉的。

對於一年四季手腳冰涼的人,夏天還可以讓自己的腿不要外露,儘量穿長褲,腳踝也不要露出來。我這幾年都是長褲,哪怕是穿裙子也是長裙,絲襪也是偏厚的,不讓腳踝露出來,吹風受涼。以前一到冬天,腳就是個冰塊,放在被窩裡,能把被窩給捂冷了。現在到冬天就明顯感覺身體好了,沒有那麼怕冷了,手腳冬天也是溫熱的。

三伏天,冬病夏治的經驗

冬病夏治,其實除了外在的治療,我個人覺得更多的是自己的生活習慣調整,哪怕沒有三伏貼,沒有艾灸,只要夏天寒冷的食物不吃,身體不受寒,堅持一個夏天,到冬天自然會感受到身體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