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和銀保監會在釋放流動性「節奏」上,又互懟起來!

央行和銀保監會在釋放流動性“節奏”上,又互懟起來!

為配合各地的基建投資,在一系列政策出臺之後,基建領域最先感受到新增資金進入,無論是城投項目立項,還是城投債投資,均有一定程度回暖。政策君(微信號:炒股跟Z 走)預計,將很快出臺更多穩定投資增長和信貸支持的措施,以緩解投資者對投資增長放緩的擔憂。

日前,被稱之為“有‘閘門’以來最松的一次”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出爐,基本印證了上述判斷

雖然此次報告的貨幣政策表述,仍然保留“閘門”和強調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但當前政策無疑是轉向了“邊際寬鬆”,二季度超儲率已回升到1.7%,7、8月份的超儲率也預估在2%以上,是過去兩三年的較高水平。

中金固收分析指出,一般在貨幣政策真正的寬鬆週期,是沒有“閘門”的提法的,而如果貨幣政策在態度和立場上有偏緊傾向,一般會提到“閘門”,常用的說法是“管住閘門”、“把好閘門”、“調節好閘門”。過去在2010年三季度到2011年二季度,2013年一季度到2014年二季度,2016年四季度至今,這幾個時間段內都有“閘門”的提法,也對應貨幣政策態度偏緊。

不過實際上,貨幣政策在今年二季度已經轉松,4月份和6月份兩次降準,7月份投放超過5000億MLF,資金面在7月份中下旬徹底轉松,貨幣市場利率已經降至2010年以來的新低。如果對比上述有“閘門”的時間段,毫無疑問,目前這次貨幣市場利率是有“閘門”時間段裡面最低的一次。

但央行仍然是比較剋制的。相比之下,銀保監會對放水就積極多了:加大信貸投放!落實無還本續貸!

央行和銀保監會在釋放流動性“節奏”上,又互懟起來!

銀保監會最新的一份政策指引,更是在“行動上”坐實了“貨幣政策邊際寬鬆”的事實——

為加大資金投放力度,保障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銀保監會提出了包括落實無還本續貸、盡職免責、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在內的等一系列措施。初步統計顯示,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45萬億元,同比多增6237億元,說明近期貸款投放明顯加快

為促進銀行加大信貸投放,銀保監會接力央行繼續打出組合拳。

銀保監會日前發佈題為“加強監管引領 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的公告,以加大信貸投放為核心,提出了落實無還本續貸、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調整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等一系列措施。

具體來看,銀保監會提出了三大舉措——

首先,將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充分利用當前流動性充裕、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有利條件,

將加大資金投放力度,保障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

據銀保監會初步統計,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45萬億元,同比多增6237億元,說明近期貸款投放明顯加快。上月,中國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84萬億人民幣。

此外,也將指導銀行保障在建項目融資需求,加大對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金融支持。7月新增基礎設施行業貸款1724億元,較6月多增469億元。

第二,銀保監會提出,將調整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鼓勵銀行利用撥備較為充足的有利條件,加大不良貸款處置核銷力度。具體數據方面,銀保監會表示,上半年共處置不良貸款約8000億元,較上年同期多處置1665億元,意味著釋放了更多信貸投放空間

同時,銀保監會還將推動定向降準資金支持債轉股儘快落地,以提高資金週轉效率;並積極支持銀行機構尤其是中小機構多渠道補充資本,增強信貸投放能力。

第三,小微企業方面,銀保監會表示,將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落實無還本續貸、盡職免責等監管政策,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有效發揮監管考核“指揮棒”的激勵作用。今年前7個月,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6萬億元,增速持續高於同期全部貸款增速。

對此,《證券時報》的態度則是:“壞槓桿”要去“好槓桿”該加還是要加

4月2號,中央財經委員會提到“結構性去槓桿”,但最近的政策表態,已經從“去槓桿”變為“穩槓桿”。那麼,槓桿還要不要去?近期的政策是否意味著,又要來一輪“加槓桿”?4月底資管新規落地之後,5月和6月是去槓桿的高峰期,企業的日子比較難過,都表示缺錢。

所以,央行和財政部互懟,央行認為財政政策還不夠積極,一個是稅收增速遠高於GDP增速,而且財政赤字率還下降了,沒有達到兩會設定的3%的目標。還有一點,央行覺得財政部應該向銀行注資,不然企業的流動性都要出問題,積極的財政政策,最終都需要銀行來支持,銀行資本金不足,根本沒法配合

。從近期的動態來看,政策已經對此做出反應。

銀行信貸與財政資金都在加速“介入實體經濟”。

央行和銀保監會在釋放流動性“節奏”上,又互懟起來!

作為對“穩投資”的支持,銀行信貸與財政資金都在加速“介入實體經濟”當中——

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在內的一些商業銀行,已經通知當地分支加速信貸發行的速度以推動基礎設施建設

,尤其是支持交通工程和家庭裝修等項目。

媒體調查顯示,積極財政政策的效果已經在7月份初顯,部分大行、政策性銀行將在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加快基建類、融資平臺類貸款的信貸投放。

接受採訪的機構普遍預計,7月份新增信貸規模在1.2萬億元左右,新增社融規模或低於新增信貸規模,預計在1萬億元左右,M2同比增速為8.3%。

據悉,工行公司部近期對各分行下發文件,明確要求“推動全行抓住當前政府鼓勵投資、特別是基建領域投資的有利窗口期,加大重點區域、優質業務、重大項目資源儲備,特別是基礎設施、棚戶區等領域項目儲備”,並指出“原則上公司貸款有效儲備不得低於兩個季度的投放額度,並做好隨時投放的準備,特別是對重大在建工程項目要加快投放”。

統計數據顯示,下半年來看,考慮到全年中央財政赤字1.55萬億元,因此下半年國債淨融資1.2萬億元,比上半年高出近萬億元,預計發行量將達到2.1萬億元。

根據各家券商研報來看,多數機構對市場都持謹慎樂觀的態度,認為週期、金融仍是機構關注重點。

下半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觸底回升

央行和銀保監會在釋放流動性“節奏”上,又互懟起來!

2018年上半年廣義基建投資增速快速下滑,主要是受緊信用環境下融資困難以及一季度PPP清庫影響。政策君(微信號:炒股跟Z 走)認為隨著PPP合規性提升和緊信用環境的改善,下半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觸底回升。

基建資金對基建投資增速影響大。2004年以來,基建增速先後經歷了三輪20%以上的高速增長,歷次高速增長中基建資金對基建投資增速影響都很大。

當前基建投資中自籌資金佔比較高,2016年基建投資到位的13.6萬億資金中預算內資金和國內貸款分別佔比16%,包含非標的自籌資金佔比60%。

而今年上半年,2萬億左右非標資金規模快速收縮,疊加緊信用條件下國內貸款、政府債券發行受到影響,造成了當前基建投資增速的快速下滑。

基建資金面下半年有望明顯改善。預算內資金有望穩定發力,上半年財政收入高增長,下半年財政支出有望加快,將提供約1.36萬億資金;

自籌資金中專項債與PPP有望提供主要資金來源——

1)受土地出讓收入增長支撐,政府性基金支出將高於上半年達到1.8萬億;

2)上半年利用額度不到1000億的政府專項債行在中央支持下將加速發行,1.3萬億資金將成為重要發力點;

3)集中清庫結束帶動項目合規性提升疊加信用環境改善,PPP項目將穩步落地,樂觀情況下,下半年PPP落地將帶動約1.42萬億基建資金;

4)央行兩次降準,且窗口指導商業銀行增配低評級信用債,城投債最受益,地方城投融資成本下降,城投債淨融資額有望提升;此外,隨著資管新規實施細則落地,非標壓力緩解,非標及其他自籌資金融資預計也將逐漸回升。

央行和銀保監會在釋放流動性“節奏”上,又互懟起來!

綜上,在上半年基建投資增速處於明顯下滑後,預計下半年基建投資增速在資金面的改善下明顯回升

,全年預計樂觀/中性/悲觀情況下預計廣義基建增速分別為10.8/7.2/4.1%。此外在“擴大有效投資,加快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引下,中西部扶貧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有望成為重點投資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