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務,化解孩子調皮搗蛋的育兒法寶

家務,化解孩子調皮搗蛋的育兒法寶

家務,化解孩子調皮搗蛋的育兒法寶

文|邢子凱 編|曹新星

圖|藍思視覺攝影工作室、pixabay

家務,化解孩子調皮搗蛋的育兒法寶

小時候,我特別好奇做飯,但每一次仰頭望著媽媽祈求一次做飯機會時,我都會聽到她的那一句“好好學習,這家務不用你管”。

直到23歲去美國留學,我才終於有機會獨佔廚房。準備擼袖子大幹一場的那一刻我才發現,長大後我還是不會做飯。我缺的不是做飯的技巧,而是面對做飯這件事情怎麼也撿不起來的信心。

家務,這看起來最不起眼的小事,究竟對孩子意味著什麼?

先來看一個發生在二孩家庭最經典的場景:老二的出生,無可避免地對老大有些衝擊。每一次老二喝奶的時候,老大都要蹦出來哭鬧一番,搶著奶瓶要一起喝。

被逼得走投無路,我只好試探性問她,願不願意幫弟弟刷奶瓶?她突然不鬧了,拿著奶瓶,站在水龍頭前認真地刷洗。一開始我擔心她洗不乾淨,還可能會打碎奶瓶。然而,當小傢伙將乾淨的奶瓶放在我面前的那一刻,她的笑容是那麼得自信和驕傲!一次嘗試後,女兒每次都要趕在第一時間去刷奶瓶,再也沒有提過和弟弟搶奶喝的事。

困擾這麼久的育兒難題,化解在了這小小的家務中。

家務,化解孩子調皮搗蛋的育兒法寶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孩子願意被別人服侍,所以孩子們總是在我們服侍他們的時候顯得無比煩燥。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魯克森說,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一語道破天機。

孩子為什麼想做家務? 家務是化解孩子調皮搗蛋的育兒法寶。

“我要搶弟弟的奶”這種行為的背後,女兒是怎麼想的?我需要靠裝小寶寶來獲取大人的關注。而媽媽否定她的行為會讓女兒產生什麼樣的想法?我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而有了“我可以幫弟弟刷奶瓶”這樣的想法後,女兒會怎麼想?我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我能幫助到別人。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天生具有社會興趣,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天生具有利他的情懷。他還指出,每個人都在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而歸屬感和價值感得到滿足的快樂,才是人作為人真正的快樂。在這個世界上,我屬於哪裡?我的價值在哪裡?這樣的發問,不只是成人會問,孩子也會問。

德國心理學家費利克斯·沃內肯和邁克爾·托馬塞洛曾設計過這樣的一個實驗:一個蹣跚學步的兒童和母親同在一個房間,一位懷裡抱滿了東西的成年人走進房間,掙扎想開櫃門,但無奈東西太多,沒有多餘的手可以打開,他只好一遍遍地撞櫃門。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儘管沒有人直接向這位兒童求助,也沒有人向他發出指令,但一歲多的他搖搖晃晃地走過去,幫助這個成年人打開了櫃門。他們用這個實驗證明,孩子可以自發地幫助別人。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發展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認為,人類並非天生具有完整的道德意識。但是道德的基礎要素,比如利他主義、同情心、對他人目的的理解等,出現得比人們認為的要早很多,在小孩兩歲之前便已存在。

孩子並非我們想象中那樣一無所知。他們與我們成人一樣,除了看得見的生理需求以外,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歸屬感和價值感層面的快樂,而不僅僅是吃飽喝足的快樂。

讓孩子體驗自信和社會情懷,我們不需要做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事,佈置簡單的小任務,鼓勵孩子參與到家務中就是很好的辦法。

與其禁錮孩子的行為,讓他遠離危險,不如正確地引導他分擔家務。孩子喜歡做事情來彰顯自己的價值,我們只需要根據他們的年齡和喜好,為他們分配合適的家務量即可。

家務,化解孩子調皮搗蛋的育兒法寶

按孩子年齡安排家務 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我們可以安排以下家務:

0-3歲,孩子可以參與家務中的一個步驟或一個環節。

兒子七個月大的時候,他還沒有學會爬。我幫他換紙尿褲時,他總是努力把小屁股抬得很高,方便我把尿布墊在他的屁股下面。雖然小傢伙動作不嫻熟,但是撅起小屁股時小臉漲得紅彤彤的樣子,告訴我他是在有意識地幫助我。事後兒子那種滿足的笑,比吃奶和“我逗他”的笑,多了一層意味,那是他滿足心理需求的深層快樂:“媽媽,你看,我也能幫你的忙。”

於是,我開始引領著他,讓他自己做。慢慢地,一歲的他會把尿布溼自己從身上摘下來,踉踉蹌蹌地走到垃圾桶旁邊扔掉了。他在垃圾桶旁邊回頭朝我得意地笑,我才明白了孩子需要什麼樣的快樂。

孩子會走之後,家長可以點對點地佈置簡單家務,如將紙團扔到垃圾桶,將拿出的玩具放回到玩具盒中等等。一歲半的孩子會拿紙巾笨拙地給另一個哭泣的小朋友擦眼淚,兩歲半的孩子會蹲在地上用小簸箕掃其他孩子吃完零食後的垃圾。

當小人們可以自己收拾玩具、把穿衣、穿鞋、洗盤子、發筷子、疊衣服、運奶到櫃子裡、廢紙扔到垃圾桶裡時,他們內心會有這樣的感嘆:“我是多麼有能力呀!”

有人會問,如果是一歲的孩子打碎了玻璃杯,也讓他自己收嗎? 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孩子站在一個安全距離上,讓他全程目睹成人是如何收拾碎玻璃的,這樣他才會明白,原來玻璃會碎,碎的玻璃是這樣收拾的。

為什麼非要讓他看著呢? 那是因為我們要讓孩子看到閉環的整個過程:玻璃會碎——碎的東西要收,這會刻在他的腦海中。通過這樣的示範,我們可以建立孩子對規則的認知,但不要因此指責孩子。如果添加了指責,就把孩子和錯誤劃了等號,孩子的注意力都在指責帶來的恐懼上,而不是關注怎麼解決問題。

“讓孩子參與到每一件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這個原則提醒我們,要關注孩子錯誤行為背後的歸屬感和價值感的需要,切忌因為指責他們的錯誤隔離了他們的參與感。 如果孩子可以幫忙,那麼一定請他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忙,如果無法幫忙,我們也不能讓孩子一走了之,需要在他的面前,展示完整的閉環。如果不讓孩子看到東西碎了再收拾起來的全過程,孩子又如何能積累這樣的經驗呢?

3-6歲,孩子可以嘗試在家中分擔固定區域的工作,如吃飯前擺碗筷,早上起床打雞蛋,孩子在家中也需要自己的領地來發揮價值。

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有目的、自發的活動叫做“工作”,這本身就是對孩子們的尊重。孩子們想去做的事情不是毫無意義、隨意發生的,每一件在我們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比如自己打開水壺的蓋子、自己開門、自己拿勺子、自己選擇書,都是孩子在不斷印證“我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嗎?”“我可以幫助別人嗎?”這樣的個人信念和社會興趣。

✨ 6歲-12歲,孩子可以承包一個完整的家務任務,即便家裡有阿姨或老人幫忙,家長也可以和孩子約定一塊屬於他的家務天地。 孩子可以負責全家人的洗衣工作,或者負責整理書架,學會承擔家庭責任,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從“芝麻大點”的小事,開始讓孩子背上獨立的揹包,才是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家務總是提醒我,在這個焦慮的社會中,等等孩子,讓他們通過自己想、自己做的方式來承擔責任,做那個獨一無二、自信利他的自己。 家務裡,藏著孩子想做自己的秘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