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计费“误”把一天当48小时,还有多少“失误”在继续?

据齐鲁网报道,近日,山东省邹城市一89岁老人受伤住进了市人民医院,伤愈后办理出院手续时竟发现收费清单显示老人在一天内持续48小时吸氧。

面对患者的疑问,医院工作人员的解释是工作失误,把一天当作48小时,导致住院六天144小时的吸氧时间变成了278个小时,持续吸氧的确多收了费用。

医院计费“误”把一天当48小时,还有多少“失误”在继续?

尽管最后经过协商,医院重新核算后把多收的335块钱退还给患者,但这件事还是给人留下一头雾水:一是如果患者没有发现多计算了时间,作为正规的医院这笔帐该怎么做?如果能做平了,那说明这个医院的财务就出现问题了,建议有关部门对这个医院的财务进行一次严格的审计检查,看看其中到底还藏有多少“猫腻”;二、到底是真“失误”还是习惯性“失误”?怎么没有错把一天当12小时计算?如果是“习惯性失误”那说明这个医院已经病得不轻了,得重药来治;三、在时间计算上出现了“失误”,那么在药品、治疗各个环节到底还有多少“失误”?

医院计费“误”把一天当48小时,还有多少“失误”在继续?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圣洁之地,容不得半点“失误”和“马虎”,当“失误”成为一种正常和习惯,遭殃的只能是百姓。

医疗问题,备受诟病,各方不能不加以重视,绝对不能仅仅以“失误”搪塞之。

医院计费“误”把一天当48小时,还有多少“失误”在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