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轶话》(十五):空城计司马破门而入,艺者夸海口自取灭亡

今日推送之《(十五):空城计司马懿破门而入,为艺者夸海口自取灭亡》录自《梨园轶话》第一册,作者唐友诗。此书为1938年出版,共两册,为研究民国时期梨园轶闻之珍贵史料,我们将分期连载推送。

王华甫趣闻

遇见未婚妻 竟失滑稽术

 王华甫为票界有数之丑角。以演戏迷传著名,后下海入内行。曾在西城丁章胡同路北小胡同内居住,同院住有韩姓老妇,生有二女一子,长女貌美多姿,性亦贤惠,许以华甫为妻,伊两家原为同院邻居,韩女曾唤华甫为大哥,定婚后二人再见面时,竟默无一语,伏首而过,素有拿手之滑稽家,至此亦乏滑稽之术矣。

《梨园轶话》(十五):空城计司马破门而入,艺者夸海口自取灭亡

王华甫(左)、陶石寺之《老妈上京》 

票友佐领为载阔亭之雅号

较今之搭桌委员胜强百倍

 现在票友之多可以车载斗量,从前票友无此之众,亦无此之乱,票界中有载阔亭者,为人足智多谋,戏剧智识亦博,内外行均甚佩服,载专好管理票友消遣之事,如某人善唱,载必有耳闻,若有人请票友唱戏,非请载代为设法不可,一般票友如见载某之请帖,定然欣往,后有人与载起外号,称之曰「票友佐领」按佐领之称,系八旗中之官衔也,以载为宗室,彼时好走票者,多系八旗子弟,故称其为佐领也。 

 据闻载得此外号,实在名符其实,并极其负责,所谓票友大爷,稍有不悦即行挑眼,而载君均能应付周到,无事可生,较之现在之搭桌委员胜强百倍矣,闻载现仍健在,年逾七十,因精神已来不及,故无法再应酬票友消遣之事也。 

红眼王四夸大而死

梨园后起可不戒乎 

 王福寿(即红眼王四)亦系老生中之好老也,能戏甚伙,兼能扮演其他角色,好话大话,尝语管事人云,如派老生戏可以不必问,什么戏都可以唱,此语出口之大,言其所会之老生戏已无止境耳,一日福寿与王又宸同台演御碑亭,按戏班中通知之戏单上为简便计,只书角儿之姓与剧中人之姓,此次御碑亭所派,为王又宸之王有道,王福寿之申松,其通知单仅书「王王」,「王申」,福寿见戏单只知本人应饰王有道,其实非也,及至扮戏,福寿始知伊为申松,而此角之不演者已有日矣,以其逢人便说大话,如今何能请示于人,竟因此一阵昏迷倒于后台,次即闷郁而终,真乃惜哉,梨园后起可不戒乎! 

特别失街亭 奇怪空城计

为沪上闻人沈思莘王晓籁之创作 

 沪上巨商沈思莘,戏瘾极大,学老生,嗓音细高,唱时类如女人探丧,曾加入上海中华公票社公演失街亭,沈饰诸葛亮,票友孙兰亭扮演老军,演至老军三探时,老军忽操沪语骂诸葛亮曰,「这个丞相杀千刀的」,诸葛亮大怒急起右脚踢之,老军竟来掉毛下场。又沪上闻人王晓籁,与陈景唐演空城计,陈饰诸葛亮,王饰剧中司马懿,竟不勾脸,用「土地脸子代之」,诸葛亮在城楼唱二六「来来来」时,司马懿应声入城,将诸葛亮拉出城外一同进入后台,观众为之大哗。此二趣剧,凡在上久居者,无不知之,咸称滑稽之至。故此二戏如一旦贴出在某某剧院公演,是日必满座也。

《梨园轶话》(十五):空城计司马破门而入,艺者夸海口自取灭亡

王晓籁 

戏界人养鸟嗜好

现多半改成养狗 

 戏界的人每日清晨出外练工,于走路上总觉着孤单,后来经人提倡,各养一鸟,出外遛弯提鸟而行,藉去苦闷,闲时喂鸟,并可养神,由是一传十,十传百,差不多好练工的梨园子弟,都有了养鸟的嗜好,近数年来有人以提笼架鸟,令人观之不雅,遂将养鸟之嗜好,改成养狗,其所饲之狗,皆系洋种,每日在街头看见携狗弯者,多为角儿用工之运动云。 

臧岚光病已痊愈

现以作画蹓小市消遣

准备短期内登台演唱

 臧岚光别署春绵小舍主人,为现在梨园旦角中后起最有希望之人才,但其学戏之经过及最近之状况,外界知者甚鲜,兹为介绍如下:缘岚光之尊人民初曾隶戎行率军遍游各省,军中习惯,每逢年节及假期常出营外以酒赌作消遣,既损精神又耗金钱,其尊人为改正军人娱乐方法,于军中组一聚乐部,延聘教师购置戏箱,择兵士中优秀份子,或习生或习旦,所学多秦腔,每逢星期日即登台彩排,全军士兵因乐于观剧,遂不想外出矣,彼时岗光年仅十一龄,因熏陶渐染,对戏剧极感兴趣,遂亦粉墨登场,饰翠屏山之莺儿及斩子之穆桂英并加练跷,所以现在岚光跷工之稳重实缘彼时已习之有素也,至民国十五年其尊人弃官经商回乡久居,岚光攻读于保定法文学校课余仍至各票房研究戏剧,常露演于各学校之游艺会,民国十年,岚光因喜作画遂负笈来京入京华艺术专门学院,常消遣于故都有名之畅怀春茶楼,同学中知其善戏剧,纵其登场一现色相,遂出演振兴义务戏于开明戏院,后由老伶工茹锡九介绍拜于王湘浦(蕙芳)门下执弟子礼,初习得意缘花田错等花衫剧,蕙芳喜其音清脆,复介绍于王瑶卿老伶工门下,兼习青衣剧,如玉堂春,刺汤,宝莲灯,春秋配,探母诸重头剧,均经瑶卿之悉心敎授,每日下课后,回家晚餐,至十一时赴蕙芳及瑶卿处,深夜二时,始返家就寝,早五时起牀,赴南海驾一小舟荡漾海中喊嗓,八时到校上课,其乐融融其苦亦可知也,如是者三年之久,复从红豆馆主习昆曲,如贩马计,金山寺,刺虎等,其造诣之深,均臻上乘,后前由蕙芳为其组班,正式出演京市各大剧院,一时声誉鹊起,民国二十三年夏,赴吉林长春,哈尔滨等地出演,到处皆受欢迎,二十四年秋季返京,因长途跋涉,身体极感不适,暂为休息,二十五年冬日仍组班出演,岁末经沪上闻人黄金荣之邀,偕言菊朋等赴沪,期满赴南京探视故旧,逗遛数日,即返京在吉祥露演两期,因患心脏衰弱症甚剧遂辍演,入德国医院经克礼大夫诊断,病象极为危险,力戒登台,须长期静养,岚光住院三月,深以为苦,后要求返家休养,药仍续服,每日除同友好编辑剧本外,即以书画为消遣,其作品屡在京津沪各报刊,并参加各振灾展览会,日来早饭后,常偕友好二三人,赴宣武门外平民市场,或护国寺庙会小离闲蹓,闻现在病已稍愈,将准备短期间以台云。

《梨园轶话》(十五):空城计司马破门而入,艺者夸海口自取灭亡

上图为名伶臧岚光与本书著者唐友诗同演振灾义务戏全部双姣缘,摄于吉祥戏院后台化装室中,为名摄影家倪子衡作品

(《梨园轶话》第一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