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乳香、沒藥

乳香

入藥部位

乾燥樹脂。

性味

味辛、苦,性平。

歸經

歸心、肝、脾經。

功效

散瘀定痛,消腫生肌。

主治

用於胸痺心痛,胃脘疼痛,痛經經閉.產後瘀阻,癥瘕腹痛,風溼痺痛,跌打損傷,癰腫瘡瘍等病症的治療。

相關配伍

治各種瘀血阻滯之痛症,如跌打損傷,症見傷處疼痛,傷筋動骨或麻木酸脹,或內傷瘀血,心腹疼痛,肢臂疼痛等症:沒藥、乳香、丹參、當歸各五錢。上藥全研細末,備用,亦可水泛為丸。(《醫學衷中參西錄》)

用法用量

3~5g,炮製去油,多入丸散用。

禁忌

孕婦及胃弱者慎用。

炮製方法

醋沒藥:取淨沒藥,照醋炙法,炒至表面光亮。每l00kg沒藥,用醋5kg。本品呈不規則小塊狀或類圓形顆粒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澤。具特異香氣,略有醋香氣,味苦而微辛。

生長環境

主產於索馬里、埃塞俄比亞及阿拉伯半島南部。

藥材性狀

1、天然沒藥:呈不規則顆粒性團塊,大小不等.大者直徑長達6cm以上。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近半透明部分呈棕黑色,被有黃色粉塵。質堅脆,破碎面不整齊,無光澤。有特異香氣,味苦而微辛。

2、膠質沒藥:呈不規則塊狀和顆粒,多黏結成大小不等的團塊,大者直徑長達6cm以上,表面棕黃色至棕褐色,不透明,質堅實或疏鬆,有特異香氣,味苦而有黏性。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

[2]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年2月


乳香,中藥名。為橄欖科植物乳香樹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同屬植物Boswellia bhaurdajiana Birdw.樹皮滲出的樹脂。分為索馬里乳香和埃塞俄比亞乳香,每種乳香又弁為乳香珠和原乳香。

中文學名

乳香

別稱

乳頭香、天澤香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生理特性

本品呈長卵形滴乳狀、類圓形顆粒或粘合成大小不等的不規則塊狀物。大者長達2cm(乳香珠)或5cm(原乳香)。表面黃白色,半透明,被有黃白色粉末,久存則顏色加深。質脆,遇熱軟化。破碎面有玻璃樣或蠟樣光澤。具特異香氣,味微苦。

產地

北埃塞俄比亞、索馬里以及南阿拉伯半島蘇丹、土耳其等地。

入藥部位

植物的樹脂。

炮製方

醋乳香,取淨乳香,照醋炙法(將淨選或切制後的藥物,加入一定量的米醋拌炒的方法稱為醋炙法。)炒至表面光亮。(每100kg乳香,用醋5kg。)

性味

辛、苦,溫。

歸經

歸心、肝、脾經。

功效

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

主治

用於胸痺心痛,胃脘疼痛,痛經經閉,產後瘀阻,症瘕腹痛,風溼痺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癰腫瘡瘍。

相關配伍

1、氣滯腰痛:青木香、乳香各二錢。酒浸,飯上蒸,均以酒調服。(《聖惠方》)

2、小兒洩瀉:肉豆蔻五錢,乳香二錢半,生薑五片。同炒黑色,去姜,研為膏收,旋丸綠豆大。每量大小,米飲下。(《全幼心鑑》)

3、疔瘡惡腫:千針草四兩,乳香一兩,明礬五錢,為末。酒服二錢,出汗為度。(《普濟方》)

用法用量

煎湯或入丸、散,3~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禁忌

孕婦及胃弱者慎用。

相關論述

1.《名醫別錄》:“療風水毒腫,去惡氣。”“療風癮疹癢毒。”

2.《本草綱目》:“消癰疽諸毒,托里護心,活血定痛,治婦人難產,折傷。”“乳香香竄,能入心經,活血定痛,故為癰疽瘡瘍、心腹痛要藥。……產科諸方多用之,亦取其活血之功耳。”

3.《本草匯言》:“乳香,活血祛風,舒筋止痛之藥也。……又跌僕鬥打,折傷筋骨,又產後氣血攻刺,心腹疼痛,恆用此,鹹取其香辛走散,散血排膿,通氣化滯為專功也。”

[1][2][3]

[1]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年2月

[2] 高學敏.《中藥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年5月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中藥學》乳香、沒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