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成在識人,敗也在識人!

伍子胥的一生跟他的父親很相似都是被人自己相信的人害死的,伍子胥的父親死後,他逃到吳國想為父親報仇,無奈勢單力薄,復仇大業無法施展,只好寄希望於急於篡位的公子光,幫助公子光除掉吳王僚就可以曲線復仇了。然而,找誰當殺手呢?一個偶然的機會,伍子胥發現了專諸。“碓顙而深目,虎膺而熊背”,這是專諸不凡的相貌,而真正打動伍子胥的是一個細節:專諸在路上和人鬥氣,專諸的眉宇間聚集了萬分的怒氣,眼看一場流血衝突不可避免。但就在這時,他妻子呼喊他,他就回家了。伍子胥十分欣賞專諸的勇猛和忍耐,便刻意與他結交,後來將他推薦給公子光。最後,專諸果然成功地刺殺了吳王僚。

伍子胥,成在識人,敗也在識人!

專諸刺殺

公子光即位,即為吳王闔閭。伍子胥明白,要伐楚復仇,吳軍還要有得力的將才,而孫武正是最合適的人選。孫武是從齊國來到吳國的,已經在吳國呆了滿長的時間,甚至寫出了《孫子兵法》十三篇,但是伯樂不常用啊,當權者沒發現這個鬼才。不過伍子胥慧眼識才,他在闔閭面前極力褒揚孫武,但毫無名氣的孫武根本不能引起闔閭的興趣。伍子胥鍥而不捨地向闔閶推薦孫武,到第七次,

闔閭終於答應看一看孫武的兵法。 闔間看完兵法,對孫武進行考驗之後,任他為大將,帶領吳軍伐楚,並最終佔領楚國國都。伍子胥對楚平王掘墳鞭屍,了卻平生所恨。對闔閶、專諸、孫武三人,伍子胥都看得很準,成功地利用他們報了父仇,而對另外兩個人,伍子胥卻沒有看準,以致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伯鰭是楚國名臣伯州犁的孫子,和伍子胥一樣,被小人害得家破人亡,聽說伍子胥很受吳王器重,就趕來投奔。出於同病相憐的心理,伍子胥向吳王闔閭舉薦了伯菘。吳國大夫被離提醒伍子胥說:“你只見其表,不見其裡。我看伯韶為人,鷹視虎步,本性貪佞,專功而擅殺。你如果重用他,日後定會受到牽連!”

伍子胥卻把被離的話當成耳邊風。後來果如被離所言,當上太宰的伯豁與勾踐勾結,陷害伍子胥。吳王夫差對伍子胥的懷疑與不滿終於爆發了,賜劍讓他自殺。伍子胥與其說死在太宰伯鰭或者吳王夫差手中,還不如說死在自己手中。

本來,夫差是沒有機會繼承王位成為吳王的。當時,闔閶的長子早天,闔閶想在眾多兒子中選出一位繼承人。夫差是老二,但闔閭對夫差不太滿意。 夫差找到伍子胥說: “聽說父王要立太子,除了立我,還能立誰呢?這事就全靠先生您了!”伍子胥對夫差保證道: “只要太子沒有定下來,我一開口,這太子之位就是你的!” 闔閭不同意伍子胥的建議,說: “夫差愚蠢且不仁,恐怕不能擔當國家大任。”伍子胥又一次發揚了他七薦孫武的精神,苦口婆心地給闔間做工作,說了夫差的不少優點,如“信以愛人”“端於守節”“敦於禮義”等。闔閭當時非常信任伍子胥,於是,夫差當上了太子,並最終繼承了王位。

伍子胥拿劍自殺的那一刻,後悔不迭: “早知如此,就真不該推薦你做什麼太子!我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關鍵時刻選了一個屠殺自己的劊子手!”無邊的委屈和憤怒,讓他發下誓言: “你要殺我,就把我的眼珠挖出來掛在城牆上,讓我親眼看著越兵進城滅吳!”

伍子胥,成在識人,敗也在識人!

千古忠魂伍子胥

而夫差也不示弱,做得更絕,他命人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到皮袋子裡沉了江。伍子胥死後,吳國被越國所滅,夫差掩面自殺。而被勾踐收買的太宰伯豁呢,也沒得到好下場,勾踐羞辱他一番後將他殺死,然後拋屍於道路上,路人爭相吐唾沫。再看百姓怎樣對待伍子胥的。當伍子胥的屍體沿江漂至胥口,當地民眾將其撈起,並給予厚葬,還自發建造了胥王廟,常年祭祀。

伍子胥,成在識人,敗也在識人!

胥王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