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这样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来源:丽家宝贝(ID:lijiabb-club)

周末带孩子去姥姥家吃饭,饭后,大家围在一起闲聊。我看宝宝身上的纸尿裤湿透了,沉甸甸的,就给他换新的——揭开腰封粘扣之后,随手扯了下来。没想到,这么一扯,又尖又细又锋利的粘扣侧边竟然划到了宝宝的大腿,鲜血顿时就渗了出来。

宝宝倒是没哭,我内疚心疼得无地自容,赶紧找棉签纱布处理伤口。一旁的姥姥看到,暴跳如雷,一边着急忙慌地抱过宝宝安慰,一边训斥我太粗鲁。宝爸闻声而来,看到伤口也指责我:“你怎么连个尿布都不会换?!”小姨和舅舅也是,一边忙着哄宝宝,一边忙着数落我。

这样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我有点疑惑,他们既然都这么紧张宝宝,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帮忙处理伤口,反而先来怪罪我?难道谴责了肇事者,宝宝的伤口就能好吗?本来宝宝也没太大的反应,他们这么一紧张,反而娇气起来:抱着姥姥的脖子求安慰,很多天都捂着伤口不让穿短裤。

大人的过分重视夸大了事情的严重性,使孩子也不能从容面对意外。

在我们家,其实一直都是这样,每次出了意外事件,大家总是先总结造成意外的人是谁,必先埋怨责备一番才能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连我,偶尔也会这样,虽然有了“改正”的意识,但还是不能冷静处理每次的意外事件。

不止是我们,“出了事就怪别人”这点,明星也不能免俗——在《妈妈是超人3》第四期中,咘咘在卧室骑滑板车不小心跌倒,牙齿被磕得流血,哇哇大哭。贾静雯跑过来抱起咘咘安慰,指挥修杰楷给咘咘拿盐巴水漱口拿冰块敷牙齿,而修杰楷则在咘咘的哭声中傻了眼,垂着双手不知如何是好,他表情漠然,不停追问:“为什么会撞到”“刚才你不是也在里面吗”……

这样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然后贾静雯就要一边忙着处理咘咘的伤口,一边跟修杰楷再三解释:“她自己在那边玩那个滑板车”“她自己跌倒,就撞到那个把手上面”……

这样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咘咘跌倒的时候,贾静雯和修杰楷都在忙着洗菜、做饭,没有规定要谁看着,为什么跌倒了受伤了,距离孩子近的那个人就要被问责?

孩子大了,自主探索的欲望和能力一天比一天强,大人不可能时时在身边盯着。小磕小碰本来就是始料未及的,出了事,当事人已经很自责了,别人的埋怨只会雪上加霜。而且,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地长大,遇到些小挫折小磨难也能给孩子的人生添光加彩,让ta成长为更勇敢更细心更坚强的小孩。

那么,为什么大家在发生意外之后要责怪别人呢?我想,这与我们自小接受的“推卸性教育”有关。

我们小时候,

摔倒了,妈妈会说都是地板太滑了,一定要使劲踩两脚才解恨;

被石头绊倒了,就是石头没长眼,一定要狠狠扔远了才高兴;

被门碰到头了,那肯定得踹两脚才能平复疼痛和受伤的心灵;

如果孩子是在妈妈带的时候受伤的,妈妈总是先自责:对不起,都怪妈妈没照顾好你……

总之,出了事情,就提醒孩子“怪天怪地怪别人,唯独不怪自己。”久而久之我们的潜意识里就养成了“爱找茬”的习惯,生活中出点小事就先怪别人,为自己找借口。

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津津乐道于这种“什么失误都是别人的错,孩子不需承担责任”的教育方式。殊不知,这种推卸责任的观念会驻扎在人的心灵深处,日积月累,深入骨髓,根深蒂固,变成人性中的一部分。它可能不会影响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承担,但会让人在与家人相处时斤斤计较,互相伤害,把最坏的脾气和情绪发泄给最爱自己的人。

这样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哲学家卢梭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孩子就像海绵,我们传递什么,他们吸收什么。所以,从宝宝有生命的那一刻起就要注意给宝宝传输积极有益的思想,方能让他成长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有担当的孩子呢?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一、家人之间,尤其是父母之间,互相包容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在孩子面前,父母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当意外发生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办法处理解决,而不是一味地纠结“是谁制造的麻烦”。一般情况下,责怪与咆哮只会激怒当事人,制造出更麻烦的矛盾,起不到“让人长记性”的作用。多理解当事人,如果对方不小心打翻了垃圾桶,你出手将垃圾整理好,倒出去,对方会更感激。

比起埋怨,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心平气和的委婉提醒,更能让人约束自己日后的行为。

这样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就像我给宝宝换纸尿裤划伤了腿,本身已经很心疼很内疚了,大家再来指责,当时心里真的很不舒服。如果有人安慰我:“既然已经这样了,我们照顾好宝宝就是了,你也别难过。”再付诸行动,把纸尿裤换成“腰封粘扣柔软、绝不会划伤宝宝”的纸尿裤,那我一定感激得老泪纵横。

这样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二、不要让静态物品背锅

当孩子不小心磕到了、碰到了、跌倒了、受伤了,我们当然要先安抚他的情绪,切记大惊小怪、气急败坏,我们的反应会影响孩子的判断能力。比如,当孩子滑到了摔疼了,我们抱起他,帮他揉揉摔疼的部位,站在客观的角度安慰说:“妈妈知道摔到了很疼,我帮你吹一下就不那么疼了。宝贝刚走得太着急了,下次一定要注意,走路的时候小心一些,慢一些,就不会再摔了。”

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正确归因,再温和地和他讲道理。

同时也要告诉家里其他人:别引导宝宝怪地板踩地板。这些物本身是不会动的,它们什么也没做,孩子摔疼了来怪它——这个锅,它们不背!怪它们会让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必须全家共勉,齐心协力坚定这一点。

三、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生活太过风平浪静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脆弱。我们要从小给予他一定的考验,让他学会面对挫折,勇敢坚强。

“少夸奖、多鼓励”可以让孩子越做越好;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指出其缺点和不足,适当批评和惩罚,让他学会自我调节,督促其及时更正错误;长跑、登山等体能训练也能培养孩子的耐力、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家长有时间多带孩子运动;玩比赛游戏的时候,让孩子适当体验“失败”的滋味,激励他争取“胜利”的进取心;多鼓励孩子挑战有难度的任务,可以从培养自理能力开始,让他自己吃饭、穿衣、洗袜子……

抗挫折能力强的人,情商也不会太差。

首先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孩子,长大了才能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