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林冲悟小人

作为《水浒传》中的重点人物,林冲在好些人看来,是一个性格虽有些懦弱、但是武艺高强的好汉,可是,在我眼里,他就是垃圾一个!如果要评出《水浒传》 中的小人之最,我认为非他莫属!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他是小人的典型形象!他所做的几件事可以说把小人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一件事。被发配离家时,林冲面对岳父和妻子道:“枉自两相耽搁....若不依允,誓不与娘子相聚!”啥意思,林冲的意思很明白,前一句,我跟你离婚,以后高衙内再找你麻烦,跟我没关系啦。要不是为了你这个你,老子现在八十万禁军教头做的稳稳的。后一句就更绝了,若是老丈人不答应我离婚,我誓死不跟你女儿见面。这叫什么?这叫“薄情寡义”!

第二件事,沧州一行,自己被董超薛霸俩坏小子收拾得够呛,到了野猪林,大绳索十字花儿一捆,水火无情棍就要取其性命,这时他的磕头大哥花和尚鲁智深出现了,不但救了他,还把董超薛霸胖揍一顿替他出气,又一路好生护送到沧州老军营。书中也曾交待,说董超薛霸问那大和尚在哪座宝刹出家,鲁智深骂二人是衰鸟,休想打听和尚住址唤人来寻仇。最后沧州一别之时,董薛二人又问,但被鲁智深铲断松树吓唬一通。可鲁智深前脚刚走,他林冲就说:“……相国寺里一株柳树……”看到这里,我想各位不会不明白吧,鲁智深前脚刚走,后脚就被林冲给卖了。虽没有明说是鲁智深,可是一打听相国寺拔柳树的大和尚,不就知道是谁吗?他想干嘛,和殴打官差撇清关系呗!也就是他这句话,鲁智深被迫中断了安安稳稳舒舒坦坦的僧人生涯,开始浪迹天涯。人家把你当兄弟,你把人家当什么?这叫什么?这叫“自私自利”!

第三件事,林冲到了梁山之上,王伦一通好招待,可是一听林冲是杀了高太尉的人,还烧了军队物资,这是什么罪过,弥天大罪啊。王伦跟你林冲素无来往,毫无交情,不愿意为了你个陌生人给自己添麻烦,就给银子打发走人。可林教头死活赖着就是不走了,王伦没法只得让其纳个“投名状”来,权做入伙凭证。

林冲听罢,笑道:“这事有何难,林冲自管下山去等便是,只怕无人打此过!”看到了吗?林教头此时一点内疚感都没有,反倒担心没人经过。

后面的事大家都清楚,以三天为期限,到时候纳来投名状,让其入伙。第一天,林冲一大早便和喽罗下了山,从早上等到晚上,一个人也没有。书中交待,林冲闷闷不乐道:“并无一个孤单路人打此过,让林冲枉等了一天”,林教头此时闷闷不乐,不为别的,却是因为没人经过给自己杀。

到了第二天,又是一早下了山,终于有人来了,林冲窃喜,却见是一队三百多人的客商结踪而行,人家人太多,他不敢动手,无奈只得叫苦。看得了吗?杀不了人自己叫苦呢。

到了第三天,依旧没有等到一个人,到了夜幕之时,林冲不免怒道:“我恁地晦气,连等两日,却不见一个孤单客人”,林冲此时因为没有人杀,感觉自己很倒霉。这时候喽罗眼尖,看到有人挑着担子来了,说道:“来了,那边兀的不是一个人来”。林冲一看,叫声“惭愧”,为啥叫惭愧,因为自己眼拙没看到,反倒是喽罗提醒,自己很没面子。书中讲到,那教头持刀边追。看到了吗?手持利刃想要追上去宰了人家。可那人命大,一见有人追过来,不是强盗就是贼,吓得丢了挑子就跑。林冲最后没追上,只得叹气连连,多缺德啊,因为没得手,还生气了。这叫什么?这叫“凶狠冷酷”!

第四件事,后面的事不用细细交待,最后王伦不但没有为难他,反倒让他坐了第四把交椅,王伦算得是收留林冲的恩人,以后对他并无再有任何为难之处。可后来到了晁盖一伙上梁山,林冲不问青红皂白,一刀结果了王伦性命。手刃自己的恩公。这还算人吗?这叫什么?这叫“铭仇轻惠”!

第五件事, 晁天王刚死,他就第一个出头,拥护宋江当老大。第一任老大让你宰了,第二任死的不明不白,尸骨未寒,你马上做了墙头草。古人的“仁义”二字,在这位林教头身上,完全没看出来!这叫什么?这叫“寡廉少耻”!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鲁智深对林冲的称呼在“野猪林”以后变成了没有情感的“林教头”。可以说,这个人的遭遇值得惋惜却不值得同情。他只不过是一个小人的落魄罢了!

生活中,我们都怕小人,即使有时候,我们也是小人!对于小人的判断,林冲是最好的参照物。 他的身上具备了一个超级小人具有的五种特征。如果把他和三国里的人物做类比,有点像吕布,但是还不如吕布有情有义!

现实中,林冲这样的人往往由于命运的不幸和性格的懦弱,以及有令人羡慕的才能。因而很容易得到人们的同情,可是,这样的人在特殊的情况下却会展示出其冷酷, 凶残的本性,对周围的人造成极大的伤害,有时候,伤害还是毁灭性的,前几年的马加爵事件就是很具体的现实翻版!

对于小人,我们最好是敬而远之。和他们发生纠葛可不是自己的福音,搞不好,还会成为他们刀下的亡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