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暴漲的原料藥,爲何全國只有一兩家能生產?

前幾天,遼寧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網發佈一則預警通知,涉及81種不能正常供應配送的藥品,其中12個藥品因原料、企業生產線改造等原因而造成產能不足;13個藥品因採購不到原料而停產;17個藥品以原料藥價格上漲、中標價格低為由不能正常供應。(澎湃新聞,8月7日)

近年來,關於原料藥漲價的新聞不時可見。今年兩會期間,一藥企負責人曾表示,不少原料藥的價格已經較前幾年提高了二三十倍,尿酸原料藥價格從幾年前的30~40元/kg,一度上漲到900元/kg。浙江一藥企負責人稱,馬來酸氯苯那敏(又名撲爾敏,主要用於鼻炎、流涕等感冒症狀)一個月漲到58倍,從400元/kg漲到23300元/kg。而最新的漲幅記錄是苯酚從230元/kg漲到23000元/kg,漲99倍。

據透露,我國的成品藥有1500種原料藥,其中50種原料藥只有一家企業取得生產審批資格,44種原料藥只有兩家企業可以生產。原料藥的資源被少數生產企業掌控,從而埋下壟斷的種子,對下游製劑企業構成了威脅。

長期以來,原料藥的生產雖需經過有關部門審批,但原料藥市場仍具有一定程度的競爭。部分企業通過市場手段勝出並擁有支配地位,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少數原料藥企業擁有市場支配地位以後,其行為需受到法律的嚴格約束,而不能濫用支配地位破壞市場競爭,更不能和有關利益方勾結、抱團組成“漲價聯盟”,或者對下游採購企業隨意漲價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條件。

但是,從目前市場上部分原料藥價格瘋漲的現實看,除了原材料成本上漲等顯見因素外,人為操縱造成壟斷、聯合抬價的跡象已經凸顯。比如,報道中提到的,國內僅有的兩三家肌苷原料生產企業被“總經銷”緊緊捏在手上,而實行“總經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漲價。“被總經銷的”的撲爾敏,由於目前只有河南一個藥廠生產,形成了事實上的寡頭壟斷。

在這些壟斷大佬面前,下游製劑企業處於不對等的弱勢地位,大多缺乏議價權,陷入了“不生產則掉標,生產則虧損”的困境,似乎除了漲價,別無他法。

對這種壟斷局面就沒有辦法了嗎?也不是。去年11月,國家發改委發佈我國首個《短缺藥品和原料藥經營者價格行為指南》,明確了相關經營者不得就短缺藥品和原料藥實施捏造散佈漲價信息、囤積居奇、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等違反《價格法》的行為。但是,對有關企業“價格壟斷”的行政處罰往往相對較低,震懾力不大。

例如,去年7月,浙江省物價局曾轉發國家發改委對浙江新賽科藥業有限公司、天津漢德威藥業有限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價銷售異煙肼原料藥以及無正當理由拒絕交易一案依法作出處理的決定。上述兩家公司因“價格壟斷”被罰款44.39萬元。相對於非法所得,罰的這幾十萬元可謂不痛不癢,起不到應有的懲處作用。

在行政處罰難以根除壟斷痼疾的背景下,從源頭上消除原料藥生產的批文依賴,拆除不必要的行政藩籬,使原料藥市場供應和競爭都更加充分,可能才是根治原料藥企業壟斷的治本之法。

去年10月發佈的《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明確提出,將實行藥品與藥用原輔料和包裝材料關聯審批,即原料藥在審批藥品註冊申請時一併審評審批,不再發放原料藥批准文號。同年,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關於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加快新藥醫療器械上市審評審批的相關政策》(徵求意見稿),指出要“制定藥用原輔料和包裝材料備案管理辦法,建立藥用原輔料和包裝材料備案信息平臺”。這意味著,將放開對原料藥生產的單獨審批,改為備案管理。這或將成為破解原料藥市場亂象的關鍵所在。

今後,製劑企業併購、聯合原料藥,自己生產原料藥或是趨勢。不過,這終究是一個比較長的市場角力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有關部門對原料藥市場依法進行反壟斷執法監督,對價格壟斷等問題進行查處,緩解原料藥不合理的漲價,仍然是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