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歷史上灌溉技術的進步

有關筒車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南宋愛國詩人張孝祥《於湖居士集》,他曾目睹過筒車的裝置及運轉效率,欣羨不已,且欲以教化江吳一帶使用翻車的人民。於是在詩中寫道:像龍喚不應,竹龍起行雨,聯綿十車輻,伊所百舟櫓,轉此大輪,教汝旱歲苦。橫江鎖巨石,藏瀑達成鼓。神機日夜運,甘澤高下著。老農用不知,眸息了千畝。抱孫帶黃續,但看浪舞。餘波及並白,春玉炊配乳。江吳誇七塌,足繭腰背僂。此樂殊不知,吾歸當教汝(《於湖居士果·卷四》)

安康歷史上灌溉技術的進步

但是江吳一帶多圩田,地勢平坦,水流緩平,絕不適應使用筒車溉田,是以並推行開來。明成化間,刑部郎中陳棐,途經漢陰道上時,第一次見到筒車運轉,他驚讚筒車之制巧奪天工。忍不住提筆記下所遇:

“簡車之制,用竹二丈四尺者,二十四根。中橫木軸,以竹為輻,分軸兩肩穿入而交其末為輪狀。每二竹末一竹筒,每筒後加一竹笆。乃豎木安此車於果上引水急流,下邊插入水面水激竹笆則車自轉動。車上邊簡旁,高架木槽接水入田間。每一車液田一頃,不煩人力,可奪天巧。此制不見於他,而見於漢陰,其子貢之遺智野?使丈人見之尤必忿然而去也。”

安康歷史上灌溉技術的進步

漢陰地處月河上游,水流湍急,極宜使用水力運轉的筒車。對於當地人民來說,筒車之制,使高下土地鹹得澆灌利益,從而提高原有的生產力,因此被譽為“中中國古代水利灌溉史上的大進步”(唐啟宇《中國農史》)。無怪乎陳從筒車之制,聯想到漢陰文人抱甕汲水的故事,從而感慨賦詩云:

桔槔尤用人施力,

賢者已防機巧多

抱翁丈人若見此,

今時比昔更如何?

一一明陳棐《漢期東月河觀水運同車》

安康歷史上灌溉技術的進步

南宋以來,簡車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完善,並漸行推廣普及開來。到了明清時,安康各縣都可以見到使用簡車車的蹤跡。特別是清代,地方官史重視恢復農業生產,把興修水利當作實現自己“政績”的手段,以此作為開升遷的階梯。如“乾隆十八年,平利縣令黃寬捐造戽水輪車(即筒車)八輛,分發四鄉,令仿其式以灌田”(李聯芳《續修平利縣誌》)。石泉亦在池河“以筒車引水,資灌溉焉”(道光《石泉縣誌》)。而寧陝汶水河畔的簡車灣,安康恆河千工堰龍口下之筒車河,平利壩河的筒車埡,紫陽的簡車溝等等,皆是因使用筒車而得名。至今在安康市東路迎風鄉的黃洋河畔,仍可以見到四五座兀立於急流中的簡車風姿。它們像轉動著的巨大水龍,噴珠濺玉,澆灌兩岸的土地田園

由於水利灌溉的普及,加上山地畲田的開發,清代雖大量移民來安康各縣落籍,但糧食基本可以自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