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與虐待同樣可怕——孩子性格養成的障礙

忽略,與虐待同樣可怕——孩子性格養成的障礙

之前看過一個視頻,一個年齡稍長的女人在打罵一個小孩子,發視頻的人還語重心長的配上了一段類似這樣的告示“你的保姆在打孩子,快換了她”,沒過多久,事情又有新的進展,原來這個所謂的“保姆”是孩子的親奶奶。

現在網絡高度發達,類似這樣的信息傳播的很快。

每一位有孩子的父母對於打罵孩子、拐賣孩子、虐待孩子等信息都十分敏感,也都深惡痛絕。

身邊的爸爸媽媽也都是在積極的學習如何與孩子更好的相處,立志做個好爸媽。

忽略,與虐待同樣可怕——孩子性格養成的障礙

正常的父母絕不會虐待自己的孩子,即使是對別人的孩子也絕不會採取虐待的手段。知道這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巨大可怕的影響。

但是一個與虐待同樣可怕的事情,家長卻經常在做,而且絕大多數時候並沒有意識到這樣做的危害——那就是忽略。忽略孩子的感受,這和虐待孩子一樣,都會對孩子的情緒功能造成嚴重的損傷。

忽略,與虐待同樣可怕——孩子性格養成的障礙

有研究表明,大腦額葉和情緒控制及人格有關係。鮑秀蘭《嬰幼兒健全人格培養》一書中有這樣的研究內容“嬰兒剛出生時,杏仁核與下丘腦以及腦幹許多部位的線路已經具備完整的功能,因此嬰兒出生後已經有情緒反應。但大腦皮質的情緒控制中樞要等到嬰兒6-8個月的時候才真正開始發揮作用。嬰兒半歲後,眼眶皮質腦回才逐漸控制嬰兒的情緒生活。……約從2歲起,前額葉皮層(包括眼眶皮質腦回)進入漫長的突觸修正階段,並將保持到青春期。”

這段比較專業的術語,簡單來說就是孩子在6個月之後,大腦控制情緒的部位便開始發育,孩子能感受到情緒,並學著自我控制。並且在青春期以前,影響情緒控制的大腦部位一直都在發育過程中。

也可以說從孩子6個月到青春期,是其個性與人格養成的關鍵階段。

忽略,與虐待同樣可怕——孩子性格養成的障礙

孩子的很多行為,如對情緒的反應、與社會的交往,都是從模仿父母開始的。父母的行事方法會給孩子的行為烙上非常堅固的烙印。

忽略,與虐待同樣可怕——孩子性格養成的障礙

常常被父母忽略需求的孩子,缺乏自信,並且也不能很好的進行情感交流。

成年後,社會交往出現問題的可能會增大。

因為孩子體會不到來自父母的關愛,因此也不會關愛他人,人際交往能力很弱。

性格方面也易怒,或者封閉自己。

別小看孩子的心理需求,它和虐待孩子沒區別。

忽略,與虐待同樣可怕——孩子性格養成的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