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

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

(唐高宗時代曾出現另一個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后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武則天 - 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


出身

  武則天,山西文水人。武氏為唐開國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祖籍幷州文水縣(今山西省文水縣),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於利州(今四川省廣元市),一說長安。其父武士彠家境殷實。隋煬帝大業末年,李淵任職河東和太原之時,因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結識。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後,武家曾資助過錢糧衣物,所以唐朝建立以後,武士彠因“元從功臣”出任光祿大夫,封太原郡公,後來歷任工部尚書、黃門侍郎、判六尚書事、揚州都督府長史、利州都督、荊州都督等職,貞觀中,改封應國公。

入宮

  貞觀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聽說年輕的武氏長得明媚嬌豔,體態豐腴,楚楚動人,且性格剛強,便將她納入宮中,封為五品才人,賜名“武媚”。武氏入宮之前向寡居的母親楊氏告別時說:“侍奉聖明天子,豈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 悲態 呢?”

為後

  十月十三日 ,唐高宗又在李勣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終於頒下詔書:以“陰謀下毒”的罪名,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並加囚禁,她們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嶺南。七天以後,唐高宗再次下詔,將武昭儀立為皇后。與此同時,又將反對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貶為外州都督。

  顯慶四年(659年)四月,武皇后又捏造罪名,將長孫無忌、于志寧、韓瑗、來濟等人削職免官,貶出京師。至此,反對武皇后的大臣都被或貶或殺,一個不剩 。

稱帝

  光宅元年(684年)九月,改東都洛陽為神都,垂拱四年(688年)五月十八日,武太后加尊號“聖母神皇”,在打擊反對派的同時,武則天還造祥瑞,建萬象神宮,並在佛教經典《大雲經》中找到了女人稱帝的依據,為自己稱帝大造輿論。載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武則天67高齡時,在則天門,宣佈改唐為周。稱“聖神皇帝”,改元天授。並降皇帝李旦為皇嗣,賜姓武氏,武則天正式登上“皇帝”寶座,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建立武周王朝,從此“武周”取代了“李唐”。

退位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后病重,臥床不起,只有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侍側。宰相張柬之與大臣敬暉、崔玄暐、桓彥範、袁恕己等發動神龍革命,率禁軍五百餘人,衝入宮中,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武氏被迫禪讓天子之位給太子李顯,世稱唐中宗。中宗給武則天上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至此,武周結束,唐朝復辟,百官、旗幟、服色、文字等皆復舊制,恢復以神都為東都。

  神龍元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則天在洛陽上陽宮病死,享年八十二歲。按照她的臨終遺願去帝號,改稱“則天大聖皇后”。神龍二年(706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留無字碑。

武則天 - 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


初入宮廷

武氏為唐都督武士彠次女。武士彠掌握數州的軍政大權,但他終究只是山西平民出生的木材商,只是 靠戰亂平步青雲。所以,駱賓王在《討武氏檄》中說武媚娘“地實寒微”。母親楊氏,本名不詳。據說武則天祖籍山西文水,在四川利州(今廣元)度過她的童年和少年時期,12歲父親去世,她和母親受到族兄的虐待。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武則天入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寵愛她,賜名“武媚”,但不久便將她冷落一邊。武則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間,武則天和唐太宗的兒子後來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後,武則天和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感業寺為尼,但是她與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斷絲連。唐高宗即位後,他的妃子蕭淑妃專寵,永徽二年,皇后復召武則天入宮,企圖“以毒攻毒”,這年武則天26歲。武則天回宮後的確迅速打敗蕭淑妃,獲得高宗的寵愛,第二年便升為昭儀(二品),後還生下了她的第一個兒子李弘。後來,武則天不滿昭儀之位。開始動起了當皇后的念頭。王皇后和蕭淑妃結成一派,和武則天周旋於後宮。後來武則天設計殺死了王皇后。

則天封后

  武則天工於心計,心狠手辣,兼涉文史。33歲才產下長女,據《資治通鑑》記載:武則天的長女出生後才一月之際,王皇后來看過她的女兒之後,她就親手把女兒給殺死,並嫁禍於王皇后,皇帝一氣之下把皇后打入冷宮,後來被武則天暗中殺死。書裡的原話是“送到日本”。高宗大怒,於是起了廢后的念頭。當時朝廷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元老大臣勢力強大,唐高宗的權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很多大臣反對唐高宗廢王立武,武則天前進的道路也因此充滿艱辛。唐高宗這時已經企圖借“廢王立武”重振皇權,打擊元老大臣勢力。於是,武則天開始成為高宗政治上的“戰友”。他們重賞首個明確支持“廢王立武”的五品官員李義府,很多中層官員看到支持“廢王立武”有利可圖便轉而支持立武則天為後,形成了“擁武派”, 打破了原來鐵板一塊的局面,後來功臣元老中的李勣說了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打動了高宗的心。使高宗和武則天在廢立皇后的問題上的不利局面一下扭轉過來了,可以說是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於是在永徽六年(655年)高宗立武氏為皇后,武則天隨後殘忍地虐殺了王皇后和蕭淑妃;讓自己的兒子李弘做了太子;為高宗出謀劃策,採用先易後難的策略,先後罷黜了褚遂良、韓瑗、來濟,最後除掉了長孫無忌,至此高宗基本實現了君主集權。“廢王立武”事件沉重打擊了關隴貴族集團,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皇權不振的情況被改變,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垂簾聽政

“垂簾聽政” 指太后或皇后在殿上用簾子遮隔,來管理國家軍政要務。

  垂簾聽政的原因多是皇帝年幼,無法正常處理國事,太后代替皇帝處理政務,又因為太后必須在皇帝理政廳堂側面的房間裡,在房間和廳堂之間掛一簾子,聽官員們與皇帝談論政務。於是,這種由母親幫助皇帝輔政的制度,就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垂簾聽政”。

  武則天之所以能夠垂簾聽政,在於高宗體弱,由於信任武則天,逐步將處理軍政的權利交給武則天打理,這也為武則天順利殺害大唐重臣和奪取中央實權埋下伏筆。最終在皇帝病重的時候,代替高宗使王權,行王事,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二聖臨朝

  顯慶五年十月(660年),唐高宗風疾發作。讓武則天處理朝政。然而也讓武則天和唐高宗出現了裂痕。也導致了武則天差一點被廢。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讓宰相上官儀起草了廢掉武則天的詔書。墨跡未乾時,武則天從天而降。軟硬兼施,廢掉皇后的事只好以失敗告終。於是,武則天向唐高宗建議讓她和高宗一塊上朝,臨朝聽政。合稱二聖,使她的政治經驗和影響力進一步增長了。但武則天還不滿足,她要與高宗封禪泰山。由於高宗年間國力昌盛,武則天積極竄掇高宗封禪泰山。祭祀昊天上帝時先皇配享,祭祀皇地祇時太后配享。封禪的時候先有皇地初獻,公卿當亞獻。但封禪畢竟沒有皇后的事,於是她又說,封禪為祭地之儀,由太后配享,彰顯后土之德。讓公卿當亞獻非常不妥,因為男女有別。不能讓外臣來祭祀。所以要讓她自己充當亞獻,好孝敬孝敬自己的婆婆,高宗果然答應。後來在麟德三年正月初一這天,她與高宗一塊封禪泰山,充當亞獻。而且還給百官賜爵加階。使百官對她感恩戴德。

晉升天后

唐高宗的身體每況愈下,繁重的國事必須由武則天來決斷。於是武則天又有了新的想法。上元元年(674年)武則天攛掇高宗以孝順的名義,把祖宗封了個遍。追尊唐高祖李淵為神堯皇帝,他的皇后竇氏為太穆神皇后;追尊唐太宗李世民為文武聖皇帝,長孫皇后為文德聖皇后。於是為了避諱,唐高宗自稱天皇,武皇后改稱天后!可見武則天這時的慾望有多大!

  不僅僅是這樣,武則天還上書唐高宗,提出十二條改革措施,向全天下頒佈了她的政治綱領。歷史書一般把它叫做建言十二事。這十二件事分為四個方面:第一方面,施惠百姓,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勸課農桑,輕徭薄賦。停止對外作戰,減少公共工程。把京城老百姓的徭役給免了。第二方面:籠絡百官。從提高官員的待遇入手。給八品以上的官員漲工資,給才高位卑、長期得不到晉升的中下級官僚升官。第三方面:提高母權。如果母親去世,父親還在世,也要為母親守孝三年。第四方面:取悅皇帝。第一,王公以降皆習《老子》。第二,提倡節儉,要求服務於宮廷的手工業作坊停止生產奢侈品。當時皇后的裙子一般是十三個褶,可武則天只穿了七個褶子的裙子。提倡節儉。建言十二事使武則天的威望更加提高了。

政通人和

  任用酷吏讓武則天背上了罵名,在武則天的統治穩定之後,武則天開始棄用酷吏。為鞏固統治,武則天使用嚴酷手段。為掌握國家統治大權,她毒死了已立為太子的親生兒子。稱帝第二年,武則天便用兩大酷吏之一的來俊臣殺了另一個酷吏周興;至萬歲通天二年(697年),殺來俊臣,結束了酷吏政治。

  在用人上,武則天為了奪取政權,維護統治,任用酷吏打擊反對派;但是武則天還任用了很多賢臣來治理天下,武則天作為一個政治家在歷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稱,武則天一朝號稱“君子滿朝”婁師德,狄仁傑等著名的賢臣均在其列,後來的“開元賢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則天時期提拔起來的。武則天善於用人還體現在她在用人制度上的改革和創新,她改革科舉,提高進士科的地位;舉行殿試;開創武舉、自舉、試官等多種制度,讓大批出身寒門的子弟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資治通鑑》評價武則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竟為之用。”

  在經濟上,武則天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提出薄賦斂、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張以保障農時;在其執政的半個世紀中,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戶口數永徽三年(652年)為380萬戶,到武則天退位的神龍元年(705年)增長到615萬戶。此時均田制開始瓦解,民戶逃亡現象開始普遍,武則天對此採取了相對寬容的政策,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不過民戶逃亡也使政府稅收受到了損失,增加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武則天為了稱帝尊崇佛教,大修廟宇,建造規模宏大的明堂、天堂,這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平定邊患

  在軍事上,武則天時期基本維持了唐朝的疆域和地位,由於武則天稱帝前後殺了一大批能征慣戰的宿將名帥,導致在一段時間內對外戰爭頻頻失利,隨著統治的穩定又逐漸挽回了頹勢。

  在西北,唐朝與吐蕃為爭奪西域烽煙不息,安西四鎮時置時罷,高宗啟用裴興儉經略西域,於調露元年(679年)重置四鎮。垂拱三年(687年),正當武后忙於篡位時,吐蕃又佔領了安西四鎮,其前鋒直達敦煌。武后稱帝后的長壽元年(692年),武則天派王孝傑率軍收復安西四鎮,並遣軍常駐,從而結束了唐蕃在西域反覆爭奪的局面

  在北方,東突厥在唐太宗時期本來已經被滅,唐高宗在位時期突厥復興。調露元年(679年)十月,單于大都護府下屬突厥酋長阿史德溫傅、奉職率所轄二部反唐,和唐朝重新爆發了戰爭,雙方互有勝敗。武則天稱帝前,抗擊突厥的大將程務挺因替裴炎申辯被武則天殺死,突厥的入侵更加猖獗。武則天稱帝后第5年,即天冊萬歲元年(695年)十月,篡位的默啜可汗為了爭取中原王朝支持遣使請降,武則天冊授他為左衛大將軍、歸國公。後來默啜因幫助平定契丹有功而被封“頡跌利施大單于”、“立功報國可汗”。萬歲通天二年(697年)三月,武則天應默啜之請,將六州降戶數千帳送交默啜,並給他谷種4萬斛、雜彩5萬段、農具3千件、鐵4萬斤。聖曆元年(698年)六月,武則天命內侄武延秀前往突厥,準備娶默啜女為妃。默啜以武延秀非李氏為由不但不允婚,反而將其拘留,並揚言要用武力幫助李氏恢復唐朝。

武則天起先命其內侄武重規等領兵45萬反擊默啜,但毫無成效。武則天不得已立其子廬陵王李顯為皇太子,又任命李顯為河北道元帥,招募士兵討伐突厥;但實際領兵出征的是副元帥狄仁傑。默啜得知唐朝大軍將出發,即將從趙州、定州掠奪的男女八九萬人全部殺死,一路殘殺百姓,飽掠而去。一些大將雖擁有重兵卻不敢逼近默啜。狄仁傑領兵10萬,到趙州時突厥人已經撤退,他一面安撫百姓,又嚴令部兵不得侵擾百姓,河北才算安定。此後默啜恃強一再侵擾中原北邊,採取時和時戰的策略,雙方關係時好時壞。

  在東北,武則天時期契丹崛起,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因營州都督趙文翽暴虐無道,契丹人松漠都督李盡忠,和舊城州刺史孫萬榮起兵反周,進攻河北地區。武則天三次派兵討伐,損兵折將,在奚和突厥幫助下才得平定。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武則天時期軍事上的總體表現不及唐太宗時期。

  長安二年(702年),武則天於庭州置北庭都護府(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護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隸屬於安西都護府,鞏固了唐朝中央政府對西域地區的管轄。

  另外,武則天時期府兵制開始瓦解,武則天根據實際情況在募兵制度方面有所創新,在邊疆地區招募“團結兵”(團練),“團結兵”具有一定僱傭兵的性質,這在中國軍事史上有一定意義。

神龍政變

  武則天稱帝后,一直沒立太子,她將原來的皇帝李旦稱為“皇嗣”,“皇嗣”身份近似於太子又不是太子。按照父系社會的傳統,中國古代的皇權都是在一家一姓中傳遞的。這種繼承方式讓女皇武則天大受困擾:如果讓兒子繼承帝位,那倒是一家了,但卻跟自己不是一個姓;如果把皇位傳給侄子,跟自己是一個姓了,可又不是一家。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為了能當上太子,使盡了渾身解數,連出狠招,把皇嗣李旦折騰得死去活來;經過狄仁傑等大臣的勸說,契丹、突厥先後打出匡復李唐的旗號反周,武則天看到人民仍心向李唐皇室,再加上武氏子弟的不成器,武則天最終下定決心重新立已經被廢為廬陵王的李顯為太子。解決了繼承人的問題後,武則天已經沒有什麼棘手的問題需要解決,她便志得意滿,加上年齡的增長,武則天開始耽於享樂。

  武則天晚年,一批男寵慢慢走進她的生活。高宗去世後不久,武則天便有了第一個男寵馮小寶,當時武則天還比較注意約束男寵,後來馮小寶因為任性使氣,得罪了武則天最後被秘密殺死。武則天生命中的第一個男寵銷聲匿跡後,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迅速崛起,成為武則天的新寵。當時武則天已經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暮年,老病纏身的她長時間不能上朝,對朝政的控制力下降,她將二張兄弟當作耳目,二張兄弟逐漸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僅跟大臣結怨,也使得武則天迴歸李唐、傳位太子的形勢發生逆轉,引起了政局的複雜化,武則天母子、君臣關係也因此空前緊張起來。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張柬之、桓彥範、崔玄、敬暉等人聯合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發動政變,殺死二張兄弟,逼武則天退位,迎中宗復位,恢復唐朝舊制。同年十二月,武則天去世,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

無字豐碑

  無字碑位於武則天和高宗和葬於乾陵(今陝西乾縣)。武則天死後,立了一塊“無字碑”。一個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卻沒有刻一個字。其說法有幾種:第一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用以誇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第二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第三種說法認為,武則天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立“無字碑”是聰明之舉,功過是非讓後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還有一種說法,武則天的兒子恨透了自己的母親,她本寫好碑文,卻被她的兒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塊無字碑。也有學者認為,石碑原本計劃刻字,但武則天死後政局動盪,各派政治勢力,始終不能對武則天作出適當的評價,因而便不了了之。還有一種說法,因為武則天既是皇帝又是皇后,別人不知如何寫碑文,所以沒有文字。對於武則天曆來褒貶不一,李白把武則天列為唐朝“七聖”之一。


定都洛陽

  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以洛陽為東都。此後高宗頻繁往返於兩都之間,以住洛陽為主,直至在洛陽病死。武則天稱制後,於光宅元年(684年)遷都洛陽。她掌權期間,除了長安元年(701年)十月至長安三年(703年)十月住在長安外,一直居住在洛陽。武則天為何選擇洛陽作為武周的政治中心?司馬光解釋說:武則天害死王皇后、蕭淑妃以後,“數見王、蕭為祟,披髮瀝血如死時狀。後徙居蓬萊宮,復見之,故多在洛陽,終身不歸長安”《舊唐書》亦載:“後則天頻見王、蕭二庶人披髮瀝血,如死時狀。武后惡之,禱以巫祝,又移居蓬萊宮,復見,故多在東都。”其實,這並不符合事實。王、蕭兩人死於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此時距武則天定都洛陽,已近二十年。況且,武則天稱帝后,仍然在長安住了兩年。因此,僅僅以王、蕭兩人之死來解釋武則天定都洛陽,難免有牽強附會之嫌。

  陳寅恪先生則認為:“夫帝王之由長安遷居洛陽,除別有政治及娛樂等原因,如隋煬帝、武則天等茲不論外,其中尚有一主因……即經濟供給之原因是也。” ,陳寅恪先生之說很有道理,武則天定都洛陽是由當時的政治、經濟形勢以及洛陽的地理形勢決定的,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首先,就政治原因而言,武則天定都洛陽是為了與李唐王朝分庭抗禮,近而實現改朝換代的心願。

  武則天為定都洛陽進行了一系列的精心準備。光宅元年(684年)九月,改東都為神都。688年,建明堂,四月,武承嗣命令同泰將偽造的刻有“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字樣的白石進獻武則天。五月,武氏受“寶圖”,事南郊,告謝昊天,御明堂,命諸州都督、刺史及宗室、外戚於拜洛前十日雲集神都。七月,更命“寶圖”為“大授神圖”,封洛水為顯聖,加特進,並立廟。永昌元年(689年)正月,武則天親享明堂,大赦天下。次年正月,又享明堂,並依周制建子月為正月,以“曌”字為名。七月,頒《大雲經》於天下。九月,革唐命,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在洛陽立武氏七廟。天授二年(691年)七月,“徙關內雍、同等九州戶數十萬以實洛陽”。洛陽在政治上對武則天的重要性,還可以從徐敬業起兵時魏思溫的言論中窺見一斑。光宅元年(684年)九月,徐敬業等以匡復廬陵王為藉口,起兵反對武則天。當時,魏思溫建議徐敬業:“明公以匡復為辭,宜率大眾鼓行而進,直指洛陽,則天下知公志在勤王,四面響應矣。”遺憾的是,徐敬業沒有采納魏氏的建議,結果兵敗身死。陳嶽論及此事,嘆息道:“敬業未能用魏思溫之策,直指河、洛,專以匡復為事,縱軍敗身戮,亦忠義在焉。而妄希金陵王氣,是真為叛逆,不敗何待!”由此可見,洛陽對於武則天之重要,它實際上是武則天的政治大本營。

  其次,就地理位置而言,洛陽適宜作國都。唐朝建立後,歷經太宗、高宗兩朝,疆土得到不斷擴大。高宗總章元年(668年),唐朝的疆土達到極限:“其地東極海,西至焉耆,南盡林州南境,北接薛延陀界。東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萬六千九百一十八里。” 此後直到武則天時期,疆土雖時有變化,但都大於唐朝建國初期。長安在版圖上的位置偏西,失去了居中而攝天下的作用。而洛陽西接關中盆地,東連華北平原,自古就被稱為“天下之中”。若就黃河、長江兩大流域來說,從洛陽出發,北通幽、燕,西接秦、隴,東達海、岱,南至江淮,距離大體相等。因此,以洛陽為都可以居中而攝天下。另一方面,洛陽的地理形勢也適宜作國都。洛陽北枕黃河,隔河遙峙太行、王屋等山,又有北面的邙山作天然屏障;南有險峻的伊闕,再南遙峙熊耳、少室諸山;西控崤、函之險;東扼虎牢、黑石等關;中有土壤肥沃的伊、洛平原,糧食足以自給。故洛陽是一個“控以三河,固以四塞”的形勢要地。這種險要的地理位置使洛陽具有制內御外的優越軍事條件,也成為洛陽適宜作首都的主要原因。 再次,就經濟原因而言,洛陽所在的關東地區的經濟條件要優於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關東地區的主體部分是黃河下游的華北平原,其西端的三河(河南、河內、河東)地區為伊、洛、河、濟四水交匯處,自古以來農業就很發達。安史之亂以前,這裡已經成為全國最發達的農業地區。關東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間接加強了洛陽地位的重要性。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就體現了洛陽地位的重要和經濟的繁榮。孝明帝時期(516—528年)洛陽已經成為整個北部中國的心臟。隋煬帝時期長安只存京師之名,洛陽已成為實際上的都城。反之,關中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與重要性日益不如關東地區。關中地區的農業經濟,本來相當發達,故從西周到唐代,長安屢為建都之地。然而自東漢以來,關中地區的農業經濟在全國的重要性便日益下降,加上關中適宜農耕的土地面積有限,隨著人口的增殖,統治機構的膨脹,糧食供應成為長安的一大難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兩個途徑:一是振興關中地區的生產;二是從關東及江南漕運更多的糧食到關中。振興關中地區的生產面臨著不少問題:一是唐朝時期關中的自然條件已非秦漢時期可比。關中在遭受幾次慘重破壞,特別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和隋末戰亂的破壞以

  後,水土嚴重流失,黃土沙化,徑、渭、北洛等河流的含沙量大大增加,灌溉作用日益降低。如唐前期鄭國渠的灌溉量尚不及秦漢時代的 1/4。二是不斷增長的人口使有限的可耕地失去負荷的能力,即所謂“地狹人稠,耕植不博”。高宗武則天時期正處於唐朝人口劇增的時期。據統計,唐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年)戶數約304萬,口數1235萬左右;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戶數約615萬,口數約3714萬。66年間,唐朝戶、口數分別超過貞觀時期的一倍和三倍。關中又是人口最集中的北方腹地,雖然當時關中地區號稱沃野,但“所出不足以給京師”。三是關中地區多王侯權貴,他們在灌溉渠道旁競造碾磑,耗費水量,影響了水利灌溉的效能。如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因富商大賈競造碾磑,鄭白渠的灌溉面積已經從四萬餘頃下降到一萬餘頃。高宗後期就常帶領百官趨食洛陽。更狼狽的是,永淳元年(682年)四月,因倉猝出幸洛陽,扈從之士有餓死於道中者。第一個途徑行不通,只好轉而依靠第二個途徑來解決關中糧食危機。但亦非易事。從關東漕運糧食至長安,不僅路途遙遠,而且三門峽一段黃河河道狹窄,水勢湍急,水下又多暗礁,行船極為困難。漕運付出的代價很大,運輸量卻十分有限。為了儘可能地克服三門天險,隋唐政府都曾進行過改進計劃,但效果並不理想。天皇四年(584年)隋文帝採取“自小平(今河南孟津縣西北)陸運至陝”,然後“還從河水,入於渭川”,再達於京師的辦法漕運糧食。這樣雖然繞過了三門天險,但陸運花費很大,而且小平至陝州的陸路必需經過險峻的崤、函山谷,風險也很大。開皇十五年(595年)六月,文帝被迫恢復水運,“詔鑿底柱”,但仍未能增加漕運量。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褚朗鑿三門峽為梁,其後楊務廉又鑿三門峽為棧 道,結果都是徒勞無功。直到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裴耀卿採取分段轉輸法漕運糧食,這種狀況才有所好轉。裴耀卿在黃河、運河和渭水交匯處及三門峽東西置倉,漕糧先輸入東倉,再開山路八十里,陸運到西倉,最後漕運到關中。這樣,即縮短了舟行日期,又提高了運輸效率。史載,連續三年,“漕七百萬石,省陸運佣錢三十萬緡”。三年即省錢三十萬緡,漕運費用之高可以想見。“用鬥錢運鬥米”之言不虛也”。 另外,唐高宗死後各地的情況更突出了洛陽的優勢。當時,“燕、代迫匈奴之侵,巴、隴嬰吐蕃之患,西蜀疲老,千里贏糧,北國丁男,十五乘塞,歲月奔命,其弊不堪”。僅剩關中之地,也“頃遭荒饉,人被荐饑”。惟有洛陽,“瀍、澗之中,天地交會,北有太行之險,南有宛、葉之饒,東壓江、淮,食湖海之利,西馳崤、澠,據關河之寶”,同時,“太原蓄鉅萬之倉,洛口積天下之粟”。因此,在當時的情況下,定都洛陽,既不存在糧食供應困難,又能節省漕運所需的財政開支,不可不謂明智之舉。綜上所述,武則天遷都洛陽,是根據當時的政治、經濟形勢以及洛陽的地理形勢做出的明智選擇,決非僅僅為了避免王氏和蕭氏陰魂的糾纏,更非單純出於荒淫享樂的私慾。武則天遷都洛陽有積極意義,它既適應了政治上改朝換代的需要,又順應了經濟重心東移的歷史趨勢。

武則天 - 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