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頓商學院首位中國學生,與孔祥熙交好,稱蔣介石「七成張作霖」

文 | 克念

沃頓商學院首位中國學生,與孔祥熙交好,稱蔣介石“七成張作霖”

商業奇才陳光甫創辦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是民國時期最大的民營銀行,其本人在國內外的聲望,也令他成為國共兩黨竭力爭取的對象,但陳光甫很不喜歡蔣介石。早在1927年6月11日,也就是蔣氏佔據江浙滬不久,陳光甫在私人日記中,對其人就多有譏評。

當時國民黨因內部分裂,北伐差不多停了下來。國內頗有勢力的軍政力量分成四塊:國民黨方面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以及北洋方面的張作霖集團和孫傳芳集團。對於北洋系,陳光甫認為其已經失敗,並在日記中分析了原因。他認為,“孫到江浙一事未辦,以致失敗”,也就是說孫傳芳沒有為轄區人民辦好事謀福利,以致失去了群眾基礎,沒保住江浙地盤。

至於張作霖當時雖然還盤踞東北華北,但陳認為他也失敗了,並總結了原因:一是“不恰輿情”;二是“濫發奉票,以之擴充軍備”;三是“不善用人”;四是“不代人民做事”,五是“以個人為本位,視東三省如張家天下”。

然後他斷言,“蔣之政府成立時間雖尚早,不覺已有七成張作霖之辦法”。具體內容,陳也總結了三條:一是“不顧商情,硬向中國銀行提款一千萬元”;二是“以黨為本位,只知代國民黨謀天下,並不以天下為公”;三是“引用一班半無政府黨之信徒擾亂政治”,這裡的“半無政府黨信徒”指的是那些身為國民黨元老的前無政府主義者李石曾、張靜江,他們經常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宏偉藍圖,令執行者啼笑皆非。既然蔣介石“已有七成張作霖之辦法”,那麼,在陳光甫眼中,蔣氏也就已經敗了七成。

沃頓商學院首位中國學生,與孔祥熙交好,稱蔣介石“七成張作霖”

1927 年,蔣介石(左)與宋子文(右)在上海合影。

不過,陳光甫心裡也知道,蔣介石乃至國民黨的走向,不僅僅其個人選擇或政策選擇,其背後還有一個關於“革命”走向的意識形態問題。比如“以黨為本位,只知代國民黨謀天下”,這對於蔣氏而言,“黨國”非但不是問題,而且還是政治目標,這讓他如何修正?

對於國民黨及其革命來說,陳光甫也算是故人。1904年夏,作為湖北省政府派遣的“賽品員”(職務名),他參加了在美國舉行的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在現場他結識了正好於北美遊歷,以洪門當家身份在華僑中鼓吹排滿革命的孫中山。他拒絕了孫投身革命的邀請,但願意掏出口袋中5美元資助以表達自己的傾慕之情。他還告訴孫,在法德有一批湖北籍的留學生已經形成革命團體,並正在尋找孫作領袖。這個信息直接導致了孫在年底的歐洲之行,開始了團結吸納留學生為新目標的革命政略。

在聖路易斯,陳光甫還結識了孔祥熙,後者即將入耶魯大學進行碩士研究。陳只比孔小一歲,當時已經24歲,但自12歲到漢口當學徒以來,沒有受過一天正規教育。他固然因自學英語而考入郵政局,後又因岳父景維行向署理湖廣總督端方舉薦而成為“賽品員”,但畢竟無論在中西,這都不是功名正途。他非常羨慕孔差不多是自己同齡人卻已經成為名校碩士,孔鼓勵他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於是,陳在美國留了下來,從高中念起,最後成為沃頓商學院的首位中國籍學生。

自此他同孔祥熙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私人日記中,他一直稱孔為“庸之兄”,示以內心的尊重和親切。

沃頓商學院首位中國學生,與孔祥熙交好,稱蔣介石“七成張作霖”

陳光甫(左)赴美談判,與駐美大使胡適(右)和美國財政部長摩根索(中)合影

自美國學成歸來,端方已經調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陳光甫便進入其新創立的“南洋勸業會”任外事科長。迨端方調離,他應江蘇巡撫程德全之召任其財政幕僚。據他的好友唐壽民回憶,臨行前他們曾商議,“如果革命發動,所需財政從何而來”,遂決定建議程撫將之前屬於江蘇省政府的官錢局改組為省銀行,以便革命發動時黨人更方便掌握財政幣制。

此時正好辛亥革命發動,程德全成了新政權的江蘇省都督,陳光甫也乘便以財政司副司長的名義成立江蘇銀行,自任總經理。這一年他才30週歲。兩年後,國民黨發動反袁革命,陳以江蘇銀行名義給陳其美、蔣介石支付了大量軍費,被當局偵知,引起了袁世凱震怒。幸好袁的秘書張一麐從旁緩頰,袁才收回了已經籤批的格殺令。

經此風波,陳光甫在官辦銀行業待不住了,於是辭職創辦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那顆之前躁動不安的革命之心,也漸漸淡了下去,不復再成為人生選擇。

直到12年後,他又遇到了還打著“革命”旗號的蔣介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