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真从天上来,但不是“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与科学

“黄河之水”真从“天上来”,又真是“奔流到海不复回”吗?

大江波浪逝去,汇流人海,全世界的河流每午注人海洋的总水量达3万7干多立方公里。江河长流,年复一年。可是为什么大江大河水流不息呢?

“黄河之水”真从天上来,但不是“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与科学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作者使用夸张的手法,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两句的意思其实就是写一个意思,人生苦短,时间飞逝。

“黄河之水”真从天上来,但不是“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与科学

诗人用了夸张的手法,其实黄河之水天上来。确有科学道理。河水来源不外乎雨水、冰雷融水和地下水等,而它们归根结蒂基本上都是从天上落下的,地下水则是降雨渗人土壤和岩石孔隙以后,慢慢移动汇集起来的结果。陆地上的水归根到底都是来自各种形式的降水,即“自天上来”。而这些降水,主要来自海洋,因此李白的“奔流到海不复回”不完全对。

“黄河之水”真从天上来,但不是“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与科学

据统计陆地上的年降水量约有10万多立方公里,降水中的一部分被动植物吸收,一部分渗人地下变成地下水,一部分重新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又形成小溪,再汇成江河,奔泥人海。然后又是蒸发、降水,不断循环,永恒地进行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