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靳雲鵬:兩度擔任國務總理

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靳雲鵬曾經是顯赫一時的風雲人物。他兩度擔任國務總理,掌握軍政大權。論資望,靳雲鵬在北洋派中僅次於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等人,與皖系、直系、奉系等派系要人都有較深的關係,見證了民國初年的風雲變幻。

北洋軍閥靳雲鵬:兩度擔任國務總理

擁袁反袁首鼠兩端

靳雲鵬1877年出生于山東鄒縣,後遷到山東濟寧。靳家兄弟姐妹七人,靳雲鵬在三兄弟中居長。

1895年12月,因生活所迫,18歲的靳雲鵬當兵入伍。1911年,靳雲鵬調任雲南新軍督練公所參議。武昌起義爆發後不久,西南各地相繼發動革命。以蔡鍔為首的雲南革命派將領密謀在昆明起義。靳雲鵬事先有所耳聞,他與鎮統鍾麟同曾建議雲貴總督李經羲將李根源、羅佩金等派往外地出差,以分散革命派勢力,使蔡鍔孤掌難鳴。但李經羲對蔡鍔深信不疑,認為靳雲鵬對派系的成見過深,因此蔡鍔仍能參與機要。雲南光復時,靳雲鵬於戰亂中偽裝轎伕混出城外,從滇越路逃到河內兼程北返。靳雲鵬在雲南期間,對辛亥革命雲南起義進行阻撓和破壞,受到袁世凱、段祺瑞的高度稱讚,認為他“是個人才”。

北洋軍閥靳雲鵬:兩度擔任國務總理

由於段祺瑞的推薦,1912年7月,北洋政府委派靳雲鵬到山東接任第五鎮統制,並會辦山東軍務。1914年,袁世凱廢除各省都督,設立將軍諸名號,任命靳雲鵬為泰武將軍,督理山東軍務。

靳雲鵬任職山東期間,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趁機強佔膠東。靳雲鵬的工作之一,就是應付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靳雲鵬既不敢對日軍的無理要求公然駁斥,也不能有求必應,他採用的辦法,就是“一推二拖”,小問題答應,大問題裝不懂,總算沒有發生大的糾紛。但在靳雲鵬主政山東時期,由於他的妥協,日本人在膠濟路沿線掠奪了礦的經營權。

靳雲鵬在山東的另一個工作,就是按照袁世凱的意旨鎮壓革命黨。後來袁世凱籌備帝制,膠東民軍紛起反抗,勢力很大,靳雲鵬被逼無奈,只能首鼠兩端。當時,靳雲鵬一方面與14省將軍聯名密電呈袁世凱,請他速即大位;另一方面又迫於山東軍民的壓力,致電袁世凱,勸其退位。袁世凱復電召他入京面談,就在其赴京途中,下令免去靳雲鵬的山東督軍職務,由張懷芝繼任。靳雲鵬由此博得了一個“反對帝制”的虛名,為他後來在北京的活動增加了政治資本。

北洋軍閥靳雲鵬:兩度擔任國務總理

實現組閣美夢當上國務總理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總攬北洋政府軍政大權。靳雲鵬回到北京後,死心塌地投靠段祺瑞。當時新聞界曾把靳雲鵬列入段祺瑞“四大金剛”的首位。

1919年徐世昌任大總統期間,馮國璋、段祺瑞一度相約同時下野,靳雲鵬利用機會擔任了錢能訓內閣的陸軍總長。那時南北和會在上海召開,靳雲鵬暗中倒向徐世昌一邊,抵制段祺瑞親信徐樹錚企圖對南方用兵的計劃。段祺瑞雖然名義上已經下野,但實際上仍是“太上總理”。在一次內閣會議上,靳雲鵬為替各軍索要欠餉,與另一段系老政客龔心湛鬧翻,互相謾罵,涉及到參戰軍的軍費秘密來源。段祺瑞對此極為不滿,把靳雲鵬叫來,當面斥責。靳雲鵬很生氣,產生了離開皖系的念頭。

靳雲鵬與龔心湛鬧翻後,負氣請假。徐樹錚則運用手腕,趁機活動,推翻錢能訓內閣。錢能訓被迫辭職後,徐樹錚向段祺瑞建議,以龔心湛代國務總理,而龔又以國務總理名義函請徐樹錚到國務院協助處理公務。靳雲鵬認為已到了與徐樹錚勢不兩立的地步,就暗中進行活動,聯合直、奉兩系軍閥和徐世昌,共同擁自己上臺組閣,從正面打擊徐樹錚、龔心湛。

徐世昌也對徐樹錚弄倒錢能訓內閣心懷不滿,他與曹錕、張作霖聯繫,9月初即以大總統名義,提出以靳雲鵬組閣代替龔心湛。徐樹錚見來勢不好,連忙引出皖系安徽督軍倪嗣沖等通電反對。但是,曹錕、張作霖、吳佩孚通電擁護。這就形成皖系與直奉兩系的正面對抗,隨時有戰爭的可能。當時徐樹錚估計實力還不夠,不敢貿然向直、奉兩方面同時發動戰爭,不得不隱忍不發,選擇了讓步。1919年11月初,靳雲鵬終於實現了組閣的願望。眾參兩院通過了他的組閣方案,宣告靳雲鵬內閣成立。

儘管靳雲鵬組閣後想脫離皖系,但仍受段祺瑞及其部下挾制。首先,段對靳雲鵬仍以老上司自居,把他看成是下屬,經常批“交靳核辦”等字樣。其次,在閣員人選上,主要部門負責人如果不是皖系的人,段祺瑞就不同意。在靳雲鵬內閣,段派人物幾乎包辦了各部總長的席位,靳雲鵬差點成了光桿司令。這些總長處處與靳雲鵬為難,閣議常常流產。在這些親信的百般挑釁下,段祺瑞動不動就把靳雲鵬叫來訓斥一番,警告他“不要挾外援以自重”。靳雲鵬只好忍氣吞聲,但對段祺瑞毫無辦法。

就在這一時期,徐樹錚完成了建軍計劃,把參戰軍改為邊防軍,實力發展到三師四旅。他準備先發制人,採用“和奉打直”的計劃:一方面爭取張作霖的同情,希望張保持中立;一方面處處與靳雲鵬內閣為難,使內閣瀕臨癱瘓狀態。靳雲鵬本人更受段黨的攻擊,甚至在京行動也受到暗中監視。在這種情況下,靳雲鵬不得不以退為進,提出辭職。1920年7月初,經徐世昌的批准,靳雲鵬內閣宣佈辭職。

二次組閣周旋於直奉之間

當時,曹錕、張作霖已組成15省反皖大同盟,準備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戰爭,直皖戰爭一觸即發。1920年7月8日,段祺瑞在北京召集軍事會議,決定開戰。7月19日,直皖戰爭以皖系失敗而結束,段祺瑞被迫通電辭職。

靳雲鵬在第二次組閣時期,還有兩項企圖。一是軍事方面的,他打算暗中結合王佔元、田中玉、陳樹藩、李厚基等在直、奉兩系之外,單獨結合成一個軍事力量。這一企圖由於後來形勢變化太快,沒有能夠實現。但曹、吳對靳雲鵬這一點也有所聞,因而對他增加了戒心。

靳雲鵬的另一個企圖,是在財政經濟方面的活動。他認為以梁士詒為首的老交通系,從清末起就一直把持著國內的財政、金融、交通等重要部門,左右政局。他兩任內閣中,如財政部的交通系人物與他不合作,很有威脅。靳雲鵬想組成一個新的財政班底,並派自己的親信潘復到財政部做事,藉以瞭解全國財政的情況,設法逐步打破交通系控制內閣的局面。梁士詒對此懷恨在心,決心從張作霖、徐世昌兩方面同時攻靳,設法離間靳雲鵬與各方面的關係。

張作霖是擁護靳雲鵬二次組閣的主要力量。開始時,張作霖對靳雲鵬是有好感的,也是有目的的,希望靳雲鵬能做他的傀儡。但是靳雲鵬自己有一套手腕,對張作霖的要求常常討價還價。比如張作霖保張勳做熱察綏巡閱使,靳雲鵬不答應,只讓張勳擔任熱河林墾督辦來敷衍;張作霖想在長江擴充勢力,靳雲鵬沒有支持他,為了敷衍張作霖,靳雲鵬就讓奉系將領汲金純當了熱河都統。這些都引起張作霖對靳雲鵬的不滿。

靳雲鵬在吳佩孚取得湘鄂戰爭勝利後,讓吳當兩湖巡閱使。張作霖認為這是靳雲鵬有意幫助曹、吳,還認為靳第二次內閣期內,直系得了鄂、豫、陝、贛、皖五省地盤,而奉系只拿到一個窮熱河,感覺這個“兒女親家”太不可靠。靳第二次組閣主要靠張作霖的支持,張作霖對靳雲鵬的不滿,給許多政客有了攻擊靳雲鵬的機會,靳雲鵬內閣搖搖欲墜。

在多方面夾攻的形勢下,靳雲鵬處境困難。1922年12月7日,靳雲鵬正式提出辭職。張作霖公開推薦梁士詒組閣,而吳佩孚一向反對梁士詒。梁士詒的上臺,成為直奉關係惡化的導火索,導致了第一次直奉戰爭的爆發。

政治失意全力從事經濟活動

靳雲鵬1922年底下臺後,開始抓經濟。他首先與日本大倉系財閥勾結,合辦膠東魯大礦業公司,接辦日本在歐戰期間強佔的德國人開辦的膠東德華煤鐵公司的經營特權。但他並未忘情政治,政治舞臺上稍有風波,他就進行活動,其間有過兩次重登政治舞臺的機會。

一次是在1926年夏,張作霖與吳佩孚聯合戰勝馮玉祥的國民軍後,張作霖曾提出由靳雲鵬第三次組閣的計劃,因遭到吳佩孚的反對而夭折。第二次機會是在1927年冬,張作霖在北京任安國軍大元帥。張作霖在研究組閣人選時,奉系老派人物如吳俊陛、張作相、鮑貴卿等力推靳雲鵬擔任,但實力派張宗昌、褚玉璞等人堅決反對,主張任用潘復,認為潘覆在籌集軍餉上有辦法。

1931年,靳雲鵬開始到英租界廣東路(今唐山道)的由洋行買辦陳錫舟創辦的居士林去禮佛聽經。他還在英租界內比爾道(今四川路)自家設立了佛堂。直係軍閥孫傳芳下野後,在靳雲鵬的勸導之下,也開始篤信佛教。不久陳錫舟病故,靳雲鵬自任林長,孫傳芳任副林長。此後,靳雲鵬長期參加居士林吟佛、講經,很少參與政治活動。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多次派人勸靳雲鵬放棄隱居生活,與日本人合作,組織華北偽政權,均遭到靳雲鵬的婉拒。在民族大義面前,靳雲鵬保住了氣節。1951年,靳雲鵬在天津南海路寓所病逝,終年7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