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体质患者用药应排查外源性肌酸类药物过敏

病例简介

患者,男,3 岁,体质量15. 7 kg,发育性双髋脱位,无过敏史。 2016 年 3 月 10 日来我院治疗,行曲内固定术后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哈尔滨莱博通药业,批号:150425)1 g + 0. 9% 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 2016 年 3 月 11,12 日医嘱同前。2016 年 3 月13 日第一次用药为磷酸肌酸钠。 给药后患者立即出现面红、出汗、右腿外侧大面积红疹,无发热,15 min后红疹消退。 因为立即停药后患者用药反应症状完全缓解,未进行后续处理。

讨论

心肌缺血缺氧性再灌注损伤是围术期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之一。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主要成分为磷酸肌酸二钠盐四水合物,无辅料。 磷酸肌酸钠在临床被广泛使用,药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项:尚不明确。国内有该药致速发型变态反应的相关报道,迟发性变态反应未见。该例患者连续用药3d后出现面部潮红、出汗、红疹等症状,停药后症状消失,可以确定是典型的迟发性变态反应。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属于外源性肌酸类药,患者可能存在对肌酸过敏。但临床上对于肌酸过敏的情况较为罕见,也不作为常规过敏原排查。该药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可能是患者自身的过敏性体质,对外源性肌酸类药物过敏。 因此,临床上在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于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要权衡利弊使用。 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应及时停用相关可疑药物,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及抗过敏治疗,及时处理相关系统并发症。

立即下载医联APP

过敏性体质患者用药应排查外源性肌酸类药物过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