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人 今晚“慕仙”啦!这个传统习俗原来是这么来的……

台山人 今晚“慕仙”啦!这个传统习俗原来是这么来的……

明天就是七夕情人节!

在这有情(nue)人(gou)的日子里

仿佛连空气都

充满了甜蜜。

而今天七月初六

在台山,有个重要的传统习俗

“慕仙,台山的传统习俗

台山人 今晚“慕仙”啦!这个传统习俗原来是这么来的……

每年七夕,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这一天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而在中国华侨之乡——台山,人们却流行在七夕的前一晚(农历七月初六,夜深零时即是初七)祭拜七姐(七仙女),称之为“慕仙”。

“慕仙原来是这么来的

台山人 今晚“慕仙”啦!这个传统习俗原来是这么来的……

以前,姑娘们还拿来针线向织女“乞巧”手艺,现在,这一环节已经取消了——毕竟时代进步了,姑娘们不用做针线活了,但“慕仙”这活动仍然兴旺不衰。

据《台山百科全书》介绍,台山“慕仙”习俗由来已久,农历七月初六之夜(夜深零时是初七),家家户户拜神,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及姻缘美好。据《新宁县志》记载:“诸女子于广厅设鹊桥,陈瓜果,焚檀香,蒸巨烛。向空叩礼,曰迎仙。自三更至五更,凡礼拜七次。因仙女凡七也,曰拜仙。女子穿针结彩称乞巧,又叫慕仙。”

台山人 今晚“慕仙”啦!这个传统习俗原来是这么来的……台山人 今晚“慕仙”啦!这个传统习俗原来是这么来的……

在台山,每年农历七月初六家家户户会在自家阳台或门口等空旷处用四方桌摆供品来拜七姐。“慕仙”的供品有所讲究。台山人在选择七夕供品的水果时,可在哈密瓜、葡萄、水蜜桃、黄桃、油桃、苹果、李子(布霖、火龙蛋)、奇异果(猕猴桃)、番石榴、西梅、车厘子、龙眼、粉蕉、香蕉、释迦果、冬枣等品种当中挑选七种,在甜品上也多了芝麻糊、凉粉、茯苓膏可选择。一般每次祭拜会从中选择一到两种甜品,装上七碗或直接整盘放上。

台山人 今晚“慕仙”啦!这个传统习俗原来是这么来的……

除了水果、甜品和菱角,备七杯茶(慕仙不备酒)、七炷香、七份纸宝进行祭拜,也有些地方各备八份,听说多加那一份是顺带祭拜牛郎的。而个别为子女认了七姐为“契娘”(干娘)的,还会另多准备一盘“三牲”(鸡、肉、鱼)和一碗糍(发糕、油糍仔等)来祭拜。

“慕仙

台山人除了会准备些煲熟的菱角,作为必有供品之一的甜品,凉粉、芝麻糊、薯酸粥、酸梅粥等台山地道的传统美食,做法也较为简单,很多台山的妈妈们都能烹煮出家人熟悉而又喜欢的味道。

菱角,台山人“慕仙”必备。

菱角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葡萄糖、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又容易消化吸收,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养血之功效。菱角嫩时剥食甘美,老则蒸煮食之,为糕为果皆可。

来一碗冰冻的凉粉,甘甜润喉

说起凉粉,台山人都不陌生,炎热夏天,来一碗冰冻的凉粉,甘甜润喉,暑气立刻退散~

制作凉粉:

需要的主材凉粉草,具有消暑,解渴,除热毒的功效,并且,因为有有治疗中暑,消渴,降血压的作用,这种用凉粉草调和葛粉熬煮出汁再冷冻成糕,淋上糖浆就可以吃的“凉粉”大受人们欢迎。台山人吃凉粉,一般会加上糖浆、蜂蜜或者炼奶,吃完了,舌头上还有一阵清爽甘甜的味道。

黑芝麻糊,味道鲜美浓郁

芝麻糊是人们喜欢的养生食品,黑芝麻糊不但味道鲜美浓郁,而且有很好的保健功效。黑芝麻中的维生素E非常丰富,可延缓衰老。黑芝麻富含丰富的营养元素,在延缓人的衰老及美容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芝麻糊的制作也不算复杂。

制作芝麻糊:

将一袋黑芝麻放入滤网里,用水冲洗干净沥干。准备小炒锅,将黑芝麻放入,慢慢煸炒,待水分收干。开小火慢慢炒熟,炒的时候要勤翻动以免炒糊,炒的时间长,芝麻越香,榨起来效果更好。再将炒好的黑芝麻和松仁放入料理机中,量多一些,粉碎起来更方便。选择酱料档,传统的方法是将黑芝麻磨成粉。研磨完成后,得到差不多芝麻酱了,再将黑芝麻酱盛出,以后随时加工随时可以吃,在料理机里留下大约3勺黑芝麻酱的量,加上一勺糯米粉,适量糖,一碗水(已经煮开过的,温水)。低速旋转几次,将芝麻糊和糯米水混合均匀。倒入小奶锅中,小火慢慢加热,一边加热一边搅拌,慢慢等芝麻糊变浓稠,即可食用。

台山人 今晚“慕仙”啦!这个传统习俗原来是这么来的……

七夕“慕仙”,在台山市台城周边的四九、大江、冲蒌、水步等镇村较为流行,气氛最为浓厚。虽然城市比农村以前的仪式会简单一些,但实际上,很多人也把这一天当作家庭聚会,融洽亲情的日子,在海外的亲戚朋友,也通常会在这一天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互致问候。

如今,无论是旅居海外的台山人还是外出务工的台山人,在七夕“慕仙”这些传统的节日,都会想起台山传统的习俗,哪怕是就地取材凑合一番,也会让家人感受到这传统的节日文化。

台山人 今晚“慕仙”啦!这个传统习俗原来是这么来的……

百峰网综合整理自网络、中新网(记者:郭军 李晓春)

监制:尧

台山人 今晚“慕仙”啦!这个传统习俗原来是这么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