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的拼多多何以靠假貨山寨「騙」來3億用戶

7月26日,三歲的拼多多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之後,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黃崢還未來得及喘口氣,鋪天蓋地的負面全面爆發。

引發眾怒的是拼多多上大量的山寨品牌和假貨,臨期貝因美奶粉、鄭淵潔舉報盜版書、300元的茅臺飛天、四五百元的索尼電視……

三歲的拼多多何以靠假貨山寨“騙”來3億用戶

與此同時,拼多多的股價也經歷著過山車式的動盪。昨日(7月31日)開盤,拼多多股價一路下跌,從盤前22.19美元跌至19.98美元,幾近跌破19美元的發行價。不過,中盤後拼多多股價逐漸回升,最終報收22.59美元。

三歲的拼多多何以靠假貨山寨“騙”來3億用戶

股價回升?是拼多多的公關奏效了嗎?

昨日下午,拼多多在公司總部臨時召開媒體溝通會,原定不出席這場會議的黃崢也在最後時刻趕回公司,與剩下在場的媒體又長談了兩個小時。

黃崢說:“這場發佈會完全不在計劃當中,沒想到輿論量遠遠大過想象,而且一波一波被推動的更高,一個一個不是我們平臺上出售的‘詭異商品’在被編成段子擴散。”

甩鍋“行業問題”?拼多多假貨問題受到市場監管總局關注在前一個多小時的媒體溝通會中,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接受了七八十家媒體的拷問,拷問的重點就在假貨問題。

根據天風研究所統計,截至7月27日的30個交易日中,拼多多上家電品類TOP100的產品中,涉嫌假冒品牌的商品共39個,該39個品牌銷售額合計佔比57.82%,銷售量佔比63.37%。而公眾的憤怒點還在於拼多多對商家售假的縱容,一家名為“爸爸的選擇”的尿布生產商在拼多多上市前在美國提起訴訟,他們提到去年第一次向拼多多反映平臺上有商家售假時,拼多多將其部分產品下架,但很快這些產品又出現,再次反饋時,拼多多並沒有理會。

對此,達達說:“拼多多對於打假態度是非常明確的,一定要打假。但這是個行業問題,讓只有三歲的拼多多來承擔,壓力太大,我們能力也不夠,所以我們先從白牌電視機和奶粉這兩個白牌機入手。”

三歲的拼多多何以靠假貨山寨“騙”來3億用戶

顯然,媒體和公眾對於這個回應是不滿意的。

怎麼可以甩鍋“行業問題”?讓三歲的拼多多承擔“行業問題”壓力太大,但3億用戶、千億GMV、用三年走了淘寶京東十年的路躋身行業第三,拼多多並不小,就如少年得志的人犯了錯誤,也不能以“我年輕我有理”來搪塞。

電商行業的假貨問題屢禁不止,走過十來年的阿里、京東到現在也沒有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即使標榜只賣正品的京東自營,也有爆出過假貨問題。對於假貨問題,阿里和京東都各自推行著強有力的手段。

阿里通過加強人工智能技術,依託實時數據監控系統,攔截涉假商品發佈,還繪製出售假團伙分佈圖,給警方打擊線下犯罪提供證據。同時,阿里設置知識產權開放日,聘請監督員全面參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從源頭處打擊製假分子。從財報中我們看到,阿里在打假方面的年投入超過10億元。

三歲的拼多多何以靠假貨山寨“騙”來3億用戶

電商老二京東最大的競爭力在於自營和自建物流,品質和服務是它最大的“賣點”,所以假貨問題對於京東的傷害可以說是非常大的。但京東一路以來售假問題也是時有發生,而京東也針對“全球購”發佈35項舉措,售假商家罰款百萬。舉措很嚴格,但真正落實好還需一段路要走。

電商行業的發展時間不算長,其中伴隨的各種問題和爭議仍然需要進一步成熟完善。這次輿論的爆發給三年就上位的拼多多敲響了警鐘——行業問題就是各企業問題造成的,作為已經上市的平臺方,更應該自糾自查,甩鍋“行業問題”是不正確的。有用戶表示:“在京東、淘寶時不時擔心買到假貨,在拼多多就完全不用擔心了,因為買到的肯定是假貨。”要甩掉“山寨假貨”這一市場固有印象,拼多多還需要給出更強力的手段。

拼多多的假貨問題也受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密切關注,今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方微博表示,將高度重視媒體反映的拼多多平臺上銷售侵權假冒商品等問題,已經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約談平臺經營者,並要求上海市和其他相關地方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對媒體反映的以及消費者、商標權利人投訴舉報的拼多多平臺上銷售山寨產品、傍名牌等問題,認真開展調查檢查,不管是第三方平臺還是平臺內經營者,只要構成違法,都將依法嚴肅處理。

三歲的拼多多何以靠假貨山寨“騙”來3億用戶

拼多多和嚴選的“殊途同歸”,但其中差的是什麼?在昨日的媒體溝通會上,黃崢對於山寨和假貨也給出了不同的定義,他說:“山寨的問題我覺得比假貨要嚴重,這裡平臺也是需要有價值觀的,有些白牌機去蹭流量,消費者沒有得到好處。”黃崢表示,不少“山寨產品”是網絡段子,其實在拼多多上並不存在,除了“小米新品”是真的,“雷碧”和“七匹狠”是沒有的。

阿迪屌絲(adiaos)、阿逼達斯(abidas)這樣的段子不存在,但拼多多上的山寨的確很多,消費者必須擦亮眼睛才能不被山寨騙到。比如下圖幫寶適(Pampers)紙尿褲,正品為下圖右,但拼多多上不少打著擦邊球的山寨紙尿褲,Parmebos、Parmepas、Puobanrs等等,不僅名稱相似,外包裝也幾乎一樣,雖然不是假貨,但如此蹭正品流量,想買正品的消費者可能一不小心就中招。

三歲的拼多多何以靠假貨山寨“騙”來3億用戶

可怕的是,這些山寨品銷量相當之高,有些甚至顯示已拼幾十萬件——拼多多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正如黃崢所說的,這幾天負面輿情爆發,但平臺銷售額一定程度上還上升了,因為關注度變高了。

而對於山寨問題的回應,黃崢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國人腦子當中進口的都是大牌,但這個應該要得到改變了,那是上一個時代的產物,憑什麼中國造了30年的東西還被叫山寨呢?為什麼中國的東西就不能叫大牌呢?如果我們有點耐心,如果我們的品牌廠商和產業裡的人有耐心,也許三年,這個牌子就做出來了。

同時,黃崢提到嚴選模式。其實從黃崢的願景中看,拼多多和網易嚴選是“殊途同歸”的,“成熟的品牌懂營銷的,包括平臺能不能引導甚至是支持這些產業裡相對落後的廠商,能夠往自有品牌化的道路上去做。”

三歲的拼多多何以靠假貨山寨“騙”來3億用戶

在嚴選上,我們可以看到諸如“新秀麗代工廠”、“無印良品代工廠”等類似的大牌代工廠產品,這些產品與大牌質量品相相當,但缺乏自有品牌化的運營。而嚴選就找到這樣的源頭廠商,讓消費者得到高性價比的商品,廠商可以直面消費者。

拼多多也是這樣的商業邏輯,但相比對面“小而美”的嚴選而言,拼多多對於渠道的把控要弱很多,入駐拼多多基本零成本,對於商家的審核也非常鬆懈。

在溝通會的最後,黃崢說拼多多一直在認真打假,態度鮮明從未猶豫,希望在未來一個月內針對重點品類產生初步解決方案,然後持續推進下去,不會停留在起步階段。

拼多多發展三年,的確還很年輕。但是在如今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市場並不會因為你年輕就對你寬容,留給拼多多的時間並不多。黃崢說:“未來拼多多制定的打假方案,會比現在借鑑淘寶治理經驗形成的行業標準更高,希望大家一個月、兩個月之後再來看看我們。”

點關注,不迷路,歡迎訂閱“暴娛智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