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市首富》揭示富豪賺錢邏輯!爲何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

《西虹市首富》:一個月花光十億才能繼承三百億,但我們卻看到錢越花越多,已知就是通過股票和購買舊宅反而賺回了十一億!

到最後,他花掉剩餘鉅款的方式,竟然是靠匪夷所思的“脂肪險”,以商業途徑進行白送錢,美其名曰“西虹人瘦”。

《西虹市首富》揭示富豪賺錢邏輯!為何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

《西虹市首富》揭示了一個真理,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沒錢的則會越來越沒錢,這就涉及到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了。

富窮是因為思維不同

富人和窮人最本質的區別,一個有錢,一個沒錢,而且賺錢的方式也不一樣。

富人賺到的錢,往往以財產性收入為主,也就是“錢生錢”。中產階級賺的錢,幾乎都是工資性收入,也就是勞動來換錢。

財產性收入,也稱資產性收入,指通過資本、技術和管理等要素參與社會生產和生活活動所產生的收入(如理財產品、有價證券和不動產)所獲得的收入。

《西虹市首富》揭示富豪賺錢邏輯!為何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

但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不僅僅在於財富的多少,更多的是思維的不同。

富人有富人思維,窮人有窮人思維

富人的思維,是賺了錢之後,錢要用來生錢的,窮人的思維,賺的錢要省下來然後再花掉。

四個字可以概括:開源節流。沒有錢的人,喜歡“節流”,一切以省錢為目的,買東西的時候能省則省,錢能攢就攢;而有錢人則側重於“開源”二字,他們考慮的多是我怎麼樣才能掙到更多的錢,什麼樣的路子、方法、點子才能讓我更容易的掙到更多的錢。

不開源只靠節流,錢只能是越花越少,自然是越來越沒錢。

這裡舉一個開空調省電的栗子:

南方夏天熱,窮人以為只要穿少點開風扇就可以,捨不得開空調,但是卻被熱得大汗淋漓,什麼都幹不了,只是為了省點電費。

《西虹市首富》揭示富豪賺錢邏輯!為何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

但一臺空調,價值兩三千塊錢。按照這樣的省電法,可能用到空調罷工了,電費還用不到一臺空調的錢。他們以為自己是賺了,其實是虧了:一件物品買回來,並沒有發揮他應有的價值。

對於富人來講,空調使得他們不再拘束於天氣的左右,給了他們更加優越的工作環境,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可以創造比這個電費高得多得多的價值。他們賺了錢,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而不是省著用。

富人更善於利用槓桿:借錢

富人之所以越富,因為他們在擁有了大量的財富和資源之後,就能夠利用這些財富和資源做槓桿,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源,獲取更多財富,雪球自然也就越滾越大。

人生最重要的是第一桶金。這句話對每個人都適用,善用第一桶金,甚至是貸款舉債,為以後的第二桶金,第三桶......做準備,這樣才能越來越富。

《西虹市首富》揭示富豪賺錢邏輯!為何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

從個人來說,會利用槓桿貸款賺錢的並不會很多,所以也就造就了社會上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但對於需要更多資源與財富來維持生存或者進一步發展的企業、國家來說,槓桿、貸款、舉債,這是十分常見的。

企業融資、上市、跟銀行貸款,國家發行國債......其實早就跟我們說白了,方式不重要,發展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