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喉炎不可掉以轻心

踏入秋冬季,经常能见到家长抱着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的孩子到医院就诊。不少幼儿父母高呼,为什么孩子一到冬季,就特别咽喉难受,是患上什么疾病吗?经过医院数据统计,这大多数的患儿是得了危险的小儿急性喉炎,这疾病来之凶猛,且容易让新父母疏忽。

小儿急性喉炎不可掉以轻心

咽炎有急、慢性之分

1.急性咽炎

一般是由于人体免疫力低、病毒或细菌侵袭咽部而发病的。起病较急,初期咽部干燥、灼热、有异物感,并伴有疼痛,吞咽时加重,也有发热、头痛及全身不适等症状,但全身症状一般较轻。若不及时治疗可并发中耳炎、喉炎、气管炎及肺炎等。

2.慢性咽炎

急性咽炎可因慢性鼻炎、鼻窦炎,对刺激性气体、粉尘过敏,缺乏多种维生素,过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引起。症状主要表现为咽部有异物感、咽痒微痛、干燥灼热等。常有黏稠分泌物附于咽后壁不易清除,晚上更为严重,分泌物可引起刺激性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

小儿急性喉炎的症状

不仅是一种危险的小儿呼吸道常见疾病,也经常是喉、气管、肺炎的伴随疾病。小儿喉炎的临床特点如下:

1.多见于一岁以内宝宝

1 岁内的婴儿发病率最高,发病时间集中在头年的12 月份至下一年的2 月份,绝大多数患儿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宝宝做喉腔检查可直接见到喉部黏膜充血、肿胀。

2. 声音嘶哑、干咳

急性喉炎起病时即有声音嘶哑、干咳,咳嗽时发出“空空空”的声音,似犬吠状,随后因声门下区水肿的发展,出现吸气不畅并伴有喉鸣音,病情逐渐加重,可发生显著的吸入性呼吸困难。

3.多数伴有发烧症状

多数患儿可有不同程度发热,但高热少见,大多数为轻中度发热。由于喉阻塞与缺氧,患儿常伴烦躁不安、拒绝饮食。体检可见面色青紫、三凹症(即吸气时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上腹部显著凹陷),病情尤以夜晚为重。

妈妈该怎么照顾咽喉炎宝宝?

小儿急性喉炎病情急重,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做好护理工作。家长应该以治疗为主、护理为辅,这样才能够让宝宝早日摆脱疾病的缠扰。

首先要让宝宝多喝水、多休息,并且尽量采取平卧或半卧的姿势,以保持呼吸通畅。同时,患儿需保持安静,少说话,避免大声尖叫或哭闹,以利于炎症消退。

患病期间,宝宝的饮食应该清淡、易消化,以免引起咽喉不适,加重喉部炎症。妈妈可以给7个月以上的宝宝榨草莓汁喝,草莓具有清新口气、滋润咽喉、生津止渴等功效,非常适合咽喉肿痛的宝宝饮用。

如何预防小儿急性喉炎?

让宝宝远离急性咽炎,应该针对诱发因素积极预防。

1.外部因素

冬末初春天气寒冷,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

父母这样做:为预防小儿急性喉炎的发生, 即使是在初春时节,家长也应注意宝宝的防寒保暖,宝宝居室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2℃,相对湿度控制在55% 左右。居室要做到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饮食上要清淡、温软、易消化、富营养,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和油腻、烧烤、燥热食品。让宝宝适当到户外进行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内部因素

小儿喉腔狭长呈漏斗状,喉软骨发育还不完善;小儿喉部神经组织的敏感性比成人高,喉和声带黏膜柔嫩,血管及淋巴丰富,易充血。此外,营养不良、肥胖、缺钙等也是急性喉炎的诱因。

父母这样做:要预防小儿急性喉炎,除了在天气骤变时及时增减衣物外,还要纠正由偏食引起的营养不良。另外,缺钙的宝宝,特别是那些较胖、生长较快、相对缺钙的小儿,更易发生急性喉炎或者反复发病,因此及时补钙也可以减少发病机会。

3.疾病因素

麻疹、百日咳、流感、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都有可能并发急性喉炎。

父母这样做:冬春季本来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因此最好少带宝宝串门、外出,以防小儿受凉感冒或引起呼吸道传染病而增加小儿急性喉炎的发病率。此外,人群集中、空气流通性差的公共场所也应少去,以减少感染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