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村随礼二百,全家人去吃,你怎么看?

唯一爱曼


农村不看礼多少,主要是看人缘,有的白吃也不去。农村过事情人越多越热闹,主人越有面子,不在乎分子钱多少。

各地有各地的情况,不一定,但总的出发点是为了喜庆,大家坐到一起喝点酒,聊聊天,亲亲们亲近亲近,这也是人之常情。

农村一般都是礼尚往来,你去人家那里多少份子钱,人家就会给你多少份子钱的。我们那儿随礼,一般是年轻人给二百,太少拿不出手,老人都是五十到一百。亲戚一般都是二百到五百,真正给的多的是兄弟姐妹!所以,我们那边风气都很好,很多人都不原意摆酒,因为摆酒只能是兄弟姐妹们亏钱,其他人都不会亏的。

要办洒席,就别怕亏钱。图的就是一个喜庆。热闹。而且不管你随多少礼,都得一家人去,要不然主人派人又来请你一次。而且农村的酒席花不了那么多钱,平常关系的去也就是带着孩子,亲戚去全家的随礼也就多了,再说农村就是讲究人缘,人越多主家就越高兴,不会计较亏不亏的。


笑搞


在我们当地,现在农村随礼基本都是两百左右。当然,随两百的礼又分几种情况一是在一起玩的好的朋友;二是关系比较淡的亲戚;三是同村在一起关系比较好的。

首先,在一起玩的好的朋友基本都是自己一个人去,如果有小孩的可以带个小孩。如果是和老婆共同的朋友也可以夫妻两人同去,带人自己的孩子,我们这边两胎居多一般是四个人。因为在一起关系好主人家也不会多想。

其次,是关系比较淡的亲戚。一般是指平时很少走动,只有摆酒席的时候通知去随礼的亲戚。这种是一到两个人不会再多了。

还有一种,是自己妈妈的娘家人。虽然是娘家人但是隔的辈数多平时又少走动,所以关系不是那么亲。但是这种是可以全家都去的,就是有多少人可以去多少人的。这在我们当地是一种风俗,意思是姑娘回家人越多越好。所以主人家也是欢迎的。

至于同村关系好的,一般都是一个大人带上自己的孩子。同村有捧场之意,不至于让来的亲戚觉得这家人摆酒席连同村的都没来几个。所以人多些也无妨。

最后对于这个话题,要根据当地的消费情况。民俗民风来看,不能一概而论。


花样农夫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想我有资格去说一说!

首先,你我都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有一部分人真的是为了热闹,或者是为了联络亲戚朋友们!若你是一直生活在城市之中,对此表示疑惑不解。那你可以花两分钟闲余的时间看一下接下来的内容!

第一点乡下最热闹或许莫过于谁家带接娘子了,这时候必然会吸引一大波人去凑热闹!这是因为在大多农村,娱乐项目还是比较匮乏的。所以一旦有这些比较喜庆的集体性活动(过大寿,过生日),还是很多人比较乐意去参加的!

而与此相对的白事,便一般不会出现携家带口的现象。

第二点,由于文化水平不够,在传统的农村观念中,很多人会认为成功的人必然是能说会到,能够很好的社交能力的人,老一辈所以更希望年轻一辈的能够多见见世面,以符合他们心目中对有出息的定义!所以,这种集体性的聚会不可避免的就成为了最佳的试练场所了。

而且如今的农村也不像以前那么的熟络,亲戚之间也并没有能够经常联系,很多人都奔向各个地方,乡镇,县城,市区甚至北京上海的一线大城市!不知你是否有经历过看到自家的长辈,兄弟有不知如何称呼,就不见面的儿时玩伴再见已不识,久未联系的朋友再见已觉陌生的窘境!

而此时如果能有一次热闹的红事,肯定对关系的熟络会有帮助!其实,人们在大多时候只是需要一个理由去产生交集而已!当然,那种久不联系,关系一般,上来就是让你随礼的人是不可信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真的是抱着“吃回来”的态度!

与此相对的也有个问题,有些人也是“单纯”为了收礼金办各种宴席!当然,这也是一部分!

对此,我们也未必都要嗤之以鼻!因为这其中多是那些被生活压力所迫之人!

正如最近在抖音上很火的一位西塘小哥一样,为了揽客自创的“揽客舞”!我想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他不可能这么做,然而这就是生活!

或许生活不像我们想像那么美好,但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凉生不染尘


呵呵,二百算什么?已经很多了好不好,我结婚的时候(8年前),一人送50元,全家人(五六个)来吃,多一点的,七八个,差不多一桌子了。

最让我和媳妇惊讶的时候,当时跟我们一桌子的,一家人,吃完后,还剩了很多菜,这一家人直接从衣兜里掏出塑料袋(提前准备工作做的好啊)、一只鸡、一碗粉蒸肉、一条鱼等,一直接打包带走,也不顾及桌子上的新郎和新娘的感受,我真是醉了,这一桌,起初不知道是一家人,最后打听得知,是我哥哥同事的一家人。


其实,送礼少,一家人来吃,在农村,比较普遍,提问提到的,可能是城市里送200元,真正在我们西南老家农村,也就100元,少的,还有送50元的,之后就是全家人来吃,根本就不够本钱。

在农村,这种情况也是被大家普遍认可,我们小时候,谁家办喜事,父母送人情(礼金,20多年前,差不多20元)后,我们兄弟姐妹们都会去吃,一个道理,现在农村还保留着这种传统,市里面少,省城或者大城市,这种情况基本没有。


一人送礼,全家来吃,其实,也是说明你在这个村子里人际关系好,大家比较认可你,才来给你“捧场”,对于那种人际关系不好的,即便请客了,发请帖了,也有一些人不去,更不可能去一家人了,一家人去,都是经过父母同意,也说明这一家人跟结婚办喜事这家人关系好。

而且,在我们老家,都是办流水席,相对来说,成本比较低,好多菜都是村子里自己种的,还有一些菜是寨子上村民送的。我觉得,一人送礼,全家人来吃,虽然看似结婚的人吃亏了,但人气会旺盛,冲喜,也挺好的,大家也不会太在乎是否赔本。


我结婚的时候,是在县城办的流水席,当时,一天下来,流水席达到了80多桌子,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一人送礼,全家来吃,包括我在县城工作的同学,他们送礼后,父母兄弟都过来吃,还有的,是自己的兄弟哥哥的朋友同事,送礼后,同事朋友父母们来吃。

应该说,大多数请客人,是不太在乎这一家人来吃的,不过,像我开头所说,在新郎和新娘子一张桌子上,那样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后,还拿出塑料袋,不顾及新郎新娘感受(新郎和新娘还在吃呢),就直接打包带走的,就有点夸张了。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对于农村随礼200元,全家人都去吃,你怎么看?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农村对于红白喜事儿随份子的问题,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办法,笔者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认识。


在农村随200块钱去全家吃,在我们这里经常出现的,别说200块钱,就算随100块钱,全家一块儿吃的人也有,当然一二百块钱去全家的,在我们这里并不是所有都这样,大多数人觉得随一二百块钱不好意思去全家,有些家庭去一个或者直接不去。

说起这个随份子,在我们这里确实挺让人头疼的,现在随二百块钱基本上就是不打算往回要的,如今亲戚好友之间动辄就是六百以上,一两千也是常有的事儿,有时候还真感觉挺头疼的,虽然自己有事儿收钱的时候挺兴奋,但是往回还的时候也挺头疼的。



现在国家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如今移风易俗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对于红白喜事及随份子也是各种方法应有尽有,我们这里有的村子,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儿,最多不超过50块钱,当然也不用摆场宴请宾客,笔者感觉这样也挺适合适宜的。

欢迎关注“东爱雨公考”,专注农村问题答疑。

东爱雨公考


对于农村随礼二百,全家人去吃,你怎么看?

“礼尚往来”,有来就有往,有往就有来。在中国传统民俗中,婚丧嫁娶办宴席,亲朋好友都是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借钱也要捧个钱场。至于一个家庭单位随礼多少,有多少成员去参加宴席,主要就是看关系的亲疏远近了。

我拿我在农村的生活经历来说吧,在我们当地,无论婚丧嫁娶,只要涉及办酒席,就有随份子这个环节,而农村宴席有很多在家里举办,所以会有很多亲近的人帮忙,这些亲戚朋友,既随礼,也帮忙干活,通常是家里两口子都在这里帮忙干活,顺便孩子也就过来吃了。所以随礼二百,全家来吃的情况非常普遍。

这次你家办事,我全家来帮忙来吃,下次我家办事,你全家来帮忙来吃,等于是平了。至于办事是不是赔钱的问题,这个因人因地区,也因酒席质量而不同,有的地区办事很讲究排场,酒席质量很好,那么可能赚的就不是特别多,而有些地区,随礼很高,但是农村酒席质量一般,主人家可能赚的就比较多了。



还是要回到文章开头所说的,礼“尚”往来,人这一生,从出生到入土,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要办很多次宴席,因为每一个人生阶段,都需要一个仪式来为这段人生庆祝或者纪念。而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朋友,不同的亲戚,能够来到我们宴席上的人,都是生命中应该出现的人。酒席是肉山酒海还是粗茶淡饭都已经不重要,因为我们是来捧场;而对主人家来说,你随礼二百还是二十,也已经不重要,因为你能够来捧场,已经是最好的“份子”,最好的“礼”。




新农微视野


对于农村随礼二百,全家人去吃,这情况还比较多的,这个问题提出者肯定不了解全部实质。


以前农村稍大一点的酒席是须要很多人帮忙的,文职中须写的,记帐,还有帮借瓷器,木器的,切菜,洗碗,放信(到点叫吃饭的),大厨等等,这些人要么为亲戚,朋友,村中两家关系较好的,而这些人中往往有的是夫妻同在酒席中做事的,自家中老的,小的就没有了可煮饭弄菜的了,自然东家须全力把这家人叫来在席上吃的,夫妻都帮做事的(那自然须无偿供饭食,还要完席后回请吃饭的,农村这些帮忙的又不收工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算随份子钱中去祝贺吃的了(农村一般随份子的会叫二人吃饭)。如果多出一两个自然东家也会吩咐放信的叫来一块吃了,整个酒席中己经定好了饭菜的,只是添点碗筷而己。况老人,孩子一来还能提供一定热闹程度,或面子。

一般在农村男人会做文职的,写的。女人会做酒席厨事的,这样的家庭在整村中是有地位的。东家如果都没请到他家人来祝贺,是件非常失面子之事的。

当然也有非做事者,全家都去的,这就要看这个村的原来风俗如果就这样,己经约成俗定的,无可厚非,你办酒席是这样,别人办酒席也是这样,己经扯平了。农村人图的是个热闹,面子。没有几个如此斤斤计较有几个人去你家吃了酒席。如果在农村去计较这些的,自己赶紧滚出去,没法在农村混的好的!


老艾叶


其实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很好,而且也是农村的一种风俗吧,其实现在这样的情况反而越来越少了,我觉得反而不好了,也是反映了农村的人情味感觉没有以前那么浓了

以前在农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流水席,那时候谁家要是结婚娶媳妇,那都是全村子的人都要去,那时候也没说什么礼钱,就是为了热闹,那时候人去的越多,就越说明这家的人缘好,得到的祝福也多,以后夫妻和睦。那时候还不止吃一天,结婚这些基本上都是全村的人吃三天,那时候的农村感觉真的很热闹,也不在乎什么钱多钱少。

但是现在呢,很多人摆酒席就完全是为了收礼钱,很多人每年都要想一个法子来摆酒席想赚钱。对于这样的情况在农村是很常见。

题主说的送二百,全家人去吃的情况也是有,但是我觉得也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吧,其实也吃不了多少,而且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你以为真的一家人就为了一顿饭就全跑去吃吗。在自家一顿饭还吃不起吗?

现在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这边已经是很少了,我觉得反而不好,我还是喜欢谁家里有事了,大家都去,那样子的话才热闹。现在我们这边摆酒席,就早上吃一顿,还没到中午人走完了,有些干脆也不来,叫别人把礼钱带过来的,对于题主说的全家人来吃的情况少之又少。

我觉得这样的情况还是体现了农村的人情味在慢慢的变淡,题主提出这样的问题也是想说这样的做法有所欠妥,也是反应了现在大多数的国人的心理,就是一切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重,题主也是想说,一家人去两百把本都吃回来了。但是我还是不认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吧。也不能说谁错谁对。


张家界小伍


二百?不少啦,俺村的标准,不是太近的亲戚本家就随一百。其实随礼是有行情的,多远近的关系随多少礼是个定数,你一个人给得多了少了,不是自己难看就是让同等关系的人难堪,所以你会发现农村人随礼的时候是结伴儿给,拿出来的数额,就是商量出来的结果。

至于全家去吃?邀请的时候主人家绝对会说“到时候一定全家都来呀”。是不是全家都去,那可就看你们的交情,和,你的脸皮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非常理解农村人的心理,甭管喜事白事,排场一定要大,人一定要多,伺候得一定要好!在亲朋好友面前那是一定不能输了脸,宴席上猪头猪脚整鸡全鸭淡水鱼海水鱼参鲍大虾已经是固定菜谱,还有各色时令菜蔬,再加人工,更有白酒红酒饮料每桌的两包烟,100块钱勉强够成本,这是人人心知肚明的账,所以随一百礼金的远亲,一般是一个人参加。都说礼金年年涨,其实是宴请的标准节节高了。农村人心里揣着明明白白一杆秤。

至于至亲挚友这些必须全家捧场的人,一般来说相应的随礼多,这就全凭情谊,并非完全考虑主家的成本,当然,肯定不会是让主人家亏的金额。这是农村人的尊严。

题目里说的,农村有随礼二百全家人去吃的现象,确实偶有所见,我甚至见过一百块钱全家吃还带打包的。那一个坦然哟,完全无视亲友们的眼光。

当然这个随礼金额泄露,狠狠体现了事主的态度。

对于这样的人家,我替他们脸红,因为相信他们自己是不会觉得不好意思的。农村,也正是通过这样人情来往中暴露出来的细节来辨识人性,有的人家越走越近,有些人渐行渐远。


留乡守土


首先在农村随礼关系一般的话也就是一百元的礼,关系近一点的亲戚才是两百元的大礼。一般亲戚的话都是200元以上,而关系近一点的邻居也都是200元的礼。所以说和城里人结婚的时候依靠酒席就能够发财的现象,其实农村人吃的是热闹。



一桌子10个人,在上礼的时候一般每个人发一包烟,生孩子的还会有鸡蛋,这样的话一桌费用就是150元。之后一桌酒席的价格一般都是600-800,价格随着家主定,大厨来控制份量。一般好一点的酒席就是800元,我们取中间值700元来算,再加上酒和饮料的价格,一桌的成本是900元,按照一桌子一人100元来算,那一桌子收1000元,等于家主赚100元,但别忘了,农村忙酒席提前一天准备,给亲邻管好烟酒,给大厨一些劳务费,这样的话主家是不赚钱的。



而那些带着200元全家来吃的现象,只能是亲戚关系,普通关系的话顶多带着孩子去吃饭。而农村人在红白喜事上讲究的是亲戚来的越多越好,这样的话自己就倍儿有面子。所以一般在前一天主家通知亲戚的时候都会央求带着全家人过来,这样的话主家就会非常的开心,认为自己的亲戚行动上到位了。



所以说亲戚来的越多越好,这里可不是占便宜的意思,大家不要被误导了。而农村的酒席讲究的是热闹,除了热闹就是热闹,根本不会考虑办酒席套着大家的份子钱。和城里人动辄一千两千的份子钱,农村人在这方面做得还是非常好的。而在酒席上,农村人能够好好坐在一起聊天,这可是平时所没有的热闹景象,看到这么多的老朋友在场,大家兴致起来了难免会喝高。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