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成功得名不尽关人事

曾国藩:成功得名不尽关人事

曾国藩:成功得名不尽关人事

曾国藩的一生,无论是为官还是为将,都遇到了不少挫折,面对困境他一次又一次挺了过来。这除了他具有湖南人特有的“霸蛮”精神外,最主要的还是信天命。

道光二十七年连升四级,曾国藩由翰林院侍讲升为二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而他在三个月前还闹着要回籍探望父母,但苦于费用不足没去成。

要是真回家溜达一趟,哪来三个月后的皇恩眷顾。若无此连升四级,怎么能有后来的影响力来组建湘军。

此外,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的历程中,数次战败,自杀未遂,每逢危难之际总能化险为夷。这些情况除开天命外,找不到更好的解释。

曾国藩:成功得名不尽关人事

曾国藩当年也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升官并不是自己能控制的,这一切都是天命的安排。曾国藩这番不经意的谦辞,将自身成功归于外在因素,减少了他人的忌妒,更能得到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曾国藩:成功得名不尽关人事

曾氏尽管信天命,但并不放弃个人的努力与奋斗,比如科举与从政。他明白,其中的“天命”,即不可预知、不可掌控的成分太多。

因此,对于子女的前途,他并不完全寄希望于科举,但是对于子女的修身、学习、律己等“人事”,曾国藩一点也不大意。他知道,成功半由天定,修身全在人为。

尽人事,听天命,是中国人的普遍想法。

有了这个想法,才能做好自己的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乐天知命。曾国藩也多次说过,功可强成,名可强立;又说,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这一辩证的态度,在他一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曾国藩:成功得名不尽关人事

◑曾国藩家书节选

核心提要:见事之成功与否,人之得名与否,不尽关人事也。

曾国藩:成功得名不尽关人事

成功得名不尽关人事

咸丰十一年正月,曾国藩写下了这封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此时曾氏刚满五十,新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节制江南四省军务,正在规划收复大江南北的宏图,说出成功得名不尽关人事这样的话,是一种谦辞,也是曾国藩双重性格的一种表现:既有敢打敢拼的一面,也有知难而退的一面。

命,就是各种机缘的偶合。

人人都希望自己心想事成,但这个世界上生活的不只是你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这千千万万活动着的人群该有多大的变数!该有多少种形式的偶合!再加上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地震、洪水等等。

遇到外界的偶合对你有利,便是命好;遇到不利,便是命不好;遇到大不利,便是命苦。

曾国藩:成功得名不尽关人事

曾氏在自身丰富的阅历中,多少次地感受到己身之外因素的重要性,故而常常有“由命不由人”的感叹。

虽然这个有点过激,但也不是全无道理的。

曾国藩是一座人生智慧库,就“强成强立”与“认命”两个截然对立的命题解答中,我们也可得到一些不寻常的启迪。

◑ 本文内容来自【拙诚学堂】微信公众号(hnzcwh),欢迎订阅。

曾国藩:成功得名不尽关人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