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你一个真实的狄仁杰

还你一个真实的狄仁杰

狄仁杰,绝对是影视剧中长盛不衰的红人儿啦!很多年前就熟知他的大名,关于他的影视剧从1939年开始到现在为止已有50余部了都!!!各种各样的剧中塑造的他各有特点,不过有一点共同点,那就是中国版的神探福尔摩斯。其实咱狄仁杰可比他们福尔摩斯厉害多了,因为福尔摩斯只是虚构的人物,而他却真真实实地在一千多年前的我大天朝存在过,还留下了那么多精彩绝伦的传奇。

那么,掀开影视剧给他的各色装饰和各种妆容,真实的狄仁杰,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1】 因祸得福,幸得伯乐识,成就神判名

他是山西太原人,是名副其实的“官三代”--爷爷是尚书左丞(四品官),父亲是夔州长史(相当于幕僚、秘书长之类的官员)。记得小时候不知从哪儿听说狄仁杰是状元,其实他最初只是明经及第的汴州判佐,一个科举一般的“七品芝麻官”。

那一年,他被诬告了,审理他案子的是阎立本,对,就是那个大画家!阎立本不光画得好,识人眼光更是在线!在审判中发现狄仁杰是个难得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不光还了他公道,还盛赞他:“孔子说:’观过知仁矣。’你真可以说是沧海遗珠啊。”(成语“沧海遗珠”就是这么来的!),而且举荐他做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那个诬告他的人,不知该做何感想呢?我们现在回顾,也许还得感谢他的诬告,才让这么一个闪闪发光的人才没有被历史的尘埃湮没呢!

后来,狄仁杰在大理寺任职(就是很多影视剧中的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他上任就不分昼夜地审案,一年中判决了涉及1.7万余人的海量积压案件,判案后竟没有一个冤诉的人! 他“神断案”的名声从此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

我们所熟知的那个“神探”的形象也由此传开。他机智断案的故事还被二战期间驻重庆的荷兰外交官所知悉并写进一套叫《大唐狄公案》的侦探小说集,轰动了海外,我们的狄仁杰也成了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大神探,不过其实他应该是“神断案”而并非“神探”。

【2】 赤胆忠心敢逆龙鳞,一心只为国与民

他忠心耿直、敢于谏言,而且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分析事情有理有据。有一次,高宗要处死一个误砍昭陵柏树的人(按当时的律法罪不至死),狄仁杰不顾皇上盛怒,上奏为那个人辩护说:“陛下的律法悬挂在宫外阙门上,罪不至死而要处死他们,如何取信于天下?现在只因误砍一棵柏树,便杀掉二位大臣,后世又将如何看待陛下?”,说得高宗最终没有处死砍树的人。

武则天晚年想造座佛像,要花数百万的钱,府库不足,就下令让僧人每天施舍一钱来凑。狄仁杰进谏说:“做工不可能役使鬼神,必定要役使人力;庄稼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终究是由地里长出来的。这么做损害的一定是百姓。如今边境尚未安宁,您应放宽徭役,免去不需急办的事务。即使雇请工匠劳作,以此接济穷人,但耽误农时,也是放弃国家根本。铸造佛像,既费官府库财,又耗人力,如果一方发生灾难,到时又用什么去救济呢?”武则天听了也就不造佛像了。

对于大唐乃至之后整个中国,狄仁杰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劝谏武则天将江山还给李唐。

武则天为该把江山传给她儿子李显还是侄子武三思纠结许久,狄仁杰想方设法劝谏她该立儿子。据说武则天曾梦到一只大鹦鹉,两只翅膀都折断了。狄仁杰解梦道:“武是陛下的姓氏,两翼是指二子。陛下现在只有庐陵王、相王(武则天第四子李旦,即唐睿宗)二子,只要起复二子,两翼便能振作。”

狄仁杰解完梦境,又说:“姑侄与母子哪个关系更亲近?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千秋万岁后可以配享太庙。若立侄子,从没听说有将姑姑配享宗庙的?”武则天对此很不高兴,道:“这是朕的家事,你不宜干预。”狄仁杰却说道:“王者四海为家,天下的事都是陛下家事。君王是元首,臣下为四肢,犹如一个整体,况且臣忝任宰相,怎能不管呢?”

最终武则天决定传皇位给儿子李显,从而使大唐江山又回到李唐手中,维护了政局的稳定,避免了可能殃及千千万万百姓的、腥风血雨的大动荡。

【3】 聪明才智为忠肝义胆保驾护航

他出任过很多官职,总的来说就是步步高升了。不过他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的。他的刚正不啊和不畏权贵,总是会得罪一些人,打压一些人,他也因此遭到陷害。

比如他在任豫州刺史时,宰相张光辅率军讨平叛乱的越王李贞,但却纵容部将大肆勒索。狄仁杰正言斥责张光辅,说他的罪比李贞还大。 张光辅怀恨在心,回朝就后弹劾狄仁杰出言不逊,侮辱宰相。狄仁杰也因此被贬为复州刺史。

武则天称帝第二年,他第一次当上了宰相。有一次武则天对他说:“你在汝南为官时有良好的政绩,但却有人在中伤你,你知道是谁吗?”狄仁杰从容答道:“如果陛下认为臣做错了,臣当改过;如果陛下明白臣并无过错,这是臣的幸运。臣不想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还会把他视为我的朋友。”狄仁杰这气度,武则天都叹服不已!

好景不长,当宰相的四个月之后,就被当时的第一酷吏来俊臣诬告谋反,将他逮捕下狱。来俊臣有多残忍有多坏、刑法有多变态,咱在历史书中也稍微知道那么一点点。一般落到他手里的,几乎没有能逃脱一死的。

狄仁杰面对他的审讯当场认罪。来俊臣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他想要的置狄仁杰于死地的口供,得意不已,将狄仁杰收监,只等行刑,不再严加防备了。

而狄仁杰呢?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将冤屈一一写来,然后又塞在棉衣里,请狱史帮忙送回他家,交给儿子狄光远,他儿子拿着帛书向武则天伸冤。

中间来俊臣二度使坏,但还好女皇英明,决定亲自过问狄仁杰谋反案。才知道原来他当场痛快地承认造反是为了免于当场承受来俊臣的酷刑,因为当时律法规定,一经审问即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减免刑法和死罪。

狄仁杰以他的聪明才智逃过了这场命悬一线的危机。

4年后,契丹首领闹事,攻陷了当时的冀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一带。武则天启用狄仁杰当魏州刺史,他到任后没有像前任刺史那样忙着让百姓修缮守成器具,而是让百姓该种地种地,该顾家顾家,简直是淡定极了。

好玩儿的是,那个作乱的契丹首领,听说他管这一块儿了,也不战了,直接撤了!!!可见一个人的威望有多重要啊,比军队和武器的威力还大呢!他也为此获得了武则天赐的紫金袍和十二个金字的嘉奖,随后再次当宰相。

【4】 命、道、术兼具,史上0差评宰相

“伴君如伴虎”,历史上皇帝身边的近臣,不少是红极一时,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跌入谷底性命不保甚至株连九族。也有的生前免于灾难,但死后也不知何时会被重新定罪,像魏征。也有的逃过了当时的皇帝史官的评议,却在后世那里没有很高的评价。

但是狄仁杰却是历史上为数极少的在身前身后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的大臣,不光安稳的经受住了严苛的帝王的挑剔,获得了“配享太庙”这一最高殊荣,更是经受住了后世千秋万代的评判。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想,第一是他的命,第二是他的道,第三才是他的术。命运给了他聪明才智,给他安排了慧眼识才的伯乐阎立本;而他生逢高宗和武则天的时代,恰巧这两位皇帝也都智慧且识才爱才,对他尊重信任至极--这是他的幸运,或者叫“命”。他的赤胆忠心,不为私己,一心为国为民,所有百姓都看得见,而明智的皇帝也看得见,这是他的“道”。他的聪明才智,他的机智谋略,他的说话做事方法方式,则是助他平稳顺遂,帮他虎口脱险的“术”。

这几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完美的结合于他身上,才造就了这样一位前鲜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的、光芒万丈的传奇人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