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贸易战略转变的风向标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目前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作为2018年中国四大主场外交的收官之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具有不同于一般性展会的政策宣示意义,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为加深对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重大意义的认识,本网记者专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蓓文。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贸易战略转变的风向标

赵蓓文认为,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以博览会为平台,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参会,能够彰显中国以投资带动贸易,实施进出口贸易平衡战略的决心。在办展过程中,涉及各类参展品的进出口,恰恰也是展示中国通关速度、中国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机会。博览会不仅会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也会推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的增长。“从广交会到进出口博览会,从单向到双向,显示了中国贸易战略的转变,体现了中国敢于承担大国责任,实现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决心。”

赵蓓文表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有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兴业态的展示,还有虹桥国际贸易论坛这样高规格的国际贸易理论研讨会。届时来自其他国家的领导人、部长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全球知名跨国公司高管,将会聚上海为全球经济出谋划策。这不仅会使本次博览会具有世界意义,也为中国向世界阐释双向开放理念,倡导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机制提供舞台。

看待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意义,还要结合中国近来扩大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进行观察。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六个稳”要求,其中两个与对外开放有关,强调要“稳外贸”“稳外资”。赵蓓文分析,在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外部压力对中国对外贸易、国际投资、货币金融和整体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都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贸易、投资、金融之间存在相当紧密的联系,汇率有可能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环节。所以,要加强国际经济协调,稳定汇率,通过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投资带动贸易,实施进出口平衡战略;同时还要实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双向投资的协同战略。

赵蓓文表示,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停滞不前的情况下,更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贸易竞争力,逐步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要注重对东道国投资环境、政策的勘察,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引进外资要更加注重“质量”;同时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在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制定中争取话语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