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的德育是学校日常教育内容中重要的一环

一种理论的片面灌输。在中学里,学生往往只能听到对事件的一种解释,被确定的解释。这种解释以标准答案的方式出现,遵循便得分,违反即错误。前几年有个题目说,雪化了之后是什么,标准答案是水,要是答曰春天,那就错了。这是这种灌输教育方式最著名的一个事例。这种单方面的唯一理论的灌输,主要表现在政治、历史等学科里。但千万不要以为数理化等学科便具有科学精神,因为这些学科也不推崇独立思考以及质疑精神,数理化的教育同样依靠的是对课本这一权威的单向服从。更有甚者,教科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也是可疑的。去年我与郭初阳、吕栋等一群朋友研究了小学教材中的母亲与母爱,得出的结论便是如此,课文往往以似是而非的事实,去教给孩子一个官方认定的唯一道理。除此之外,还有蓄意的删除、修改文本等行为。比如现在广为人知的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痛骂独裁,痛快淋漓,可是选入课文的同时,删除了闻一多夸奖美国民主制度,以及谈及美国在抗日战争以来对中国的帮助的话,这个删除完全扭曲了闻一多的原意。怪不得孩子们都成了反美的愤青。

单独的德育是学校日常教育内容中重要的一环

再次,要谈到德育。一般的学校,都是所谓智育、体育与德育并举,单独的德育是学校日常教育内容中重要的一环。德育除了个人行为规范之外,普遍地跟主流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一般这么做,在许多节日,以许多文艺活动为载体,来强化某种意志。比如五月青年节,开展红歌大赛,唱歌的曲目一般是《打靶归来》《团结就是力量》《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去年国庆60周年,是大庆,孩子们都认为,这是祖国60周岁生日。但这个认识其实有问题,我们的祖国有几千年文明史了,连美国都有几百年历史了,怎么可能是60岁生日呢。孩子们有这样似是而非的观念也可以理解,因为教科书并没有强调国家、政府之间的区分,于是爱国便是感恩,却没有听说过“批评才是最深层的爱国方式”这句话。

单独的德育是学校日常教育内容中重要的一环

综上所述,经过中学这个严密的机构,经过这一条严密的流水线的加工,而不以愤青的个体出现,简直是异数。

单独的德育是学校日常教育内容中重要的一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