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考試會推動「AI+教育」新的變革嗎?

文|雷宇

來源|智能相對論

我的同學劉一木準備出國,學校要求單項不低於6.5分,他考了4次還沒過,而報名加報班已花費近3w。像劉一木一樣,語言門檻是很多留學生會呼吸的痛。2017年雅思官方白皮書披露,不管是學術類還是培訓類,中國大陸地區考生的表現都不算理想。而在口語方面,分數甚至呈下降趨勢。

PTE考試會推動“AI+教育”新的變革嗎?

PTE考試會推動“AI+教育”新的變革嗎?

與此同時,2009年由培生集團開發的PTE學術英語考試(PTE考試)則被越來越多被考生選擇。作為雅思託福的替代考試,PTE考試是國際三大語音考試中,唯一的機器考試機器評分。尤其是口語測評,採用了最先進的人工智能語音識別技術。

在澳洲,PTE考試正以2000%的增速急速擴張,而在中國,雖然直到去年年初PTE考試才真正被大眾所熟知,但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玩家開始涉足PTE教育,比如新東方網校,立刻說,羊駝教育等,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考生也開始棄雅思奔PTE。

PTE考試成為留學英語AI化的前兆

人工智能與教育的結合,已經體現在教育教、學、考、評、管各個細分領域的應用,目前入局企業超過五十家,智能相對論分析師雷宇想要指出的是,留學英語AI化不僅僅值的是利用AI解決基本的場景和效率問題,它更多的是指在面對考試方的人工智能時,我們應該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合理應對,而這在將來會成為教育行業的一個新趨勢。針對留學英語AI化,主要有兩點成因。

1. 雅思壓分考官背鍋,AI壓分算法無罪

智能相對論的分析師雷宇開篇提到中國大陸考生雅思成績詭異的不升反跌,產生這一現象的因素很多,比如雅思考官對某些套話或模板的反感,考生很可能這些就被無情列入了低分名單。而關於雅思考官對大陸考生壓分的討論也從未停止,到底有沒有壓分,無疑是雅思這個領域最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之一。

語音識別技術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在進行語言測試的時候,難度並不算大,無論是語音識別還是語義識別準確率都較高,因此PTE考試在使用AI評分的過程中,容易實現相對的公平。近幾十年來,算法並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主要是數據的積累。PTE考試尚處於早期階段,數據量並不大,因此它的難度係數較低,少有壓分的質疑。而即使後期隨著數據量的累計,考試難度呈現螺旋上升趨勢也在情理之中,起碼不會出現針對性的壓分。

2.傳統測評若是單向街,AI測評則為雙行道

根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首次突破60萬大關,達60.84萬人,同比增長11.74%,持續保持世界最大留學生生源國地位,其中出國低齡化趨勢凸顯。互聯網誕生自1994年,92%以上的留學生都屬於互聯網原住民,很多人都認為他們對互聯網的接受度高所以機考更適合他們,其實不然,

傳統的測評重在測,而AI測評則重在評。以雅思和PTE對比,雅思等人工測評考試只給分數,不給弱項反饋; PTE的人工智能測評考試除了給各科分數外,會針對語法,詞彙,邏輯等多方面能力給出評估分數。

PTE考試會推動“AI+教育”新的變革嗎?

數據來自新東方2017留學白皮書

可想而知,AI測評的好處是,不僅你接受AI,AI也理解你,傳統測評若是單向街,AI測評則為雙行道,而這種人才選拔方式能更直接反映出生長在數字化時代的人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同時,人工智能形式的考試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學習的延續性。雅思等考試由於考官資源的有限,幾乎無法模擬。而PTE考試由於在線上進行,可實行全真模擬,實現從學習到考試一體化的延續。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已經開始推行雅思機考。可以想見,未來人工智能形式的考試將會越來越常見。

PTE變革“AI+教育”雖好,但問題也不少

剛剛宣佈赴港上市的滬江從2016年開始便大舉投入人工智能教育,組建了智能學習實驗室;國內PTE教育頭號選手羊駝教育則是採用獨特的算法,反編譯PTE考試的評分機制,單點突破;包括科大訊飛,華為在內的科技巨頭,都在竭力推進“AI+教育”的智慧教育生態,而以算法聞名的今日頭條更是在7月19日收購學霸君部分業務,正式進軍k-12業務。互聯網教育領域的玩家在AI領域跑馬圈地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也開始涉水教育領域,大家都試圖用人工智能變革傳統的教育體系。

傳統的考試,比如雅思,託福,SAT等,如果不能以同樣的速度變革,那麼天平就會失衡,當學生跑得比考官還快,考試的權威性無疑會被質疑。蘊含著人工智能基因的PTE考試,正在變革“AI+教育”。但在此之前,還有三個問題需要解答。

1. AI加持下,PTE教育如何形成教育閉環?

學而思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在小學奧數領域形成了閉環,自己編教材自己出考卷測評。不受不同地域教育差異的影響,放之各處皆準。而放眼到留學考試或是其他非英語類考試,除了洩題壓根不可能實現這樣精確的閉環。以PTE教育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形式考試需要形成教育閉環的關鍵在於,在與培訓機構的博弈中佔領上風。

電影《中國合夥人》中有一個情節,新夢想在美國被起訴,理由是通過教輔讓學生取得了不正當優勢,被索求罰款1500萬美金,這就是考試方和培訓機構的博弈。未來的博弈,將是AI對抗AI,比數據量比算法。而具體到PTE這種功利性比較強的考試,刷題範圍是否精準,題庫升級速度能否跟上考試方的機器學習進度等德國,而這種兩個“機友”的交互無疑會人機交互後新的變革方向。

2. PTE考試模式流行後,如何實現從“家長需要“到”學生需要“?

我們常說“AI+教育”解決了效率問題和場景問題。實際上,目前AI僅僅解決了教師的效率問題,比如通過面部表徵識別學生的聽課狀態,將作業錄入數據庫實現個性化匹配。但它並沒有實際解決學生的學習效率問題。大部分學生並非不知道自己哪裡薄弱,僅僅是管不住想打農藥的手。數據顯示,在線教育50%以上的教學視頻在沒有播放完畢的時候就被關閉,學生的學習動機的問題並沒有解決。

有一種學習,是他媽覺得他應該學習。

2017年被稱為在線教育元年,這些機構一起打廣告、輸出焦慮,極大的刺激了家庭的教育需求。而一旦PTE考試這種在線考試機器閱卷這樣的形式流傳開來,家長的焦慮只會更強。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它講究情感的鏈接,是人與物、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知識的鏈接,如何喚醒被焦慮的家長支配的學生,真正引導學生思考,保持創造力,是未來教育需要深層次涉及的問題。

3. 在AI對抗AI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AI與教育的關係?

英語流利說的CEO王羿曾說過,“AI+教育”的核心競爭力是技術、是產品、是數據,最後是口碑。而羊駝教育CEO劉雅麗則秉承不同的看法,儘管羊駝教育致力於用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對抗PTE的人工智能考試,但她認為“AI+教育”的核心依然在於教育,AI僅僅作為工具,將AI過度拔高超過教育本身無疑是不明智的。

根據頭頭是道泛產業文化基金董事許維的分類,教育創業者的類型可大致分為八種:

全面型、銷售型、營銷型、教研型、教學型、資本性、名師型、關係型。結果就是,有人把教育創業做成了服務業,比如新東方,學生上課永遠開心。有人做成了銷售業,比如小站教育,電話營銷是他們的特色,有人堅持做教育業,比如VIPKID,其創始人米雯娟不止一次強調口碑傳播。

對資本來說,這些分類沒有優劣之分,主要是看公司基因和這種模式的兼容度。但現在的“AI+教育”似乎走進了死衚衕, AI作為一門底層技術,只有加成在其他行業才能相互賦能,當下教育行業的核心還不是技術,但玩家將太多的關注放在了AI上,特別是當考試形式AI化之後,不由得讓人思考,教育的位置在哪裡。如何平衡AI與教育的關係,將是各入局玩家接下來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總結

在接下來的兩年,PTE考試在中國將會成爆發式的增長,因為PTE考試和高考極其相似,刻苦刷題,刻苦背題,反覆訓練就會有進步,因此適合習慣應試教育的中國考生。雖然我們並不鼓勵這種方式,但是這種人工智能考評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會給“AI+教育”帶來新的變革,但值得注意的是,變革帶來的影響,從來就是雙刃劍。

【完】

智能相對論:深挖人工智能這口井,評出鹹淡,講出黑白,道出vb深淺。重點關注領域:AI+醫療、機器人、智能駕駛、AI+硬件、物聯網、AI+金融、AI+安全、AR/VR、開發者以及背後的芯片、算法、人機交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